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2018-12-26 12:33張敬梅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閱讀初中語文

張敬梅

摘 要:閱讀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語文基礎教學中的基本內容。隨著新課程的深入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普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運用情境教學法有著必然性。本文闡述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意義和應用方面采取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語文;閱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就是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探究的成果,它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與所教課題相關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此輔助教學的實際需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效利用情境創設閱讀情節,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一、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1.引發學生閱讀興趣。

對于初中生而言,認識文字比小學生多了,閱讀量自然會隨著增加。學生理應清楚閱讀不能只局限于課本,只要可以看的書都能成為閱讀的素材,但是,僅僅只有單調的文字并不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誠然,需要借助一定方法讓學生愿意去閱讀,做到博覽群書,擴寬自己的視野,對各地風土人情、自然風貌既有所了解,對中外名著雜文也要有所涉及,不能只是拘于同種類書的閱讀。而情境教學法根據文章內容創設情境,強化學生感受,學生自己感受文章情節起伏、感知人物情感變化,有效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2.營造愉悅歡快的閱讀環境。

有些人也許會認為閱讀僅僅需要一個寧靜的空間潛心靜讀,放飛思維,殊不知,“動靜”結合的課堂閱讀教學效果更佳。語文是一門涉及人文內涵的課程,它的本質具有靈動性。另外,學習是為了使其更好發展,把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學生學習語文能夠更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他人溝通。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創設情景,營造出寬松愉悅的教學情景,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主動性閱讀。

3.提高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

初中生與小學生相比較,知識面廣了,認知水平提高了,加之初中這個階段,正值學生情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學生對于接觸事物會有所思考,情境教學法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間,把書本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有助于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提高。

二、語文閱讀教學運用情境教學法的策略

1.通過表演創設情境。

初中生年齡不大,終究愛玩是其天性。為此,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時可以適當增加與課題相關的游戲、表演亦或是其他活動,采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創造和諧歡快的環境,一方面使書本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激發學生興趣,學生主動性學習,不被迫式看書。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例如:《皇帝的新裝》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組織小品、話劇等形式的表演比賽。而表演內容是原作品的演繹還是讓學生改寫后再演繹則按照教學需要,實際情況決定。

2.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隨著大數據時代和網絡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段。目前,大多數地區的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初中語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寓意深刻,但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不易把握。文章涉及的事件發生時間與學生所生活的時代相距時間長久,學生通過閱讀文字并未能夠很好理解文章表達的潛在意義,沒能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學生難免覺得閱讀無趣。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情境,輔助語文閱讀教學。多媒體設備通過直觀的圖片、優美的音樂、豐富的色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圖片和聲音的組合沖擊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知,讓他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而且對他們理解、分析、判斷信息以及合理地選擇和利用信息有幫助,更能意會文章表達的深意,揣摩作者寫作目的,理解文章主旨。

例如:《三峽》一文中,只是倚靠文章中文字的描寫,何況文章是古文形式,初中生語文基礎知識尚未完善,學生對于三峽恢弘的氣勢、壯觀的場面感受不深,但是在進行授課前,教師給學生觀看一段三峽的視頻,效果事半功倍,學生體會會更深刻些。再如:以《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學習為例,學生對于解放戰爭并不了解,需要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當時相關的資料,播放戰爭時期照片或是解放軍橫渡長江的視頻。

3.聯系生活創設情境。

知識來源于實踐,文章素材來源于生活。學習是為了服務生活,生活與語文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生活是語文的活水源泉。對于語文學習、閱讀,學生有時候對于文章內容會感同身受,然而,紙上得來終覺淺,一切還是親身經歷來得可以讓人印象深刻。例如:閱讀《鄉愁》一詩,作者思念的只有故鄉嗎?顯然不是,作者渴望祖國統一,思念故鄉、親人。那究竟思念又是如何感覺的呢?每所學校都會有在異地讀書的學生,教師可以從異地學生作為教學切口,聯系生活實際,讓異地讀書學生談談遠離家鄉的感受、過年合家團聚時親人們有何表現?這樣一來,比起單純文字閱讀,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又如史鐵生寫的《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作者由曾經生活中的細節著筆,由此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說明母愛無價。教師可以從一些生活小事導入教學,比如母親總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子女洗衣做飯,天氣轉冷時叮囑子女添衣保暖等瑣碎小事,這些就是細膩母愛的表現。一個人一件事做一兩次可以說是為了圖個新鮮感,但長久的重復做一件事意義則相去甚遠了。不是不愛,而是愛得深沉。

三、結束語

綜上所訴,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使得閱讀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文字,引起學生閱讀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該支持并繼續把這種教學方法應用于實際教學中。

參考文獻:

[1]馮桂章.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13):64-64.

[2]張桂銘.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14).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法閱讀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法探討
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