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調查研究

2018-11-28 11:24陳愷宇
人力資源管理 2018年10期
關鍵詞:獨立學院調查

陳愷宇

基金項目:2018年度寧波大學校級科研專項項目(黨建項目)課題《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調查研究》(項目編號XD18002)。

摘要:自2014年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以來,各高校進一步強化了黨務干部的崗位職責,作為依托母體開展辦學的獨立學院,其黨務干部的勝任力決定了獨立學院的發展水平。本研究采用行為事件訪談法和問卷法的方式,通過抽樣調查,深入研判當下我國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的發展現狀與問題剖析。

關鍵詞:獨立學院 黨務干部 勝任素質模型 調查

一、引言

截至2017年,我國目前獨立學院的數量為260所。作為民辦高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教育改革與創新的產物,獨立學院的運行機制表現出一種新的特點,即“依托母體、獨立運行、民辦機制”[1]。自從1999年國內第一批獨立學院成立以來,經過近20年的發展,各獨立學院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究其根本原因,是沒有完全形成一套用人、識人的統一標準與能夠落地的細則。俗語有云,“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而駕駛著獨立學院這列快車的黨務領導干部,其上級黨委只能根據學校自己的發展特點,憑經驗,憑實施意見精神,定性地來對獨立學院的黨務干部實施任免工作。

二、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現狀分析

2.1 相關概念界定

本文提及的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具體指的是獨立學院黨委成員,主要包括,獨立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副書記、紀委委員等崗位,即獨立學院的黨委班子成員。

調研表明,目前我國獨立學院的管理模式主要分為五種方式:(1)以黨政聯席會為主要決策機構的黨政共同負責制;(2)以黨政聯席會為主要決策機構的院長負責制;(3)以院務會為主要決策機構的院長負責制;(4)在教授委員會集體決策基礎上的院長負責制;(5)學院黨委(黨總支)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其中,以黨政聯席會為主要決策機構的院長負責制最為常見[2]。加之,《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已明確規定,二級(含獨立)學院黨委的具體職責是:“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學校各項決定在本單位的貫徹執行;參與討論和決定本單位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項;支持本單位行政負責人在其職責范圍內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加強黨組織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具體指導黨支部的工作;領導本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本單位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領導本單位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眾組織?!笨梢?,獨立學院黨務干部的核心工作特性主要體現在監督、領導、指導等職能上。由此核心工作特性為更好地提煉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特征奠定研究方向和基礎。

2.2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特點(從核心素質分類、共性指標等進行分析、更新頻次)

勝任素質(Competency)又稱能力素質,在組織管理中,勝任素質是指驅動員工作出卓越績效的一系列綜合素質,是員工通過不同方式表現出來的知識、技能與能力、職業素養、自我認知、特質和動機等的素質集合[3]。哈佛大學教授麥克利蘭是將勝任素質用于實踐的第一人。由此可見,勝任素質模型的構建最早應用在企業當中,但隨著勝任素質模型其錨定性和指標層次性清晰明確,其應用范圍也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事業單位也逐步建立與完善其各崗位的勝任素質模型。

筆者通過問卷星,面向獨立學院的黨委組織部,或組織人事部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展開訪談與調研,抽樣調查了50所獨立院校,結合調研結果,總結出當前獨立院校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的共性特征。第一,從勝任素質模型構建的過程來看,樣本學院對于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的構建思路是以冰山模型為基礎,主要采用行為事件訪談法、專家小組法與問卷調查法,結合黨章對于黨的干部的要求進行指標的遴選與設計。而這一過程的實施主體則是由上一級黨委來完成,即獨立學院的母體黨委最終確認獨立學院黨務干部的各項勝任素質。第二,從最終指標的確定上分析,其核心指標主要體現在“統籌規劃、識人用人、決策能力、前瞻能力、危機管理能力、廉潔自律、政治鑒別力、責任心、學習能力、事業心”等勝任素質上,但對于其二級指標,均沒有體現。第三,在運用勝任素質模型對黨務干部實施民主評價過程中,多數獨立學院是通過系統發放問卷的形式對黨務干部的各項勝任素質逐條進行評議,一般是分為“完全符合”、“符合”、“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四個評級。第四,超過一半的樣本學院至今沒有更新過黨務干部的勝任素質。最后,獨立學院的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多數應用于黨務干部的考核,而對于選拔上并未充分體現。

三、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問題與對策研究

3.1 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問題研究

調研表明,獨立學院采用勝任素質模型應用于黨務干部的選拔、任免與考核工作,最多不過10年時間,因此,在運用勝任素質模型過程中,存在有較為突出的問題。

第一,獨立學院的上級黨委按照學校母體本部對黨務干部的勝任素質模型直接考核本學院的黨務干部。眾所周知,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其根本性質屬于民辦性質,因此,獨立學院與本部的工作方式、工作性質存在一定的差異,用同樣一份勝任素質模型來對不同性質學院的黨務干部進行選拔、任免與考核,顯然有不妥之處。

第二,存在將任職資格等同于勝任素質的現象。調查發現,部分獨立學院在構建其黨務黨務干部勝任過程中,混淆任職資格和勝任素質兩個核心概念,導致在描述勝任素質時措辭出現偏差。例如,對于“前瞻能力”這一勝任素質,有的獨立學院是這樣描述的“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比一般人更具遠見,思考更全面,在處理問題時也比一般人更加準確?!边@樣的描述細細推敲則發現,該表達僅是對表層的素質進行評價,評價人對于這樣的行為標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難以界定。如若更換為:“對事物的發展保持關注,總結發展規律,從長遠角度分析發展趨勢,預見性地做出決策或采取行動,以確保組織在競爭環境中處于領先地位”,效果會更理想。畢竟后者的描述是對與工作不直接相關的潛質進行評價,更符合勝任素質對于指標定義描述的要求。

第三,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與新黨章對于黨的干部核心要求存在差異。2017年,黨的十九大通過了新黨章,其中對于黨的干部作出了明確要求,即“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由此可見,當下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并未很好體現新黨章對于黨的干部的核心要求,存在“敢于擔當”、“信念堅定”等核心素質的缺漏。

第四,存在勝任素質指標體系層次不清晰的現象。調查發現,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對于指標體系構建過于簡單,素質勝任模型中各核心指標項下沒有形成二級指標的分配,指標體系層次不清楚,給評價增加了難度與不確定性。例如,“統籌規劃”素質中,大多數獨立學院并未進行二級指標的細化,以致于在進行指標定義與描述過程中過于籠統,而喪志了指導意義。一般地,將“統籌規劃”作為一級核心指標,其可以細化分解成“調查研究”、“分析能力”、“歸納能力”、“謀劃能力”、“創新思維”、“決策判斷”等二級指標。通過這樣的細化與分解,進一步更好地定義其關鍵行為,進而完善勝任素質模型的指標體系建設。

第五,在勝任素質模型中,對于各個具體勝任素質的等級評判界定模糊,沒有細化出該項勝任素質的具體關鍵行為,進而加大了評判難度。例如,“識人用人”素質中,大多數獨立學院的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只是簡單地將其描述為,“有意識地通過多種途徑識別公司內外部人才,適才適用,并積極創造條件發揮員工所長,以促進組織整體績效的持續提升?!币驗樵谶M行等級評定時,評價人沒辦法識別其各層級的關鍵行為,進而增強了評判的主觀性。

3.2 對策與建議

針對調研發現的突出問題,結合獨立學院管理體制的特殊性和勝任素質模型建立的標準流程與方法,提出以下幾點對策與建議。

第一,上級黨委應以新黨章為建立黨務干部勝任素質的行動綱領,通過召開獨立學院黨員代表大會,廣泛聽取各級黨員對于黨務干部勝任素質的意見,提煉其核心指標。要緊跟獨立學院發展戰略步伐,對勝任素質指標的篩選慎之又慎,優中選優,忌勝任素質一級指標數量過于龐大,嚴格按照勝任素質模型中對于知識、技能與能力、素養三個層面對一級指標進行遴選,既覆蓋“德、能、勤、績、廉”等常用的考核指標,又能體現與時俱進的“開拓創新、勇于擔當”的新要求,為日后更好地實施勝任素質模型奠定基礎。

第二,進一步構建與完善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詞典。素質詞典是構建職位勝任素質模型的重要基礎。目前各獨立學院在黨務干部的任免中沒有更多的選擇權、基本都是由上級黨委指派和任命,因此對于獨立學院的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直接照搬母體學校的勝任素質模型,進而脫離了自身實際。為此,獨立學院應在新黨章的引領下,以母體學校黨務干部的勝任素質模型為研究基礎,盡快編撰適合自身的黨務干部勝任素質詞典。

第三,黨務干部的勝任素質模型應保持一定的管理彈性。定期(如每隔一年)開展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的修訂與調整工作,確保勝任素質模型對于黨務干部工作具有時效性與指向性。

第四,進一步完善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的撰寫規范。按照勝任素質模型的要求,對于各項一級指標須確認若干關聯的二級指標。例如,核心指標“政治素養”,經過細分與提煉,可以分為“堅定信仰”、“政治敏銳”、“職業忠誠”、“社會責任”、“大局觀念”、“事業心”等二級指標(見圖1)[4],進而形成指標體系魚骨圖或關聯圖。以崗位工作特征為基礎,明確各個指標等級的關鍵行為事件,進而編寫各指標等級評判標準。以核心指標“勇于擔當”為例,可分成“卓越”、“優秀”、“良好”、“合格”以及“不合格”五個等級梯度,經過專家討論,確認每個等級的關鍵行為,形成指標等級體系表(見表1)。

四、結論

經過此次的調查研究,筆者建議獨立學院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可參照圖2來進行增減設計,其最終的目的只是一次有益的探索與拋磚引玉,各獨立學院仍然需要結合各自學校的發展戰略規劃,統籌安排與設計。

對于此次的調研,其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并非全樣本調查,因此研究現狀或不能完全符合全部獨立學院的真實需要,但借以此研究,希望引起國內各獨立學院黨委或黨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的深入思考,審時度勢,從本校的實際出發,出臺適合本校黨務干部勝任素質模型。

參考文獻

[1]王舒.普通高校獨立學院的運行機制與發展策略[J].遼寧教育研究,2006(06):54-55.

[2]商筱輝,朱寧潔.高校二級學院決策運行機制建設[J].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5(05).

[3]谷向東,王璞.黨政領導干部勝任素質模型的探索與構建[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14):48-54.

[4]趙樂天,孫立樵.高等學校黨政領導干部勝任力素質模型構建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292-295.

猜你喜歡
獨立學院調查
關于新時期獨立學院基層共青團組織引領青年工作的思考
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營口市典型區土壤現狀調查與污染土壤的修復
獨立學院法學專業的學科特色及其發展研究
以微課教學促進獨立學院國際經濟學應用性教學轉型
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