?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

2018-11-19 03:29崔玉艷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8年38期
關鍵詞:小學教育

崔玉艷

摘 要:朗讀,是語文學科中最為基礎的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可以提升學生閱讀文章的速度,增強學生鑒賞藝術的能力,而且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得以提升,胸懷得以開闊,理解能力得以增強。因此,小學教師想要培養出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是不可忽視的。

關鍵詞:小學教育 朗讀能力培養 培養方法與策略

朗讀,將紙上的字轉變為朗讀者發出的聲,需要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發成聲音來,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時,需要借助朗讀這一基礎功能, 朗讀是語文學習中最重要的。

一、了解學生心理,鼓勵學生開口,邁出朗讀的第一步

在開始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行訓練前,教師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開口,讓學生愿意主動開口,只有如此,教師才能夠進一步展開對學生朗讀能力培養的計劃。而如何讓學生愿意開口,邁出朗讀的第一步,也是教師們需要注意的。

1.主動了解學生心理,清楚學生不愿意開口的原因

在小學階段,學生不愿意主動開口朗讀,甚至不愿意朗讀的原因,大部分是教師制定過高的朗讀標準,造成學生的恐懼心理、自卑心理。 學生害怕自己的聲音不夠好聽;害怕自己的朗讀不夠出彩;害怕因為出錯而遭到同學的嘲笑等等。這些都會造成學生不愿意開口,導致教師無法開展對學生朗讀能力培養的教學工作。[1]

2.結合學生的心理,運用適當的方法鼓勵學生開口

在引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下子就對學生提出很高的朗讀標準,而應該通過富有啟發性,趣味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誘導、評價,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成功的體驗。比如,當學生朗讀完時,教師適當的稱贊:“非常好!你的朗讀飽含著豐富的情感,讀出了自己對文章的見解,如果可以在節奏上再把握一下就會更好了!”“真棒!勇于把自己的想法讀出來,值得表揚!如果可以注意一下咬字就更好了!”在稱贊的過程中順便將學生的不足點出來,這樣即可以達到鼓勵學生開口的效果,又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自我改進。如果學生確實讀的不怎么樣,也應該對學生有敢于讀出來的勇氣進行表揚,從而達到鼓勵學生敢于開口的效果,使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工作得以進一步進行。[2]

二、發揮教師主觀能動性,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朗讀

1.創設情境,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容易進入朗讀

小學階段的學生更容易接受具有形象的文字,通過賦予文字形象,構建一個形象的,可以感染學生的場景,可以使學生的身份由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更好的親近文章中的人物,更好的感知文章中的事物,令學生更加容易地進入朗讀,為接下來的朗讀做準備。例如,在學習《荷葉圓圓》這一課中,想要讓學生認讀“躺”字和“珠”字,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清晨露珠躺在荷葉上的圖片,通過圖片,使學生了解到:小水珠的形態是什么樣的,小水珠是如何躺在荷葉上的。從而賦予“躺”字和“珠”字生動的形象,使學生心中有了對“躺”字和“珠”字的初步理解,令學生更容易進入朗讀,使學生在朗讀文章片段“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扎著亮晶晶的眼睛”時更容易注入自己的感情。

2.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使學生對朗讀產生興趣

小學學生較為活潑,愿意模仿新鮮有趣的事物,教師應該借助學生的這一點,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讓朗讀變得有趣,學生才會對朗讀感興趣。教師應該清楚地知道: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清楚學生是朗讀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小學學生正處于學習語文初始階段,他們年紀尚小,沒有豐富的生活經歷,沒有較強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運用正確的感情去朗讀對小學學生而言是比較困難的。此時需要教師有耐性地,能夠運用有趣的、正確的方法去指導、范讀。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將朗讀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對朗讀的興趣,慢慢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使學生在進入下一階段的閱讀教學前,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例如,在教學《荷葉圓圓》的這一課中,教師在讀到“小青蛙說:‘荷葉是我的歌臺。小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的放聲歌唱?!睍r,應該以自豪的語調進行朗讀,并且應有相應的,能夠表現出小青蛙得意的表情。如此,既可以讓學生知道應該以何種方式進行朗讀,又可以使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在帶讀時,教師應該注意規范地運用普通話,將字音讀準,讓學生區分什么是翹舌音什么是平舌音、應該如何區別多音字、在什么時候應該變調、讓學生在哪里應該用兒化音、在那里應該輕調;其次,教師在帶學生讀時,應該在適當的字詞、句子和段落之間做一個停頓,從而讓孩子能夠形成自己把握朗讀節奏的能力。

3.通過對多種朗讀形式的運用,訓練學生的朗讀技巧

為了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可以采取結合不同閱讀方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訓練,更加多樣的朗讀方式,學生越能得到不同形式的練習,朗讀能力就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教師可以采用單人朗讀、自由讀、朗讀接力、隨著音樂朗讀等形式。在單人朗讀中,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是否仍存在對個別字詞還不夠熟悉的情況,是否理解文章寫的是什么,從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單人朗讀和朗讀接力則可以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給朗讀增添趣味性。在采用讓學生單人朗讀和朗讀接力時,讓學生彼此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可以提高學生對朗讀的熱情,在相互點評的這一環節,學生可以從中反思,從中感悟,從而在朗讀和評價中提高朗讀能力。隨音樂朗讀則是教師根據課文內容,選取選取合適的音樂作為學生的朗讀背景,讓學生在音樂所營造的氛圍下朗讀,采用隨音樂朗讀時,可以為學生營造更加貼近文章的朗讀氛圍,使學生更加容易進入朗讀,陶醉于朗讀,愛上朗讀。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足夠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的轉變。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因此需要教師足夠耐心,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與學生一起,一步一個腳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朗讀訓練,從而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可以走的更遠。

參考文獻

[1]陳林.怎樣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J].讀寫算新課程論壇,2016,(2).

[2]江松濤.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

猜你喜歡
小學教育
基于家?;泳W絡平臺的小學語文教育模式探索與實踐
如何促進提升民族地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
簡析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促進一年級學生好習慣養成的小妙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