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新時代統一戰線思想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探析

2018-12-08 12:47董繼超劉朋濤
西安航空學院學報 2018年4期
關鍵詞:矛盾中華民族人才

董繼超,劉朋濤,吳 亮

(西安航空學院 思政部,西安 710077)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從原來的物質生活匱乏到現在的物質生活豐裕,國家由過去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的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今天的中國經濟已邁入了一個新臺階,并且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我國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新挑戰,如何凝心聚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我國經濟發展積聚有利因素,凝聚各方最大力量,黨的統一戰線思想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統一戰線論述對黨的統一戰線思想理論做出了新發展。這些新發展的思想當中,不乏有許多思想能為解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提供智力支持。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本文試圖從兩者之間的聯系出發,揭示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說明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的經濟意義,從而更加堅定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和運用。

一、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挑戰

(一)時代主要矛盾的變化帶來新的挑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盵1]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生產力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但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還沒有得到有效滿足。比如就業不是很充分;由于教育、醫療資源分配不公平所帶來的上學難、看病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城鄉之間的差距、東西部之間的差距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F階段,我國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問題比較突出,比如經濟結構不合理,高科技產業所占比重較低,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得到有效改變,人才結構不合理,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同樣也會影響到兩個“百年”目標的實現。

(二)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各種矛盾相互交織、錯綜復雜,既有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也有人與社會之間的矛盾,同時也有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比如當今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與企業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分配制度不完善帶來的貧富差距,出現的富人與窮人之間的矛盾;科技和互聯網發展帶來的大量失業問題等,都是現階段我國社會改革發展進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現階段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

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解決就業,增加稅收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從事非公有制經濟的人數越來越多,多元價值觀之間的碰撞也逐漸顯現出來,一些不利于社會主義發展的思想也偶爾會出現,這種狀況不利于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

以上是現階段我國在經濟發展進程中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需要社會各方在思想上凝聚共識,求同存異;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矛盾的解決提供人力支持,習近平新時代統一戰線思想在這方面發揮著積極和重要的作用。

二、習近平新時代統一戰線思想的主要內容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我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對黨的統一戰線理論進行了新的創新和發展,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論述。

(一)統一戰線在方法上要堅持求同存異,凝聚共識,要堅持多樣性與統一性的統一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主要矛盾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矛盾的變化對我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提出了新的要求。習近平適應新時代變化,提出黨的統一戰線工作要處理好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他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必須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不斷鞏固共同理想政治基礎,同時要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盡可能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約數”[2]。最大公約數本來是數學概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統一戰線思想論述中中引入最大公約數,體現出對我黨統一戰線理論的發展和創新。我國目前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此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指導方法。

習近平關于我黨的統一戰線中的一致性是指統一戰線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礎。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礎是歷史的、發展的、具體的。習近平指出,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凝聚中國力量的偉大旗幟,是當今統一戰線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多樣性指的是在統一戰線內部,我們要求同存異,尊重差異。一方面,針對一些不影響我國現代化發展,不影響黨的領導的思想、觀點,可以讓其存在不予討論;在涉及重大原則和政治方向方面的思想觀點必須旗幟鮮明的亮出底線,積極主動的加以引導。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和包容差異,對于統一戰線隊伍中的有關黨派、組織和社會團體等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提出的不同意見和認識,要鼓勵他們,不能打擊和壓制。統一戰線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統一,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統一戰線是一致性和多樣性的統一體,只有一致性、沒有多樣性,或者只有多樣性、沒有一致性,都不能建立和發展統一戰線,就像毛澤東所說:“非一不能成兩,非兩則不能一致?!盵3]在我國當前所處的國內國際背景下,堅持求同存異,凝聚共識,有助于形成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共同價值觀,更好的體現我們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當然,共識的形成需要我們用事實說話,需要堅持矛盾統一性和斗爭性的統一,用我們老祖先留下的燦爛的中華文化去做不同黨派、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的工作,比如我們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在統一戰線的方法論上要堅持多樣性,堅持多樣性是形成同一性的前提和基礎。所謂多樣性,就是要在統一戰線內部尊重不同群體、不同階層、不同黨派的不同聲音,需要發揚民主,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要把與他們之間的矛盾看成是人民內部矛盾,不能當成敵我矛盾,只有認清矛盾的性質,才能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就是我們十四億中華兒女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就是我們現在的事實。因此,在處理與不同黨派、不同群體、不同階層之間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從這個事實出發,不能忽視他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二)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用中華民族優秀燦爛文化凝聚共識,激發各方共同努力實現中國夢

中華文明是世界歷史上四大古文明之一。在綿延五千年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其他國家的三大文明要么中斷、要么被同化、要么消失,只有中華文化留存至今,并且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凸顯其重要的作用。在中華歷史文化發展的五千年中,雖然也有戰爭、沖突,但團結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v觀中國的近代史,凡是中華民族取得勝利之時,必然是民族大團結的時期;凡是中華民族處于低潮,戰爭失敗之時,必然是民族分裂最嚴重的時期。比如抗戰的勝利、解放戰爭的勝利,都是中華民族最團結的時期。在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思想都對我黨統一戰線思想長期穩定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比如中華文化所具有的強大的包容精神,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夠綿延到今天,得益于它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的本質就是求同存異,這種包容性有助于中華文化和其他文化和睦相處,化解危機,同時也有助于中華文化吸收和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提升自己。再比如中華文化中的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這種愛國主義精神,無論是在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探索時期以及改革開放時期,都是一面旗幟,團結中華民族為實現不同時期的目標而努力。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愛國主義的表現有抗戰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這些精神就像我們人體所需要的鈣元素一樣,支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使其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改革開放時期,愛國主義也有許多具體表現,比如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洪精神等,這些精神為我國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取得、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同樣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這種和諧、團結的文化基因,深深的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成為團結中華兒女為理想目標奮進的一面旗幟,它能凝聚中華民族的最大公約數,在民族危亡和關鍵時期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從我國現階段所處的歷史方位和面臨的眾多矛盾看,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中對中華優秀文化相關思想的繼承和創新,有助于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特別在經濟建設中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礎和智力支持,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比如,習近平指出:“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彼€指出:“共同的根讓我們情深意長,共同的魂讓我們心心相印,共同的夢讓我們同心同德,我們一定能夠共同書寫中華民族發展的時代篇章?!盵4]習近平的這兩段話,深刻概括出在中華民族進入新的歷史的今天,我們需要把海內外一切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人才團結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奮斗。

(三)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強調,要把“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的人才團結在統一戰線內部

“三個有利于”標準是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提出來的。 “三個有利于”標準判斷的標準是: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從“三個有利于”標準來看,在我國現階段的社會發展中,要嚴格按照三個標準來衡量改革成敗,人才是第一。在習近平的統一戰線思想中,特別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 比如,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指出:“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5]。今天國與國的競爭,核心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綜合國力競爭更多的表現在人才的競爭,哪個國家在人才方面占據優勢,就一定能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v觀中美之間的角逐,更多的表現在人才競爭上。在今天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需要有一種廣納天下人才的氣魄和決心。

三、習近平新時代統一戰線思想在解決我國經濟發展問題方面的作用

當前,我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主義新時代。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依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依然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習近平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到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三大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因為在五位一體的總布局當中,經濟建設是基礎,沒有經濟的建設發展,其他四個方面的建設就會缺乏物質基礎。但是我國經濟建設在新時代面臨諸多挑戰,這方面內容筆者在本文第一部分作了詳細的闡述。面對這些挑戰和問題,從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的相關內容能找到一些解決的方法,下述內容重點介紹了兩方面之間的關系。

(一)從生產力角度看,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為新時代經濟發展凝聚了人才基礎

生產力包含了三個要素,分別為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在這三個要素中,勞動者是最重要的要素。在21世紀的今天,所謂的人才再不是純粹的體力勞動者,而是具有較強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高級人才。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中關于黨外知識分子的論述,關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論述以及充分發揮海外僑胞作用的論述,可以說為我國經濟發展凝聚了各個方面的人才,奠定了實力雄厚的人才基礎。

在關于黨外知識分子的論述中,習近平認為,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工作,不僅要增強責任意識,還要改進工作方法,學會同黨外知識分子打交道,特別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領。知識分子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但是知識分子有思想,有個性,因此做好知識分子工作必須堅持多樣性與統一性,采取民主方式凝聚共識。我國移民人數較多,華人華僑遍布世界各地,他們有著廣泛的人脈關系以及先進的技術經驗,他們也是不可或缺的人才,有助于推動我國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在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背景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習近平認為,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進程中,廣大海外僑胞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們有著赤誠的愛國情懷、雄厚的經濟實力、豐富的智力資源、廣泛的商業人脈,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F階段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現在還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非公有制經濟中積聚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如何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貢獻也是習主席統一戰線理論當中關注的熱點問題。習近平認為,要對非公有制中的經濟人士采取正確的方針把他們團結起來,對他們進行引導、教育、支持,并更好的為他們服務,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習近平三個方面的論述可以看出,習近平是非常重視人才建設的,他的統一戰線思想中關于凝聚人才的理論,是對生產力是社會發展決定力量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對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進一步貫徹和落實,符合鄧小平的“三個有利于”標準,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雄厚的人才保證。

(二)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有助于化解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各種矛盾

馬克思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沒有矛盾就沒有事物的存在。矛盾的解決則會促進新事物取代舊事物,從而促進事物的發展。十九大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特別是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矛盾,有關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各樣的矛盾本文第一部分做了充分的闡述,在這里主要是從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的內容出發,分析習近平相關統一戰線思想在解決矛盾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馬克思主義矛盾觀告訴我們,矛盾具有兩大屬性,即同一性和斗爭性。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斗爭性指矛盾雙發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斗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中的“最大公約數”思想,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的統一,具有強大的包容性,能夠解決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矛盾,能夠凝聚共識,化解各階層、各黨派、各團體之間的矛盾,形成合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力量源泉。

(三)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唯物論告訴我們,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反作用,正確的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會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是在中國國情這個現實土壤中生根發芽的,是正確的理論,這個正確的理論為我國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導。在新時代的今天,我們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需要求同存異,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繼承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用愛國主義這面旗幟,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團結在統一戰線內部。這種包容性有助于化解當下的各種矛盾,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內外環境。

總之,習近平統一戰線思想的內容十分豐富,它是對我們黨統一戰線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能夠很好指導解決當今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和人力資源。

猜你喜歡
矛盾中華民族人才
人才云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再婚后出現矛盾,我該怎么辦?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矛盾的我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愛的矛盾 外一首
努力樹立中華民族的文化信仰
實現鄉村善治要處理好兩對矛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