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導入法例析

2018-12-26 12:33李剛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戰俘懸念物理

李剛

摘 要:《物理課程標準》要求,在突出科學探究內容的同時,重視研究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拓寬視野,初步領悟到科學研究方法的真諦。重視學生研究方法的指導是進行科學探究、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一環。掌握正確的研究方法是能否得到正確結論的關鍵。各地的中考也有不少對探究方法的的考察,這體現著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同學們只有真正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真正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研究方法有很多種,現結合各地中考試題談談物理中的幾種常見的研究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導入法

導入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學中,藝術導入能為整個課堂奠定一個好的基調?!伴_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睂τ诔踔形锢硇抡n導入來說,同樣講究標新立異,與眾不同,能吸引學生眼球,給學生造成懸念,吊起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的胃口,讓學生帶著期待的眼光進入新課,積極主動參與物理課堂教學,為高效魅力物理課堂奠定基礎。

下面具體談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展現導入的技巧性。

一、故事性導入

物理新課導入要體現新穎性、趣味性,那就要求我們在物理新課導入時,不要老用復習新課、溫故知新千年不變的一招鮮,由于缺乏新意,學生容易出現審美疲勞,如果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個生動的故事,體現一個“新”和“奇”,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層浪,使物理課堂泛起一波波漣漪,使教學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我在講《浮力》一課時,自己做了一個課件,講古羅馬有一個驍勇善戰的將領叫狄杜,一天他在戰場上打了個大勝仗,逮到許多戰俘,他命令他的士兵把這些戰俘捆在一起投進死海處死,令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這些戰俘并沒有沉沒,仍然漂浮在死海海面,并且被波浪推到海岸,這時狄杜再次要求士兵把戰俘投進海里,可以又神秘被海浪推到岸邊。此時,狄杜大驚,認為有神靈保佑,這些戰俘命不該絕,于是狄杜就放了戰俘。

正當學生看得入迷之時,我設置了兩個問題:

這些戰俘沒有沉入死海難道真的有神靈在保佑他們嗎?此時學生面面相覷,都露出迷惑的目光。接著我又問:

如果沒有神靈保佑,你能用什么理由解釋這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呢?學生們此時都露出期盼的目光,我不失時機地說:你們想揭開這個謎底嗎?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想。那好,這堂課我們就來一起探討這個秘密,此時學生帶著期盼的心情,全神貫注地投入《浮力》學習中,實踐證明效果奇佳。

二、生活實際性導入

許多的物理知識發生在我們生活實際中,中學生的身邊有很多現象可以用物理知識來解釋,物理新課教學如果能使用生活導入法,就能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對物理產生親近之感,對學習物理產生一個促進作用,更加了解物理之妙。

例如,我講《力平衡》是這樣導入的,我在多媒體上展示一些圖片:靜止在桌子上的花瓶,在青藏高原上勻速行駛的列車,靜止的疊石,起重機勻速吊起的貨物,我要求學生認真仔細觀察,我問:這些物體處于怎樣的狀態?它們分別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學生回答: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我說那好,請大家打開書本P62并且閱讀本頁內容,回答問題,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引到新課內容上來了。還有我在講《壓強》一課導入出示一些圖片,我問載重量大的汽車為什么常常會裝有許多的車輪子?壓路機上的碾子的質量很大,你知道其中奧妙嗎?短道速滑運動員的冰鞋上為什么會裝冰刀,高大的樓房為什么要挖很大的地基?飛鏢的箭頭為什么很尖?學生的回答千奇百怪,但都沒有回答到點子上來,此時老師可以故弄玄虛,說自己也不懂這個道理,那么我們今天一起來弄清這個問題,請同學們來和我一起學習《壓強》。學生此時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新課學習,教學效果往往會收到奇效。

三、懸念式導入

為了使學生對本節物理課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并且產生濃厚的興趣,在物理課堂開始之前對課堂教學進行設置懸念。在學生思緒凝聚的時刻,老師便可以以懸念來導入新課。例如,在講到“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老師首先為學生設置懸念,“我們的眼睛和凸透鏡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用的照相機又是采用哪種原理工作的呢?”老師帶著這些懸念導入物理課堂,物理課堂氣氛便開始活躍起來了。學生學習了課程內容后,知道原來人的眼睛就類似于一個凸透鏡,能夠觀察到遠處的事物,照相機也是這個工作原理。設置懸念的物理教學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思維,而且很好地導入了物理新課,有效開展了教學工作。

四、采用問題情境教學導入問題

情境導入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學習興趣,物理老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創設情景,能把死的知識激活,能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生動化、藝術化、趣味化,問題情境導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和問題合作探究,點燃師生在問題探究中的情感共鳴,能夠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問題情境導入中,使學生不僅敢于質疑,而且進行快樂質疑,真正實現了“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例如,在講“壓強”的新課時,我是這樣設計導入的:我拿著一根釘子和一個帶尖的小木棍,拿著錘子使用同樣的勁,先后朝一塊木板上釘,結果釘子很快進入木板,而帶尖的小木棍則很難,孩子們笑了,覺得物理老師太好笑了,這個誰不懂??!于是,有誰能說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的學生回答說釘子是鐵的,有的說釘子尖端細,我說你們回答得有點道理,能否用物理知識解釋呢?此時嚌嚌嘈嘈的教室一下子靜下來了,個個啞口無言,既然大家不能用物理知識解釋,那好請大家一起來學習《壓強》,學生的注意力水到渠成被引到了新課上,促進了新知識的增長,效果奇特。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如果導入能使學生迅速進入狀態,說明這個導入是精彩高效的。

猜你喜歡
戰俘懸念物理
只因是物理
巧在開篇設懸念
普京記者會留下最大懸念
拯救戰俘的“大富翁”
《我是歌手》的懸念構建與懸念表現
我不是教物理的
起伏跌宕 曲徑通幽——“懸念”在高考作文中的運用
志愿軍戰俘在美軍集中營的斗爭
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俘政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