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工科學生國際化素質的培養

2018-11-27 21:56孫博文
新校園·上旬刊 2018年8期
關鍵詞:新工科國際化

孫博文

摘 要:2017年2月,“新工科”建設目標的提出明確了新時代背景下工科人才培養的要求。國際化人才培養作為“新工科”建設中重要組成部分,應引起高校的重視。江南大學君遠學院自2010年辦學以來,一直堅持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方案?!靶鹿た啤庇死砟畹奶岢?,為學院下一步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介紹了江南大學君遠學院為加強學生國際化素質教育所采取的舉措。

關鍵詞:新工科;國際化;工科人才;君遠學院

當前,教育部正在大力倡導和推動“新工科”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以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為特點的經濟發展,為了更好地面對這一經濟形勢,對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是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即“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升級版目標?!靶鹿た啤笔腔趪覒鹇园l展新需求、國際競爭新形勢、立德樹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國工程教育改革方向?!靶鹿た啤庇袆e于傳統工科的人才培養,需要新工程教育理念的指引和新型培養模式的支撐,從而實現符合“中國制造2025”需求的更高的教育質量。君遠學院作為江南大學推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的示范點,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和需求下,正朝著“新工科”的育人目標不斷探索。

經過多年的努力奮斗,中國早已列入世界工業大國的隊伍,我國的工科教育體系日益成熟,每年培養的工科人才數量也穩居世界首位。但在“新工科”建設的目標要求下,具有國際化素質的工科人才培養仍顯薄弱,成為我國高校在工科育人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新工科建設復旦共識”中明確指出:“新工科”建設需要借鑒國外經驗、加強國際合作。分析“新工科”人才應具備的素質,構建“新工科”人才能力體系,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工科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拓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提高國際化實踐能力是培養高質量工程人才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國際化創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據有關調查顯示,我國畢業的工科生中僅有10%左右可以達到跨國公司用人標準。這一數據反映出我國在工科人才國際化培養上的薄弱。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工科人才,江南大學君遠學院通過意識引導、制度支持、合作育人、教資優化等方面,調整育人模式及理念以提高學生的國際化素質。

一、意識引導,依托君遠書院全面提升學生的國際化意識

書院作為我國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文化積淀、學術傳承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今我國高校書院制的實施,既融合了中國古代書院教育的精神,也汲取了西方傳統博雅教育理念,為高校傳統教育管理模式帶來了新機。

君遠書院成立于2013年6月,意在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與人文素養教育活動,側重對學生的思想引領、人格塑造和行為養成,豐富課余生活。作為開展第二課堂的平臺,春風化雨般地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及世界觀。在學生的國際化意識培養方面,書院每月聘請外教開展專題講座,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分享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為了提高學生的外語交流能力,在君遠書院開設英語、德語口語課程,讓學生在學好語言的同時更能用好。此外,在每一期的交流及交換項目結束后,書院邀請回國學生進行經驗交流,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分享,更具有感染力和帶動性。君遠書院作為引導學生思想的實踐平臺,其作用已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既在培養全方面、高素質的工科人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學院推進人才國際化培養的進程中功不可沒。

二、制度支持,擇優開設海外交流項目,設立專項獎學金

學生國際流動既是展示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工業化國家高等教育體制中重要的發展策略之一。各高校為了鼓勵學生走出去,海外交流、交換項目與日俱增。但伴隨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數量增多帶來項目品質良莠不齊的現象頻繁發生,有的交流項目失去了其育人作用,更像是一次“出國游”。像這樣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海外交流項目,無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務。為此,君遠學院結合專業背景及學生特點,篩選出美國、德國、日本等地區的部分高校作為開展海外交流的合作院校,并與其商定交流期間的培訓課程,確保學生能有所收益。此外,為了鼓勵更多的學生參加海外交流項目,減輕經濟壓力,學院特設“君遠海外交流獎學金”。自2016年該獎勵政策實施起,平均每個年級有80%以上的學生參加院校組織的各類交流、交換項目,這一比例的提升對于提高學生的國際視野、營造學院的國際化育人氛圍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合作育人,促成國際化本碩貫通的“3+1+1”人才培養模式

與國外高校合作育人是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過該途徑,學生不僅可以得到可靠的國外教育資源,還可以減輕個人申請留學所面臨的壓力。因此,與國外高校搭建合作交流平臺,是學院培養高素質、高水平國際化工科人才的重要舉措。

君遠學院作為卓越工程師計劃示范點,采用“3+1”(3年校內學習,1年企業實習)的培養模式,為了推進學院與國外高校合作育人工作的開展,在原有的“3+1”卓越培養模式基礎上,與國外高校促成“3+1+1”(3年國內學習,1年海外實習,1年攻讀海外碩士學位)本碩貫通模式,學生在完成前3年校內本科階段學習后,分流為“工程型”和“研究型”兩部分進行培養?!肮こ绦汀睂W生將進行為期1年的企業實踐,畢業后直接參加工作或創業?!把芯啃汀睂W生除了選擇國內讀研也可參加君遠學院與美國田納西大學、亞利桑那大學合作的“3+1+1”本碩速培項目,完成學業后,將獲得江南大學本科學位和國外大學碩士學位。這一培養模式的創建,為學生出國深造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途徑。

四、教資優化,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國際化師資團隊

在“新工科”建設要求的引導下,應積極進行課程體系的調整,增加符合國際化人才培養需要的必修課程,將國際化理念融入日常教學環節。構建新的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改革教育教學模式和實踐模式,為學生建立實踐教育平臺。為此,君遠學院在新一期建設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根據“新工科”知識體系、交叉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引入國際先進工程教育理念與資源,構建與國際接軌的新型課程體系,活躍開展海內外名師短期教學、學術報告、專題講座等形式廣泛的交流活動。

此外,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師資團隊也尤為重要。調查顯示,目前國內高校教師隊伍中具有海外學術經歷的教師不到10%,而美國耶魯大學的比例則高達40%~75%,相差甚遠。為改變這一現狀,學院與海外知名大學合作,定期派教師出國進修半年至一年,學習國際先進教學理念和經驗,拓展本校教師的國際視野,提高學術能力。與此同時,為實現國際化、高水平的課程教學,學院也在積極招聘、組建海外講師團,長期承擔君遠學院關鍵課程教學,不斷建設成內外兼優的國際化師資團隊。

自2015年高?!半p一流”建設目標提出后,國際化已成為當今高校發展的重要方向,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工科人才,是“新工科”的要求,也是教育和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趨勢。江南大學君遠學院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緊隨時代需求,不斷探索,積極響應和落實“新工科”育人理念,在國際化工科人才培養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參考文獻:

[1]鐘登華.新工科建設的內涵與行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2]陳宏偉,齊山華,蔡清香,等.海外經歷對人才培養國際化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5(11).

[3]王林.“一帶一路”視域下石油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芻論[J].中國成人教育,2016(22).

猜你喜歡
新工科國際化
聚焦港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新工科”建設的五個突破與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設計交叉融合案例教學
新工科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畢業設計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人民幣國際化回顧與新常態初期展望
陌陌唐巖:以新品提速國際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