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觀察”,學習表達

2018-11-30 02:36王露
小學教學研究 2018年10期
關鍵詞:教材解讀習作單元教學建議

王露

【摘要】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從三年級上冊開始安排了特殊單元——習作單元。本文對這一單元的編排進行教材解讀,提出教學建議。

【關鍵詞】統編 習作單元 教材解讀 教學建議

統編教材從三年級上冊開始,每冊獨立編排一個以培養習作能力為主線的習作單元。編排這個單元,目的在于改變傳統的完全以閱讀為中心的編排體系,在重視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引導語文教學更加關注表達,改變多年來重閱讀輕習作的教學狀況。

三年級上冊第一次安排專門的習作單元,以養成學生觀察習慣,培養觀察能力為目的。筆者試著通過對這個特殊單元的編排進行解讀,并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一、教材解讀:各項內容,環環相扣

本單元的核心任務是寫一篇觀察習作。圍繞核心任務,教材編排了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習作例文及習作五項內容。一個核心,五項安排,環環相扣,逐步推進。

(一)精讀課文——習作單元的標桿

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與普通單元的精讀課文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聚焦的是表達方法的學習,后者著眼于閱讀理解的學習。

這個單元的兩篇精讀課文都短小精悍,文字樸實易懂,為聚焦表達特色創造了條件?!洞畲镍B》寫了作者探親途中偶遇翠鳥,留心觀察,認識了這個色彩美麗、動作敏捷的小動物;《金色的草地》寫了“我”稍加留意,發現窗前那片熟悉的草地發生的奇妙變化,認真觀察后知道是蒲公英花瓣的開合讓草地的顏色隨之變化。兩篇選文從不同角度寫觀察,意在引導學生了解觀察,以作者為榜樣,細致觀察,進而落實單元語文要素。

課后練習題圍繞“觀察”這一主題安排內容?!洞畲镍B》要求“讀課文,想想作者對哪些事物作了細致觀察,說說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金色的草地》要求“仔細讀讀第三自然段,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你留意過哪些事物的變化?和同學交流”。課后練習將“觀察”立為重點,想借助課文的描寫讓學生感受細致觀察帶來的發現和驚喜。

這兩篇精讀課文既開啟了學生的觀察之旅,又為整個習作單元樹了標桿,它告訴我們,生動有趣的文字源于留心觀察。

(二)交流平臺——習作單元的靈魂

交流平臺起著歸納梳理、提煉方法的作用,是習作單元的靈魂。

這個單元的“交流平臺”梳理了和觀察有關的兩個內容:一是留心周圍的事物,我們就會有新的發現;二是細致的觀察可以讓我們對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有新發現,對事物有深入的了解,這就是觀察的好處。這是精讀課文的學習收獲,也是單元教學的要求,即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和觀察習慣。應該說,這個環節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精讀課文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觀察的作用,接下來,我們要有意識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培養觀察品質,養成觀察習慣,為寫好作文奠定基礎。

(三)初試身手——習作單元的診斷室

顧名思義,“初試身手”即初步嘗試運用,這是大習作之前的小體驗,它為學生提供實踐活動,讓學生試著用學到的方法練一練。

這個單元的“初試身手”要求學生用幾句話寫寫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觀察小蝸牛,另一個是觀察芒果。為什么要安排這樣一次體驗呢?前期,學生已經明白了觀察之于習作的意義,開始觀察身邊的事物。那么,究竟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發現?觀察是否細致?是否有方法?將觀察所得描寫下來,會遇到哪些困難?等等,從這個角度思考,我們發現“初試身手”試的是學生的身手,也為教師進一步教學提供了學情依據。應該說,“初試身手”是學生的體驗臺,也是教師的診斷室。

(四)習作例文——習作單元的大藥房

習作例文選取的文章,都貼近學生的生活。在“初試身手”中診斷出來的問題,可以借助例文來解決。

本單元選編的例文《我家的小狗》和《我愛故鄉的楊梅》語句通俗,結構比較簡單。每篇例文都設計了隨文批注和一道緊扣訓練點的思考練習題。以旁批的形式,對作者仔細觀察進行點評,巧妙提示觀察方法。編者在選擇習作例文時,較全面地考慮到了學生寫作時可能遇到的問題:觀察不夠細致,忽視細節;觀察的方法單一,只用眼睛,忽視其他感官;觀察時多關注靜態,忽視動態的變化;描寫時沒有順序,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描寫時只有白描,沒有具體感受……應該說,例文為我們進一步開展教學提供了便利,它們發揮“大藥房”的作用,學生在上一環節中出現的觀察寫作方面的問題,教師在這兒可以“對癥取藥”。

(五)習作——習作單元的成果臺

“習作”環節開始進行寫作練習,完成單元終極任務,收獲單元學習成果。

本單元習作主題是“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教材用三幅圖拓寬學生觀察的渠道,告訴學生:一年四季的風景、校園內外的場景都可以成為觀察寫作的對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留心生活,養成觀察的好習慣。在學生完成習作并進行交流后,教材提出了“試著用一句話說說最近的觀察感受,和同學分享心得”的要求,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單元學習成果,并將成果加以運用。因此,我們說“習作”環節是習作單元的成果臺,既展示實實在在的作文成果,又展示隱性的能力成長成果。

二、教學建議:樹立整體教學觀

整個單元板塊聚焦表達方法的學習,為“習作”鋪路。教學中,我們要緊扣培養學生習作能力這條主線,把單元作為完整的學習材料,前后貫通,整體使用。

(一)立足觀察能力,著眼意識和興趣的培養

教材圍繞幫助學生樹立觀察意識,培養學生觀察興趣安排內容,教學全過程,我們要始終以培養觀察能力、寫好觀察作文為目標。

教學兩篇精讀課文,應直接指向“觀察”。學生初讀時,圍繞課后練習提出學習要求:作者觀察了什么?有什么新發現?這與教學普通單元的精讀課文提出“想想課文寫了什么”的要求大不相同,一個指向表達的特色,一個針對內容的感知。學生初讀后進行交流,知道作者觀察了偶遇的翠鳥,發現翠鳥的美麗;觀察了熟悉的草地,發現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同時明白觀察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突然出現的新生事物能成為觀察對象,早已熟悉的事物也可以成為觀察對象。

猜你喜歡
教材解讀習作單元教學建議
樹立整組觀 凸顯單元要素 關注聯結點
“依標扣本” 精準教學
整體觀照 立體架構 有序推進
落實語文要素,教好單元習作
蘇教版教材“解決問題的策略”新授課解讀
教學反思的四個著眼點
淺析泛義動詞“打”及其對外漢語教學
“沉淀溶解平衡”認知結構測查及其學習困難分析
單元教學模式下,如何進行教材的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