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餐飲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8-11-28 11:24唐鑫
人力資源管理 2018年10期
關鍵詞:餐飲企業社會責任四川省

唐鑫

項目基金:本文為四川川菜發展研究中心項目《餐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以四川省餐飲企業為例》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中國作為飲食大國,餐飲文化豐富多彩。四川餐飲業以其獨特的文化特色在中國餐飲行業占據重要地位。民以食為天,餐飲業的社會責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伴隨著餐飲行業的不斷發展,勞工保護、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問題越發突出,可以看到的是餐飲企業對履行社會責任意識的缺乏。因此,為促進餐飲行業和諧穩定發展,社會進步,需要經營者樹立正確道德觀、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政府加強立法與監督,共同構建有行業特色的社會責任評價體系,促進四川餐飲行業企業戰略地、系統地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四川餐飲行業進入綠色持續發展新階段。

關鍵詞: 四川省 餐飲企業 社會責任

一、緒論

(一)研究的背景

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14日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7月,全國餐飲收入3343億元,同比增長9.4%;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764億元,同比增長6.0%。2018年1-7月,全國餐飲收入22800億元,同比增長9.8%;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5146億元,同比增長7.0%。從《2017年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來看,四川省餐飲收入排全國餐飲收入第六。在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35799億元,同比增長10.8%;四川省2016年餐飲消費額為2214億元,同比增長13.2%。

根據《2017四川年統計年鑒》顯示,2016年四川省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占比45.4%,第三產業總產值14831.69億元,居民消費總支出13192.66億元。2016年四川省居民人均總消費支出20660元,而在食品支出上就占7118元。由此可見,四川餐飲行業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但是,整個行業目前仍存在對餐飲業勞動服務者的尊重與保障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環境保護問題、違反行業行規問題、消極履行義務問題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行業未來的健康發展。

(二)研究方法與思路

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文獻綜述法等收集所需的一手資料,對餐飲企業的特點、經營環境以及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履行情況、存在問題及原因等進行研究,為企業提供解決對策建議。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狀況

“企業社會責任”一詞是英國學者歐利文·謝爾頓1924年提出,上個世紀50年代是社會責任時代的逐漸開啟,其中Bowen的《商業人士的社會責任》一書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隨后對社會責任的研究逐步深入,70年代隨著研究范圍不斷豐富擴大,企業社會責任開始為社會、政府、國際組織廣泛接受使用,對此概念西方學者目前沒有完全達成一致的意見,甚至也有否定之聲(比如自由派經濟學家弗里德曼等人),但形成了社會契約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企業公民理論等角度的解釋。同時國外學者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評價指標、實現機制方面都有不少專門研究。

2.國內研究狀況

國內學者開始重視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關于企業社會責任,我國學者從不同學科角度各自也有不同的理解,分歧較大,也有的學者借鑒了國外研究成果,比如艾慶慶、楊蕙馨從利益相關者理論角度來解釋企業社會責任。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連續多年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方面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力,據他們的研究,2015年中國企業3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為34.4分,整體處于起步者階段,而在2009年中國企業3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為15.2分,整體處于旁觀者階段??傮w而言,國內外關于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研究,涉及基本概念、相關理論、影響因素、評價指標、實現機制等,相對而言國外更加系統、深入、豐富,中國學者由于起步較晚,還有一定的差距。

二、企業社會責任的含義及其評價體系

本文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指在新時代經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除了為股東追求利益外,也應該考慮相關利益人,即影響和受影響于企業行為的各方的利益。包括股東、員工、消費者、合作方、社會環境、社會公眾、政府等在內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注重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強調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關注,注重生產過程中人的健康、安全和應該享有的利益。其評價指標體系如下:

三、四川餐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

本文根據實際情況,參考相關研究,設計了調查問卷和訪談提綱,對四川近百家企業作了問卷調查和訪談。參與調查的近百家企業里,其中民營企業占比48%、個人獨資企業占比29%,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其他企業分別占比8%、4%、11%。在企業人口規模調查里,0-50人的占比53%、51-100人的占比27%,在100-1000人的規模里的,總占比20%。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和訪談記錄得出以下結論:

1.對企業員工履行責任現狀

根據調查結果,四川餐飲企業對員工履行社會責任程度比較基礎。調查發現80%及以上的企業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為員工提供安全的工作場所及設施、按時發放工資和津貼、發放足額的加班工資,78%的員工享有帶薪休假的權利。但是在調查中也發現,55%的企業存在管理層道德風險、43%的企業有強制加班現象、33%的企業存在用工歧視;員工的年齡在18到45周歲之間不等,員工崗位性質大多不同,多數企業里面臨時工和長期工共同存在,而臨時工和長期工工資待遇完全不同,勞動合同的簽訂遠遠不達標;對員工上崗的培訓力度也不夠;而且餐飲行業以服務為主,員工的價值和和對員工基礎的人格尊重得不到滿足;企業基層員工多,管理崗位較少,員工升職加薪的機會少;對基層員工占大多數的餐飲企業,社會保障福利的實現率低。

2.對消費者履行責任現狀

在調查中,93%及以上的四川餐飲企業對消費者積極履行了社會責任。為消費者提供了安全舒適的環境,保障了就餐氛圍;嚴格把控食品安全,對食品的來源、處理、及加工有科學健康的程序實施,保證綠色衛生的食供應;注重客戶滿意度,提供良好的服務。然而,仍然有一部分餐飲企業存在問題。仍然有7%的企業食品質量安全出現問題;44%的企業有選擇性信息披露;33%的企業存在用工歧視;24%企業使用童工等問題。

3.對社會公眾履行責任現狀

調查顯示,四川餐飲企業在社會公眾方面履行社會責任較積極。在維護社區建設方面,89%的企業積極參與并贊助社區活動、86%的企業保證了自身經營的同時不打擾公眾,侵犯公眾權利;在熱心公益事業方面,以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主體的他們,總是在為身邊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但是,僅僅只有24%的企業愿意為殘疾人提供崗位,安排就業。

4.對環境履行責任現狀

在調查中,四川餐飲企業在對環境的社會責任履行程度較高。其中,81%的企業對廢棄物進行了綜合利用;98%的企業使用環保循環使用餐具;88%的企業在食物源頭上,杜絕珍稀動物;83%的企業有整體環境保護政策和體系并認真檢查實施。然而,在污染物排放上,高達48%的企業,污染物排放超標。

5.對政府履行責任現狀

根據調查了解的情況,四川餐飲企業積極履行了對政府的社會責任。85%的企業可以依法納稅,照章納稅,雖然存在33%的企業出現延期狀況,但納稅的義務,他們仍然實際履行了;83%的企業緊跟黨的號召,國家的響應,反腐倡廉,反對奢靡之風,提倡節儉節約不浪費。

我們發現四川餐飲企業以民營企業占大多數,而其中以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主。這些民營企業有著自籌資金、自主營業、自負盈虧的特點。所以,對員工履行的社會責任始終比較片面、基礎。

總體來看,四川餐飲企業以民營企業占大多數,而其中以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主。這些民營企業有著自籌資金、自主營業、自負盈虧的特點。由于經營者素質、能力和企業實力所限,其對社會責任的履行大多比較片面、基礎存在不少問題。

四、問題分析

1.企業經營者素質不高,對于社會責任的認識過于片面

由于時代的快速發展,很多經營者仍然運用陳舊的經營方法與經營理念,把盈利作為其終身目標,缺乏對人民、對社會的責任感。在為自身贏取豐厚的利益同時,破壞環境、浪費資源、違法違規。完全與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相背離。部分餐飲企業對企業責任概念的理解狹隘,沒有意識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為企業帶來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社會行為。當然,現如今餐飲服務行業,不僅經營者的素質不高,行業整體從業人員素質也偏低。

2.企業自身管理機制和職工體系建立不完善,員工流動性大,工作成就感與滿意度低

現階段四川大多數餐飲企業的管理機制和職工體系都還停留在比較基礎的階段。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服務的要求的也在提升。例如,一些企業,要求服務員必須懂得英語或者其他外國語言;還有一些企業,要求員工必須掌握急救知識等。伴隨著需求的的不斷變化,對企業在職位設置和招聘設計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企業的管理和職工體系的設計也提出了要求。還有,在餐飲企業中,對服務要求高,薪酬與福利卻往往呈負相關,工作強度大,導致離職率較高。員工缺乏工作成就感,滿意度低,員工利益得不到滿足,也是企業對社會責任履行的一個缺口。

3.缺乏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對違法違規企業懲罰不夠,監督部門監督不力

近期來,某著名景區出現“宰客”事件,被報道出來后,類似事件層出不窮,接連發生。其中多以食物價格遠遠高于市場正常水平此類問題為主。這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屢屢出現,監督部門應該有很大責任。還有食品安全問題,更是絡繹不絕。餐飲行業行業行規受到嚴重挑戰,社會誠信環境嚴重缺失。

4.政府關于社會責任體系機制建立不完善

四川省的餐飲企業中,熱心公益且被人們所熟知的其實很少。但總觀熱心公益的這些餐飲企業們,人們所熟知的和總體數量相比,絕大部分餐飲企業被“隱藏”。究其原因,宣傳的力度不夠,政府或者慈善機構公示效果差。對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來說,給予宣傳表彰和政策上的支持,不僅可以激勵企業對社會責任履行的積極性,還可以帶動其他餐飲企業的積極性。

五、對策建議

1.企業經營者提高自身素質,樹立正確的義利觀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一個好的經營者就是其支柱。領導者良好的素質是發揮領導功能、提高領導績效的重要基礎;是發動、團結、率領群眾開拓進取的保證;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企業經營著必須認識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先義后利,義利兼顧,才能實現雙贏。有了正確的義利觀,企業行為的實施才會為多方利益者考慮。為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公司樹立良好的聲譽,贏得社會的認可。

2.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樹立以人為本的治理觀念

根據《勞動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簽訂勞動合同,按時發放工資,保證正常的工作時間,增加社會保障福利等,建立正確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勞動保障。樹立以人為本的治人理念,尊重員工,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員工滿意度,增強員工的工作成就感與幸福感,完善企業與員工的關系,增加企業凝聚力,促進公司發展。

3.加強立法與監督工作,調動社會公眾積極參與

增加立法,對破壞與維護公眾利益、社會利益的懲罰分明;加強監督,利用《勞動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構建健全的監督體系。首先,明確各方利益相關者的權利與義務,發揮監管部門的公共職能;第二,政府應增強工作效率,對企業違法違規及時發現與制止;第三,加強社會公示制度,向社會各界人士如實反映情況,引導企業重視社會責任履行責任;第四,政府積極鼓勵社會公眾、社會媒體等的參與,調動人民監督積極性,加強社會監督,構建和諧美好社會。

4.構建有行業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

從目前來看,我國對企業社會責任標準并不明確,政府有必要構建一套社會責任評價理論體系和評估機制,結合行業特點來設計企業社會責任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政府可以向社會征集意見標準,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社會公眾也深刻認識企業對社會責任履行的重要性,讓社會公眾知道,一個什么樣的企業行為是正確、有利于社會發展,反之,危害人民,阻礙社會發展;政府應該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給予獎勵,增加企業曝光度,提高企業聲譽,贏得社會認可。

六、總結

當下,餐飲業快速發展,關于餐飲行業的各類法律、行政法規在不斷完善。但是,對餐飲業勞動服務者的尊重與保障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環境保護問題、違反行業行規問題、消極履行義務問題等,仍然時有出現。究其原因,是餐飲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餐飲企業只顧追求利益,單純的把履行社會責任等同于做公益事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過于片面化從總體上講,四川省餐飲企業對于社會責任的履行尚處于初級階段。為改變現狀,必須各方努力:經營者切實了解并且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政府建立有行業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餐飲行業協會落實行業行規規范,社會公眾加強監督。唯有如此,方能促進四川餐飲行業企業戰略地、系統地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四川餐飲行業進入綠色可持續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1]田虹.企業社會責任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8

[2]鐘艷.餐飲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3

[3]劉妍.中國傳統義利觀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6

[4]徐喬.我國餐飲企業社會責任及其法律規制[D].蘭州大學,2017

猜你喜歡
餐飲企業社會責任四川省
速讀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
餐飲業自救
連鎖餐飲企業區位選擇
連鎖餐飲企業區位選擇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1號)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報流程簡圖
論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的關系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新聞晨報》:如何不跟著某些“網紅”玩“反轉”
特色餐飲文化企業構建與企業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