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改的有效路徑

2018-12-26 12:33李興旺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有效路徑趣味性教學小學數學

李興旺

摘 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創新形勢下的課程標準已經逐漸落實,相比于以往的教育機制,新課程標準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能力,鼓勵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教育活動,進而全面提高我國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準確定位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以便于開展更加高效的課堂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有效路徑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因此數學基礎教育質量極其重要。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成績得到有效提高,還能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加強學生對于理性思維的拓展和延伸,同時還能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調動起來。

一、加強備課管理,進一步優化備課環節

各校要高度重視備課管理,進一步優化教學過程中的備課。加強“自主編寫教案”的規范性管理,嚴格按照表格式教案簿(紙)備課格式要求撰寫,每一位教師做到課課有一份完整自備教案,學校注意收集教師編寫的優秀教案。加強“教學過程的撰寫”的實效性管理,鼓勵教師結合“優質教學資源”實行“二次備課”,做到“三個”結合,即優質教學資源與本班生源質量相結合,優質教學資源與自身教學風格相結合,優質教學資源與加工、改造、提升相結合,堅決杜絕抄襲他人教案現象。加強“課堂作業設計”有效性研究,充分體現“層次性、多樣性、趣味性、實效性、過程性”的習題設計原則,并在教案中體現作業設計內容。加強“教學反思的撰寫”研究,備注欄(教學隨筆)側重撰寫教學設計意圖,教學反思(教學后記)欄側重撰寫教學存在問題與改進措施。加強“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設計”探討,“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落實側重于“傳授”,“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側重于“操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落實側重于“體驗”。加強“集體備課”有效性研討,充分發揮學科教研組作用,在自主備課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磨課),并把各類型教研活動的集體備課優秀教案以學期為單位匯編成冊。備課可分為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教學理論與實踐證明:在教師個人備課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是提高備課質量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備課形式,也是突出強調教師要有合作精神的一種表現。

二、加強教學管理,進一步強化教學過程

加強對教材內容、編排意圖的解讀,尤其是對新一輪《課程標準》的解讀,準確把握與真正落實課堂教學“三維”目標。加強教材教法的研究,妥善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有效提高教學流程(各個環節)的教學效果。加強直觀教學研究,提高教具、學具的利用率,適當增加現代教學設備的運用。加強板書設計的研討,提高板書“啟發與引導、再現與回憶”功能。加強課堂教學信息的反饋,重視錯誤資源的利用,不斷在對比教學中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加強練習訓練的研究,練習題訓練應體現層次性、過程性、多樣性、挑戰性原則。加強“探索知識過程”的教學研究,加大自主與合作探索知識過程的空間,加大思維、語言及實踐操作訓練力度。加強低年級組織教學管理,多運用教學評價激勵機制,培養課前預習、敢提(答)問題、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加強創設和諧課堂氛圍的研究。加強“課改理念”研究,注意滲透“縣級管理課題”或“校級管理課題”理念,重視自主預習策略的培養和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加強作業管理,進一步提高作業質量

加強“作業設置”規范化管理,重視格式書寫要求的訓練,更要重視書寫字跡、書寫位置(答題安排)、答題質量的訓練。加強“作業批改”人性化管理,重視評價等級、批改日期的格式書寫,更要重視教師對“學困生”的關愛、引領與輔導,堅持使用短語進行激勵。加強“作業質量”監控管理,重視“培優補差”作業跟蹤訓練,更要重視抓“錯例講評或典型題講解”和“二次作業、二次批改”環節訓練,杜絕抄襲作業現象,力促作業質量達到“課課過關”、“人人過關”水平。加強“作業展評”激勵研究,各校要設置優秀作業展評欄或展評室,對高標準、高質量、有創意(自主設計作業)的作業進行展示,真正起到榜樣示范與引領作用。加強“作業布置量與批改量”監控管理,重視作業訓練形式的研究,更要重視作業的針對性、彈性的研究。同時,嚴格控制作業時間,做到及時、全面批改作業。

四、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解決問題

數學并非一種固定思維的學科,很多數和圖形的運算都不止一種解題方式,雖然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但是其過程有著很靈活的多變性,因此,教師應當在數學課堂上鼓勵學生以不同的形式來解決問題。教師在發現學生的答案與標準答案不同時,應該首先詢問學生的解題思路,而不是直接否定學生的答案,否則很容易打消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當盡量使用解題方式不唯一的例題,讓學生了解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在之后的課堂小組討論中也能更加用心,有助于活躍教學氣氛和教學效果,做到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綜上所述,學生對于科目的興趣和能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教師的引導和鼓勵會使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更加優秀。在開展小學數學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數學概念、課堂情境、課前預習以及思維擴展帶來的高效影響,為學生探索欲和求知欲的提高做出貢獻。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質很強的學科,解題過程中需要對課題內容及運算方式進行思考,而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中掌握,教師應提前告訴學生即將學習的單元和知識點,讓學生在有準備的情況下,更有信心的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陪同家長購物時關注買賣運算的方式,然后在課堂上將自己的理解和發現的問題進行闡述,教師可以在與家長互動之后將學生反饋的問題一一解答,并就超市買賣中遇到的問題和課本上的知識點有效結合,讓學生了解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也會加深對運算公式的印象,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效率,讓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楊小生.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三·三”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11):21~23.

[2]潘海燕.探究小學數學數與代數的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72.

[3]王粉粉.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D].延安大學,2016.

猜你喜歡
有效路徑趣味性教學小學數學
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路徑探究
財經類高職院?!罢n證融合”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有效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