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更好地構建高中政治的生態課堂

2018-12-26 12:33馮勇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生態課堂高中政治

馮勇

摘 要:我們進行高中政治高效生態課堂教學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促進高中學生全面個性的發展,為了學生給學生奠定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基礎。我們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構建高效生態課堂教學模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際動手能力等。

關鍵詞:高中政治 ;生態課堂 ;關注學生發展 ;弘揚個性;引發的思考

政治,作為高中教育中德育的重要課程,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整個高中教育的發展水平。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發展與推進,對于政治教學的要求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和塑造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生態課堂教學是以生態學的相關理論關注和分析課堂生態元素間的多元互動關系,從而充分利用其優勢提高教學的質量。高效生態課堂的構建,對目前高中政治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應當把關注學生的發展作為前提

新的課程改革需要我們教師角色的轉換。更需要我們教師的行為要發生一定的變化。許多學者專著研究了新的課程改革中教師變不變化的問題,傅道壽教授說:“教師的教育關注歷來是不同教育的目標追求和行為表現。它是通過顯性行為反應隱性理念的一種方法。通過教師的教學關注我們可以看到每一位教師的心靈世界?!闭握n堂的教學,我們的政治教師關懷的是以怎樣的心靈世界去施行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這是至關重要的。筆者以為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政治課堂還應該真正意義上去形成生態課堂,剝開我們政治課堂的教育外衣,我們依然不難發現我們的課堂設計看上去是新穎的,但課堂教學中我們的學生在干什么?大多數全部是在按照我們教師的意圖去完成教學任務,因為在教師的潛意識下學生總是在沿著教師的預設去回答問題,去開展所謂的自主活動。以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僅僅是幾號而已。所以這種課堂還算不上生態的課堂,竊以為生態型的課堂應當是學生需求的前提下,讓學生去自由支配,給他們以足夠的時間,給他們以寬敞的空間。說的形容一點,天有多大,我們的政治課堂就應該有多大。為了這樣的條件,我們的學生則可以最大限度地處于積極主動地學習狀態,創意上則充滿創造和神奇,充滿學生的特個性的展示,充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態課堂。

二、要致力于弘揚學生的個性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過程應當是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的過程,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學習,積極探究,在學習探究中發展認識,提升能力,因此,構建高效的生態課堂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需要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自我意識,發展學生的各種潛能,使學生在張揚個性中得到創造性的發展。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表達,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促進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應用的發展。在教學時,傳統教學是教師把書本中的概念講給學生聽,使學生理解概念,如果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課前備課活動,引導學生搜集一些相關資料,并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之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能夠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態度,教師要引導好學生的學習行為,能夠預設到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在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與自由表達的過程中,要積極的給學生以指導。這樣,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不斷使學生在自我學習中,在張揚個性中能夠有效地學習知識,發展學生的認識和情感。

三、生態課堂教學引發的思考

生態課堂是將生態后現代主義引入教學所提出的,用生態學觀點去指導課堂教學,需要人們在認識上做轉換,要消除各種形式的與新課程不符合的思想,特別要正確處理好以下兩對關系:

1.要擺正預設和生成的關系。預設指創設教育環境和情境,借以實現對學生的引導,達成課程的目標。生成是指師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狀態,主動達成課程目標,獲得自主存在價值的過程。教育活動是預設和生成的統一。教學預設就是教師對教學目標、內容、學習資源及學生情況等教學活動的總體設想,通過預設為學生的成長創造更廣闊的空間,有利于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和高效。課堂教學的生成不是隨意的生成,它是以教學目標為基礎的生成,是師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狀態、享受學習快樂、獲得自主存在的價值的過程。所以要消除預設和生成的對立,過分強調預設和生成都是不對的。

2.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師生關系是指師生之間在教育過程中發生的直接交往和聯系,它主要包括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和工作關系。師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之間的關系對教學活動的順利有重要影響。傳統的師生關系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從而導致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的創新精神。課堂生態觀下的師生關系是和諧、民主、平等的,這樣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發揮其主體性,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因此要確立教師“平等中首席”的地位,合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內在的認知活動。

現代教育機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能夠正確基于生態課堂理念高中政治教學模式的實際效果,對既有的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優化,并加強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網絡的合理運用,促使課堂教學水平能夠保持在更高的層面上,滿足新課程改革的各項要求。

參考文獻:

[1]林琛.高中思想政治生態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2]熊剛.論高中思想政治生態課堂的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劉安君.探究如何構建高中政治生態課堂教學模式[J].魅力中國,2017(36).

猜你喜歡
生態課堂高中政治
綠色生態,課堂構建
信息化背景下大學英語生態課堂的失衡與優化策略
這里的課堂揚起低碳、生態的風帆
教育生態學視閾下的《基礎日語》課堂教學
淺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簡約課堂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互聯網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管理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