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文化在初中生物學科教學中的應用

2018-12-26 12:33王培芳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生物學科生物文化

王培芳

摘 要:生物學科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經由生物知識學習,能夠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植物,了解他們也會正常呼吸,更需要通過能量攝取維持正常的運轉。生物學科教學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而地方文化在當地發展中根深蒂固,源遠流長,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本文,筆者將依托初中生物教學,探討地方文化的具體應用,希望可為初中生物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地方文化;初中;生物學科;應用

我國擁有久遠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且文化和教育之間密切相連。而地方更具有當地的特色,將其融入到初中生物教學中,不僅能強化生物教學和傳統文化之間的融合,而且能借助燦爛的地方文化改善初中生物教學。

一、將古人哲學引入生物教學

1.關愛自然,尊敬生命。

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相互依賴和制約,理應平等和諧相處。如果人類唯我獨大,那就會破壞原有的平衡,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均會危及生態系統,對大自然和人類自身造成雙重危害。為此,生物教師需讓學生認識到世間萬物皆相依,在講授動物在生物圈的作用、細菌和真菌等課程時,引導學生關愛并敬重大自然。

例如,千里鶯啼綠映紅、風吹草地見牛羊等耳熟能詳的詩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然而,若人類肆意放牧,盲目捕捉鶯,大量獵殺白鷺,則會破壞生態平衡。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展開討論,則會讓學生認識到生物自身的價值,他們會更加愛護大自然,與其和諧相處。

2.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生物教學中,生物多樣性內容是關鍵點,此部分教學可引入文化多樣性,通過文化多樣性讓學生認識到生物多樣性。文化是社會活動的產物,民間文化依托民眾生產和生活而生,而貴州歷史文化悠久,且豐富多彩,主要有沙灘文化、長征文化、國酒文化、土司文化、建筑文化、詩鄉文化、雜技文化、辣椒文化、茶文化等。經過時間的推移,多種文化相生相依,共同發展,由此奠定了地方文化的根基,創造了燦爛絢麗的現代社會。教師通過這一引用,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生物多樣性及其意義。引導學生學會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棲息環境,愛護廣大生物。另外,借助文化多樣性來引導學生,既要關注人類,也要重視整個生物圈,實現和諧共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締造出怡然自得的生存環境。

二、借助傳統文化故事,巧設疑問

1.故事切入,借物言態。

在講授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這節內容時,因教科書引入綠毛糨糊治傷口發炎的故事,為此,教師應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綠毛糨糊可預防傷口發炎,而沒長綠毛的卻沒有此功效。這樣通過反思,可以讓學生對抗生素產生興趣,并形成深刻的認識。

2.故事搭建框架,激活思維。

在講授基因的顯性和隱性這節內容時,可敘述孟德爾的故事,他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最終得出遺傳的基本規律。利用故事搭建框架,讓學生認識到無論哪項科學成果,都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刻苦的鉆研精神、嚴謹求真的態度、科學的研究方法。

例如,講授生物的變異內容時,可引入詩仙李白的故事。眾所周知,李白的詩都是在酒的作用下產生的,而他的兒女,都有不同程度的弱智表現,其小兒子還在很小便夭折了,引導學生討論這一問題是否與李白酗酒有關。然后再通過陶淵明兒子的故事,進一步說明。陶淵明的五個兒子,也都有弱智表現,還有一個都不能認清十以內數字。這位杰出的詩人和散文家,甚至到過世也不清楚孩子弱智是和酗酒有關。

這兩個故事較為相似,都是飲酒過度引發的,因喝酒過度,使得精子的遺傳特性發生改變,引發孩子的弱智。上述故事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勵學生主動探究生物的變異內容,最終經由討論分析,得到問題答案。

三、借助詩詞、成語,構建情境

1.適當引用,明確重難點。

詩詞、成語等語境優美,且朗朗上口。利用詩詞、成語開展生物教學可讓學生明確重難點,引起共鳴,加深記憶。

例如,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揭露了動物自身保護色在大自然的斗爭中所發揮的保護作用。另外,學生大多也不易理解生物對外界刺激形成的反應內容,通常認為這是動物獨有的,但含羞草在被碰觸時也會做出一定的反應,卻具有被動性。

2.利用詩詞總結,設置懸念。

一堂精彩的生物課程,不僅要有良好的開端,而且應有圓滿的結尾。利用詩詞進行總結,可給學生一種意猶未盡感,具有畫龍點睛的功效。

講授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內容時,可通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進行總結,揭露細菌和真菌于生態系統中發揮的分解者的作用。通過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對綠色植物所進行的水循環進行總結?;诖?,再讓學生剖析上述詩句中隱藏的道理,此種教學不僅能活躍學生思維,而且能加深學生的認識,強化新知的吸收效果,提升學習成效。

在生物教學中合理引入地方文化,可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深化學科認知,使他們既能獲得生物學知識,還能明確地方文化和生物學科之間的關系,讓他們體會文化的精髓,培養傳統文化情懷,推動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整體發展,增強生物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梁偉銘.傳統文化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7(11):91-93.

[2]李曉宇.中學生物學教學與中華傳統文化結合的應用研究[D].聊城大學,2017.

[3]王金花.地方課程資源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6(4):83-84.

[4]李智峰,周娉.地方生物資源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5(6):88-89.

猜你喜歡
生物學科生物文化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上上生物
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情境體驗教學
年味里的“虎文化”
第十屆食品與生物學科高水平SCI論文撰寫與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簡章
高三復習中生物學科的備考建議
第12話 完美生物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