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中國精神擎起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征程

2018-12-06 00:36
現代商貿工業 2018年34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民族精神

魏 鳴

(貴州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在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精煉萃取而形成的為本民族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價值取向、道德追求的民族底色、民族氣質和民族自信,為國家、民族的延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支撐,體現國家和民族繼往開來,求真進取,踏石留印的決心。新中國的成立到社會主義革命的完成,都是在中國精神的指引號召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人民取得的徹底勝利,國家民族從此真正地站了起來;在此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繼續繼承和弘揚中國精神,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發出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民族和國家從此富了起來;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和民族再從勝利走向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精神再度擎起改革開放新征程,實現偉大夢想、完成偉大事業、建設偉大工程、進行偉大斗爭,引領中華民族必定強起來。

1 中國精神成就大國偉業

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代,本就偉大的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在戰爭中飽受摧殘,受盡凌辱、磨難之深、災難之重、慘狀超乎想象,在人類歷史上可謂前無特例,正是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助力推動下,偉大的中華民族再次覺醒,自強不息,經過無數殊死力爭,更加錘煉民族的意志,滌蕩民族的靈魂,鞏固了民族愛好和平的恒心,加深了民族團結統一的決心,最終于浴火重生后鳳凰涅槃,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得以維護。

1.1 大國重生

1949年10月1日,一個嶄新的、驕傲的、無敵的中國正式向世界亮相,在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指導下,黑暗的舊式中國被改造成了光明無限前途極好的新式中國。中國人民第一次也是最終成為了國家的主人當了家做了主,中華民族從此開啟了踏上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的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事業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標,繼續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為新中國進一步的發展進步掃清障礙,中國精神得到了豐富。

1.2 鑄就偉業

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一個擁有社會主義先進制度的中國從起建立了起來,而如何將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改造成為先進的工業強國,那就是繼續堅持黨的堅強領導地位,鞏固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開始了一步步鐵骨錚錚的艱苦探索。中國精神得到了發展。

1.3 鍛造藍圖

1956年到1976年,中國共產黨為帶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把新中國建設好,在曲折的道路上匍匐前進、摸爬滾打、艱苦創業,縱然出現了失誤,但在我黨緊緊依靠人民堅持真理,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和氣魄及時修正失誤,體現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勇氣和擔當,同時將中國精神推向新的境界。

2 中國精神觸發偉大革命

偉大的事業必定昂首闊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勢不可擋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以“發展才是硬道理”掀開了造就宏圖偉業的歷史幕布。

2.1 錘石破冰

忠于真理,誠于實踐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面對諸多發展困境和生死抉擇的世界難題時,總是能將其解決,從而擲地有聲地喊出了唯有“發展才是硬道理”,“貧窮落后不是社會主義”,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繪就前無古人,后繼有人的“改革開放”的藍圖,為發展破除一切阻礙,為穩定提供有利條件,為改革開辟康莊道路。小崗村的農村土地改革,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中國走向特色道路、制度的序幕,這正是中國精神在歷史的轉折點發生了實質性的飛躍。

2.2 勢如破竹

改革的步伐一旦邁出,就不可能停歇。 開放的序幕一旦拉開,絕不可能謝幕。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尺度,丈量著改革和開放的長度、寬度和厚度,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鑄就國富民強之基石,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新的局面,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解放社會主義生產力和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再度詮釋“社會主義就是最終達到共同富?!?,以“三個有利于”衡量國家進步程度、人民幸福尺度,民族團結力度,分“三步走”的深謀遠慮為民族復興指明了正確方向,體現著中國精神的溫度,為中國精神得以新的升華。

2.3 功成名就

“改革開放”的精妙設計,正是把握時代脈搏和發展規律的偉大創舉,為如何強國富民給出了具體的答案,伴隨“改革開放”國策的落地、生根、開花和結果,成功地使得中國面貌翻天覆地、中國人民華麗轉身,中華民族復興在即,國家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存共榮,社會各方面發展和公民基本道德水平同步提升,一個“落后就要被挨打”的民族正在造就“和平發展”之路,體現大國氣度和大國胸懷。

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才能發出強有力致命的組合拳,在經濟建設層面,堅持改革開放,經過每五年規劃的有效實施,人民實現總體小康,惠及十三億人口溫飽問題得以解決,推進物質文明的發展;民主政治建設得以突破,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相統一,推進各方面的改革,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推進政治文明的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發展,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社會的和諧反映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

3 中國精神擎起偉大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之所以偉大,那是因為我們從來不輸出貧窮、人口和革命,就算再苦再難再窮,我們偉大的民族堅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處世態度,這就是中國精神的體現,中國精神始終為國家和民族延續發展提供持久動力,這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底氣和自信,也是我們黨的初心,所以共產黨人要牢記使命,那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就是永遠要為人民的謀幸福謀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p>

3.1 繼續改革才能發展,繼續開放才能繁榮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新形勢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一路高歌,奮勇前進,繼續加大改革力度和開放程度,果斷全方位地準確判斷和定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新戰略和新路線,從歷史到現實,從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再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建設,再從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國,到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的建設,從頂層設計,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界定,這些都是中國精神給予我們的思想根脈。

3.2 新時代,新階段,新使命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黨中央的重大歷史判斷,同時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沖刺期和關鍵期,因此新時代中國精神的價值和作用尤為凸顯重要,唯有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精神的感召下,同心同德,戮力同心,上下齊心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繼續推進。

3.3 新思想,新方向,新要求

十九大以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應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頭腦,豐富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以此作為全國上下各族人民的行動指南。一條道路,兩山理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五大發展理念,都是結合我國階段性的特征所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論。要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不僅通過兩個階段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要通過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寬領域改革,繼續對外開放,力度不減,范圍不縮,程度加深。

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沒有馬克思主義真理就沒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沒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就沒有全新的社會主義新中國,沒有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就無法發展中國,沒有改革開放關鍵的一招,就無法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本質就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這些都離不開中國精神的引領。偉大征程是中國精神得以發展進步的偉大實踐,而中國精神也是新的偉大征程的重要思想保證,唯有在中國精神自覺繼承和徹底發揚,我們的民族復興一定能實現。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民族精神
我們的民族
虎虎生威見精神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拿出精神
多元民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