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德育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2018-12-26 12:33劉益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德育

劉益

摘 要:小學生正是生理和心理發育的階段,對他們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于他們未來的工作、學習、生活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各學校都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加強了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本文作者在對各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現狀的研究基礎上就如何在德育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出了自己幾點策略。

關鍵詞:德育;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我們目前的教育最主要目標就是為未來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因此各學校普遍開展了對學生的德育,并且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貫穿了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夠一蹴而就,更不是學校老師一個人的事,他需要全社會齊抓共管合力促進。

一、小學德育工作現狀

1.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壯大。

目前,各學校都把德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放在重要地位來抓,學校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組織了切實有效的領導班子,由學校的主要領導負總責,并且有專門的干部來抓具體的工作實施,并且形成了多層次的交流互動促進機制。其中主要包學校德育處、學校工會、先隊輔導員、學生會,學校的德育工作經過層層落實,真正做到了真抓實干。

2.愛國主義教育成效卓著。

長期以來愛國主義教育都是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各小學貫徹《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能夠對學生進行內容生動活潑、形式豐富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已經明顯看到了實效。各學校普遍采取以下形式開展活動:首先,利用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傳統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其次,學校利用多媒體采用靈活的形式利用各種時間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參觀祖國名山大川。并且利用紅色資源對學生進行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教育,使得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二、在德育中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策略

雖然目前德育工作在各個學校普遍開展而且遍地開花,但是我們也能夠明顯的看到,傳統的德育工作注重在宏觀上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愛國主義思想、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精神的學習與傳承發揚上,對于學生曰常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卻有所欠缺,使得我們現在的學生普遍表現為道德滑坡,行為失范、言語粗俗,要改變這種現象那就需要我們做好以下工作,在德語中注重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1.健全規范,統一認識。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就是說對學生從小就要進行思想道德準則以及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在對小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方面,教師要客觀科學的認識小學生接受事物的能力,傳統的說教式語言教育其實是不能夠被小學生所理解的。因此,教師就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德育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多采用結合實際事例來對學生進行指導教育。要從身邊的小事抓起,例如,教師在日常就要多收集學生不良習慣的行為表現,比如隨地吐痰、上課不守紀律、不講衛生、亂丟垃圾、亂寫亂畫這些現象,在班會中集中分析,做到指明具體的人、時間、地點、場景,讓學生來進行評論并且講出自己的體會,這樣可以做到讓有這些表現的學生心服口服,從而認識錯誤改正習慣。

2.發揮榜樣的標桿示范作用。

小學生表現欲強模仿力強,學生中的榜樣對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很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學校就要在校園、班級中樹立學生現實中的典型,做到實事求是。要讓這些典型的先進事跡客觀真實的就發生在學生的身邊,不應該采用傳統的大張旗鼓、大吹大擂大宣傳形式,而應該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各種交流互動新媒體平臺,在同學之中形成交流互動機制,讓這些典型以小公知的形象出現在同學們面前。不應該人為地拔高放大,讓他能夠和同學們打成一片,這對于學生更具有說服力也更具有標桿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教師更應該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學生明確表達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光榮什么是恥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讓學生從小就在心里樹立榮辱意識和是非觀念。

3.多方合力,齊抓共管。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更不能達到一蹴而就的效果。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社會的一個因子,他除了在學校中接觸的人和事之外,還能夠接觸到更廣泛的社會環境和一個個具體的但是條件和背景卻千差萬別的家庭。因此,對小學生進行日常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學校、老師、社會、家庭共同配合,多方協作共同發力齊抓共管。在這一教育培養機制中,家庭起著最主要的作用,因為家庭是小學生從小就生長于其中的生活環境,根據心理學規律,人們的行為與思想受先入為主的影響最深遠,因此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行為準則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形成決定性的影響。再者是社會,社會環境的具體表現可以增加學生的認同感??梢造柟虒W生已經形成的是非觀念和榮辱觀念。因此社會各方面都應該注重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實踐氛圍,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引導態勢。

三、結語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把對學生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融入于德育工作中,更應該在生活學習的具體細節中時時處處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作出引導與指導,并且要在學生心里牢固樹立起榮辱觀念和是非觀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鄧娜.青少年同輩群體交往中的相互作用——社會工作的介入思路[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3,(02).

[2]梁天祥.分析小學生心理特點、總結常見心理問題、探究解決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3).

猜你喜歡
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芻議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中的幾個轉變
游戲角色對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作用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幾點做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