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三年級學生數學成績分化的成因與對策

2018-12-26 12:33孫艷玲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

孫艷玲

摘 要:對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現象的研究與認識,只有立足于三年級的整體改造的基礎上,才能深度解讀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成因,把握諸因素的特點和規律,控制、管理并改造三年級的教育教學,最終在“教”與“學”相向趨近式的互通中,實現教與學的和諧均衡發展。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學習成績分化;學習適應力

小學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是小學教育中廣泛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同時又是學習成績分化的一個典型代表。為何小學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是一種普遍而典型的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一典型的分化現象?面對分化現象我們該怎么辦……一連串疑問縈繞相伴,而與此相應的,卻又是相關理論的貧瘠與實踐的不足,以致于對分化問題的思考與探究只能淺嘗即止,深入者甚少。

一、課題界定與價值定位

學習的本質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系。是伴隨著經驗的獲得、行為的產生、能力的訓練、潛能的激發和心理傾向的變化而發生的。學習成績指在校學生一定階段內,在特定的情境之下,通過教授或體驗而獲得知識、技術、態度或價值的過程中,學生所完成相應的學習課業的數量和質量。分化,是指性質相同的事物變成性質不同的事物;統一的事物變成分裂的事物。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是指原來學習成績相對處于同一水平的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習成績的差異加劇,呈現出十分明顯的兩極分布或多極分布。

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本課題旨在通過調查、分析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現象,把握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基本特征,明晰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影響作用,梳理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相關因素,探究并歸納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主要成因:根據主要成因構建并實施解決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策略,積累相關實踐案例。在實施解決策略中,逐步形成解決分化問題的基本主張。最終,通過改造三年級教學的實踐行動,努力實現教與學的和諧適配,縮小分化的差異,減緩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消除三年級學習成績分化對學生健康成長的不利影響。

根據研究目標,我們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現象的相關調查與分析;二是三年級教學刺激與學習反應的關系比較研究:三是建構并實施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解決策略。

三、研究過程與實踐舉措

1.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現象的調查研究。

(1)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特點的調查研究。我們針對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重點開展了有關成績分化的普遍性調查研究,主要包括對不同時期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現象、三年級不同班級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現象以及三年級學習成績各層面學生的分化現象的調查:典型性調查研究,主要包括低年段的代表二年級的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現象、部分4-6年級的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現象的調查,并從分化的層次性、差異度等方面,將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的統計數據與其它年級的數據進行了對比:持續性調查研究,主要包括對一個班從三年級開始學習成績分化的結構與變化、個體在學習成績分化中的一些變化的跟蹤調查。最后,我們結合相關調查數據,進行了對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現象的地位與影響作用的分析研究。

(2)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相關因素的調查研究。我們運用教學論原理、教育心理學原理、系統論方法、哲學原理等科學理論,從客觀必然性和主觀偶然性兩個角度,調查了影響學習成績分化的諸多因素,涉及了教育體制、教學系統、組織形式、個體差異等客觀因素,還有學習個體的主觀意志與努力、教師的教學觀念與素養等主觀因素。既有質量觀、效益觀等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學目標定位、內容整合、學習評價等實踐行為層面的原因。

2.三年級教學刺激與學習反應的關系比較研究。

(1)三年級教學刺激與學習反應的適配性調查。對三年級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反應的適配性調查,包括目標要求的定位與三年級學生的適配性、內容設置體系與三年級學生的適配性、綜合應用要求與三年級學生的適配性等;其次,是對三年級學生特點的調查研究,包括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特點、個性發展特點等;第三,是對三年級教學要求與三年級學生的適配性調查研究,包括全面性要求與三年級學生的適配性、銜接性要求與三年級學生的適配性等;最后,是對三年級教學刺激與學習反應的適配性調查研究。

(2)三年級教學刺激與學習反應的關系分析研究。我們對教學刺激的預期目標進行了分析解讀,并描繪出了一般教學刺激(主要指組織形式、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所期望的目標與結果的結構圖;然后,我們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適應力”進行了案例式的剖析,并描繪出了不同類學生“學習適應力”(主要指學生的學習智力、學習能力、學習動力、學習技能、學習調控等)的結構圖;接著,我們將兩類數據及圖統一后,計算出兩者的比值,并將比值數據進行分類 匯總;最后,我們根據匯總的數據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分析教學刺激與“學習適應力”的適配程度,從而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

3.改造三年級的實施策略。

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和諧法則、適配原理,調配教與學的關系:一方面,從組織形式、教學內容、課堂教學、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調整,以適配三年級學生的基礎與現狀:另一方面,加強對三年級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技能、學習動力、學習調控等方面的訓練,以提高三年級學生的“學習適應力”。在“教”與“學”相向趨近式的互動溝通中,尋求教與學的和諧均衡發展。

研究與實踐,讓我們更加堅信:對三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現象的研究,要立足于三年級整體改造之上,才能形成全面而有深度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捷]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傅任敢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夏正紅,一個模子不適合所有的學生[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小學三年級
淺談小學三年級作文教學與指導
日記在小學三年級語文寫作中的應用
淺談小學生習作起步的教學策略
小學三年級作文入門之我見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中小組學習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