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史在小學數學新課導入教學中的意義初探

2018-12-26 12:33劉瑞瓊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數學史

劉瑞瓊

摘 要:小學數學在整個數學體系中起到了打基礎的作用。它一方面引領學生進入數學的領域,另一方面可以塑造學生的記憶和認知能力,培養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和價值觀。將數學史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一些數學家的故事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也可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本文主要探索數學史知識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作用,從而希望可以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發展,為國家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而努力。

關鍵詞:數學史;小學數學課堂;新課導入教學

一、將數學史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新課導入中的意義

1.數學史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數學史進一步的了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基礎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數學史的學習還能夠培養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學生通過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正確解決這些難題,既可以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個人素質,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同時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加強。學習數學史可以使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難題時會嘗試自己思考研究,而不是尋求教師的幫助或者向教師要正確答案。

2.數學史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小學生實施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生正處于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的數學課程應重點體現課程的普及性以及基礎性,促進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面向所有小學生。新課程改革后,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課外知識的豐富性也顯得越來越重要。而通過數學史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史的發展歷程,更深刻地掌握數學學習的思維方法。小學生學習數學史,可以更深入了解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并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小學生熱愛數學,努力學習數學,為深入的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在數學領域更深層次的發展。這樣的教學,不但學生容易理解,而且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

3.利用數學史的趣味性,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新課的導入是一節課的起始,有效的導課對于小學生一節課的學習至關重要。而將數學史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新課導入中,不僅僅使小學生對具體某一節新授課產生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長此以往,隨著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新課導入中對數學史的不斷呈現使小學生產生數學很豐富,很有趣的意識從而激發學習數學興趣的長久性和持續性。

如對于圓周率的學習,圓周率是在數學學習中較為基礎的知識,其定義是指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比例,國際上用“π”這個符號來表示圓周率。接著教師對于圓周率的定義進行介紹后,由于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未必完全明白其中的含義。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圓周率,數學教師可以講述一個關于圓周率的故事來加深學生對于其概念的理解,通過故事的引入將一些分散注意力的小學生又無形中拉回到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繼續與學生分享一個數學史上的故事:我國在古代時的數學水平在世界上是較高的,對于數學水平的衡量可以通過一個國家中的數學家對于圓周率的計算精確程度上看出,我國古代的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較為精確計算出圓周率的數學家,祖沖之幾千年前就將圓周率精確計算到了第七位,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國國家在古代的數學發展水平 。通過這個故事學生不僅了解了圓周率的數學發展史故事,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與榮譽感,對于數學的價值以及意義也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引導一部分學生對于數學發生濃厚的興趣,甚至勵志將來要做一名數學家。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發揮數學史的價值,挖掘更多的數學史知識,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激發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4.利用數學史的豐富性,提升課堂教學新課導入的有效性。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與一節課的導入方式有直接的關系,小學生好奇、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且集中時間較短的心理特征很凸現。因此,有效的新課導入不但應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內容的豐富性和呈現方式的多樣性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動機,使得學習的內容上在課程導入中有所過渡,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的態度的一個有效過渡,而在此之上展開新課教授效果會更好。

數學史不僅包含數學家發現數學成果的人文背景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蘊含著數學概念、定義等諸多內容,因此,借助數學史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數學抽象知識的滲透,以此深化其數學學習認知,不失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教學方法。我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可以很好地證明這一點。例如,三角形知識的學習是學生將來學習幾何知識的基礎,學生對于三角形角度的認識與理解過程中,對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理解,由于“穩定性”這個概念相對較為抽象,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將其形象化。教師可以舉例,如老式的鳳凰牌自行車有一個三腳架,這個三腳架可以提高自行車的穩定性,在使用過程中更好掌握平衡。生活中很多的三角形物體很難擠壓變形,而四邊形卻很容易變形,學校的推拉長鐵門就是無數的四邊形組成,推拉中可以伸縮,也說明四邊形沒有較強的穩定性,然而三角形卻可以固定很多物體,具有很強的穩定性。通過人們在生活中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的發展歷史過程的介紹,可將很多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生活化,列舉生活中的例子,其實也是人們數學智慧在生活過程中的演變與發展,也是一種數學應用史,有助于小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

二、結束語

立足當前教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人文性至關重要,所以數學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不僅僅是人文性的體現同時也是課堂教學高效化的實現,而且其尚存在其他眾多優勢等待教育同仁加以挖掘與利用。相信,契合教學實際情況的數學史的恰當運用能較好地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益,進而推動學生數學素養與端正態度價值觀的同步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美素.注重小學數學的人文教育[J].時代教育,2008,(04).

[2]錢麗.讓數學史走進小學數學課堂[J].江蘇教育,2008,(10).

[3]劉海林.人文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園地,2010,(04).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課堂數學史
穿梭時空看數學——談解題中的數學史
歪寫數學史:孤獨的貴族阿基米德(上)
歪寫數學史:史上最牛公務員皮埃爾·費馬
歪寫數學史:孤獨的貴族阿基米德(下)
歪寫數學史:絕代雙驕和數學史上最大公案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有效預習,助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