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育國際化形勢的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提升策略分析

2018-11-19 03:29姜繼松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8年38期
關鍵詞:教育國際化高中學生

姜繼松

摘 要:高中學生體育教育國際化不僅是體育教育的重要理念,而且是高中文化知識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在高中體育國際化教育發展過程中,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也是高中體育的價值所在。本文通過分析教育國際化形式內涵,借鑒其他國家體育教育經驗,對我國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提升策略進行了簡單的分析,以期為我國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提升提供依據。

關鍵詞:教育國際化 高中學生 體育文化素養

引言

在高中教育大力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高中體育教育模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镀胀ǜ咧畜w育課程標準》對高中學生人文精神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在高中體育課程教育指導過程中,應在幫助學生理解體育學科基礎技能的前提下,提高高中學生對體育國際化認知及學生人文素養。因此,對教育國際化形勢下的高中體育教育方式進行適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教育國際化及體育文化素養概述

教育國際化主要從教育層面,促使高中學生在全球性質開放、多民族背景中受到國際化體育思想的熏陶[1]。并通過國際化教育教學方式及制度的引入,為本土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更新提供依據;體育文化素養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模塊。其主要是在基礎體育知識及技能學習階段,由體育知識學習人員自發形成的正面的體育認知。從文化素養視角分析,體育人文素養主要包括體育知識、體育品德、體育行為、體育意識幾個方面。

二、我國高中學生體育教育現狀

1.缺乏正確的體育人文教育理念

基于應試教育特點,在高中體育教育過程中,教育部門及具體教育人員并沒有嚴格貫徹黨的體育教育方針。片面追求升學率現象在高中教育中仍然存在,而體育教育人員體育人文教育理念的缺失,也制約了我國高中學生文化素養的有效提升。

2.體育教育目標與內容脫離

在現階段高中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任務間并沒有有效的銜接。整體體育教育鏈條呈現出隨意的特點。再加上高中體育教育模式過于單一,不夠生動、具體,也影響了高中學生文化素養的有效培養。

3.對體育文化教育不夠重視

在教育國際化發展進程中,以往我國體育教育人員團隊數量已無法滿足高中學校體育工作的要求。而教育人員的缺失,也直接阻礙了青少年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

三、基于教育國際化形勢的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提升策略

1.樹立以文化為主導的體育教育觀念

以文化為主導的體育教育理念是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提升的主要指導。從廣泛意義上分析,基于教育國際化形式的高中體育教育與藝術、宗教、衛生、教育具有緊密的連續,其對其他領域發展也有較大的影響[2]。在大多數體育項目中,都需要用到器械,而場地設置是體育課程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因此,在實際體育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高中體育教育人員首先應轉變以往體育教育理念,將體育作為國家文化總體的一個層面,從國家文化利益層面對體育知識進行分析指導。同時以國際化體育項目開展標準,結合西方現代體育項目開展內容,在以往高中場地設施的基礎上,進行配套設施的建設,為教育國際化體育教育提供依據。

其次,在基礎體制及健康素質培養教育的前提下,高中體育教育人員需要將體育專項技能理論及運動訓練作為主導,加強對后續衍生體育思想、精神、風貌、道德的指導。

最后,對于體育教育而言,雖然其為非物質不可度量的虛擬構象,但是體育教育可以以文化軟實力為支撐,培養高中學生對體育的正確認識,最終達到高中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目的。因此,為了保證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有效提升,高中體育教育人員應綜合考慮體育項目教學、體育項目標準化、體育國家化評價機制等因素,加強國際體育項目進入高中學校體育核心課程研究。如以田徑基礎項目為主導,逐步完善高中學校體育教育課程大綱,促使高中學生體育文化自覺意識得到有效的提升。

此外,從某種層面上而言,我國高中體育課程文化發展歷程是一個不完善的歷程,傳統體育文化在體育課程文化中始終處于薄弱位置。因此,為了發揚優秀體育文化精神,高中體育教育人員應從精神層面逐步迎合時代教育發展的需求,為當代青少年群體體育文化素養的有效提升提供依據。

2.營造以文化意識為主導的體育教育模式

體育教育方法是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提升的基礎保障。從體育文化國際化傳遞層面分析,提升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是高中體育教育的根本目標。這種情況下,以往傳統技術教育模式就無法滿足現階段體育教學需要[3]。因此,為了保證體育教育任務的有效實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體育教育人員應以培養高中學生獨立創造能力為根本目標,合理選擇體育教育教學內容。并依據高中學生身心特點,綜合考慮高中體育文化性、社會性等特征,將體育文化看做高中學生身體生命優化的運動。同時依據健康中國理念,以陽光運動為載體,在基礎技能課程正常開展的前提下,合理增設理論課程內容,并逐步擴大體育教學范圍,將國家層面體育行政法規、方針政策、體育技能鍛煉原理、國際體育衛生保健知識等,納入體育教學系統。在新的體育教育教學構架的形成的背景下,可針對高中學生身心特點,結合國際運動負荷評價理念,為高中學生制定恰當的體育鍛煉方案,為其樹立終身體育理念奠定基礎。

在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區域間國際體育交流賽事逐漸增多,為我國高中體育訓練理念與國際接軌提供了有效的渠道。以足球技能教育為例,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可通過國際化足球競賽組織的形式,從體育比賽制度、體育比賽模式、體育比賽理念等方面進行更新優化。首先,在體育比賽制度設置過程中,借鑒國際其他國家高中階段七人制足球比賽制度運行方式,在實際競賽制度制定過程中,取消比賽越位制度。同時適當縮短比賽時間,如上下半場均為10min,中場休息時間為5min,在25min內完成足球競賽。

其次,利用高中內部體育教育場地資源,設置不同比賽組織模式。即在以往由教育部門或者體育部門主辦體育賽事的基礎上,與國際層面其他高中院校溝通,通過多所國際高中院校聯合主辦的方式,可以在保證行政協調度的同時,為足球組織方式的靈活轉化提供充足的空間。而通過國家間高中院校體育競賽規則及模式的有機融合,也可以為高中學生正確對待高中體育教育課程,及其體育文化素養的有效提升提供依據。在賽制、模式改變的基礎上,高中學??梢越M織不同的隊伍參與到體育競賽中。

最后,以更加開放的態度,邀請不同國家高中院校學生、教育人員、學生監護人員參與體育場地全程,為高中學生提供充足的發揮空間,同時也可以獲得高中學生監護人員對體育競賽的認可。

3.全面提高高中體育教育人員文化品位

高中體育教育人員是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提升的保障。高中體育教育人員對國際化體育教育理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了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提升情況。因此,在高中體育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高中體育教育人員應明確自身在社會化進程中承擔的任務,即培養高中學生個體素養,在增強高中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引導高中學生順利正確的體育鍛煉價值理念及規范的體育行為。在這一目標的引導下,一方面高中體育教師應將體育文化素質培養與體育技能培養放在同等地位[4]。將自身作為一個體力與腦力同步具備的教育人員,積極參與讀書會、國際學術沙龍、教育心得討論會等各種文體實踐活動。

另一方面,高中院校也可以逐步豐富高中體育教育人員課外生活,如組織不同學科教育人員,開展即文學欣賞、美術攝影、音樂賞析為一體的學術討論活動,結合不同學科高中教師間文體比賽的組織,可以為高中體育教學人員營造一個良好的文體素養提升空間。在提高高中體育教育人員文化品位的同時,也可以逐步拓展國際賽事與教育互動途徑,引導高中體育教育人員形成正面積極的教育心態,為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國際化推進過程中,對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現階段固化的高中體育教育模式并不能有效提升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因此高中體育教育人員應樹立正確的體育教育心態,不斷自我提升,加強與學生在體育文化層面的信息互動。同時營造以文化意識滲透為主導的體育教育模式,逐步增加高中體育文化教育比例,組織各高中院校開展多校聯合體育競賽,促使高中學生自主適應國際化的要求,為高中學生創新素質及文化素養同步提升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張洪濤.教育國際化視野下我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研究[J].運動,2018(1):121-122.

[2]李彥麗.教育國際化背景下提升中小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3):164-164.

[3]謝曉艷.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體育院校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與構建[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39(1):64-66.

[4]王利國,程傳銀,劉璐.基于國際性與民族性視角審視我國體育課程文化建設[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0(4):95-99.

猜你喜歡
教育國際化高中學生
培養高中學生科學精神的實踐探索
高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及方法
在閱讀的樂趣中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能力
淺論江蘇省獨立學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定位研究
國際化高校聯盟體系下結構化MOOC框架 
國際化時代下傳統文化的教育自覺
教育國際化中的學生交流
加強高中學生社團建設的思考
創建粵港高等教育合作試驗新區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