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成藥治療糖尿病有效降脂成分分析及不良反應預防

2019-01-06 02:19邵建芳
中國科技縱橫 2019年22期
關鍵詞:中成藥不良反應糖尿病

邵建芳

摘 要:目前,在治療糖尿病的多數中成藥中,不僅能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起到降血糖作用,同時兼具調血脂作用。通過篩選分析常見藥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機制,探究其不良反應發生因素,為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的臨床合理用藥提供思路及方法。

關鍵詞:糖尿病;中成藥;降脂成分;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2-0197-02

0 引言

糖尿病屬于代謝病,其發病機制為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β細胞功能障礙,主要特征表現為慢性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不僅糖代謝異常,同時也是“糖脂病”,大部分合并脂代謝紊亂,而脂代謝紊亂是導致糖尿病形成并發癥的重要誘導因素。

1 糖尿病患者的降脂治療

“三高癥”是指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是對糖尿病患者健康以及生命造成威脅的主要危險因素。三高癥之間存在密切聯系,高血脂可導致糖尿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降低血糖,同時需要注意血脂的調節,這也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率以及致殘率的重要措施。下面主要介紹常見降糖中成藥糖脈康顆粒、金芪降糖片降脂作用的研究。

1.1 糖脈康顆粒

糖脈康顆粒成分包括桑葉、麥冬、黃精、牛膝、丹參、黃芪、淫羊藿、葛根、黃連、赤芍、生地,具有益氣固腎、活血化瘀、養陰清熱等作用。有研究表明:采用糖脈康顆粒聯合二甲雙胍片治療,可有效減輕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并有效降低血脂。桑葉和黃連具有降血糖以及增強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黃連可促進血管擴張、提高SOD活力,同時黃芪入藥還可以降低血糖、改善糖脂代謝,減少蛋白尿排除,從而起到改善糖尿病癥狀的作用;葛根提取物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物質,有利于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赤芍具有改善微循環、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抗凝以及促纖溶等功能;生地不僅能夠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同時還能夠降低血脂、減少血小板凝聚、改善微循環以及血流變[1]。

1.2 金芪降糖片

金芪降糖片主要成分為黃連、黃芪、金銀花,具有益氣消熱,生津止渴功效。相關藥理試驗結果顯示,金芪降糖片對正常小鼠、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和以高膽固醇乳劑灌胃小鼠的血脂均無明顯影響,但可以降低灌喂花生油的高血糖小鼠TG水平,降低高糖高脂喂養大鼠的TG水平,并能夠降低患脂肪肝動物的TG含量。最近的研究數據表明,金芪的有效組分復方能使自發性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高甘油三酯水平下降30.8%,提示金芪在改善糖代謝的同時,也能調節異常的血脂水平,緩解脂肪肝[2]。主要是金銀花總有機酸、黃芪總皂苷、黃芪總黃酮、黃連總生物堿發揮了作用。

2 中成藥降脂作用機制

多數實驗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有一定的調血脂作用,能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基于此,作者對中成藥的降脂機制進行了以下匯總。

2.1 減少外源性脂質的吸收

含蒽醌類化合物的中藥如草決明、何首烏、虎杖以及大黃等,能夠有效促進腸蠕動,從而通過降低吸收外源性脂質而有效改善血脂。其降脂的機制是通過有效抑制機體吸收外源性脂質,使肝腸循環中重吸收入血的脂質含量降低。決明子的有效成分中不僅蒽醌糖苷能夠有效降脂,同時橙黃決明素、可溶性纖維部分以及決明子蛋白質均能夠有效降低膽固醇。大黃素能夠有效改善血漿內源性分子的代謝輪廓,并且作用效果不差于辛伐他汀。黃芩所含莖葉總黃酮能夠通過有效降低胰島素抵抗、抗氧化的作用,有效降低血脂。

2.2 減少內源性脂質的合成和釋放

三萜化合物可以有效減少乙酰輔酶A的產生,同時對內源性脂質的合成起到有效抑制作用。經研究表明,絞股藍、決明子、大黃、姜黃、丹參對內源性脂質的吸收具有有效抑制作用。

2.3 抗氧化

高血糖能夠快速誘導細胞內自由基的產生:自由基可通過抑制ATP的合成、糖基化作用、脂質過氧化損傷、使DNA斷鏈等不同方式和途徑對胰島β細胞造成損傷,脂質代謝異常,從而造成動脈硬化的發生。通過抗過氧化、清除多余氧自由基的方式能夠有效起到降脂作用。金芪降糖片組方中所含黃連總生物堿、金銀花總有機酸、黃芪總黃酮均具備較強的自由基清除活性,黃連總生物堿、黃芪總皂苷可以通過誘發小鼠腹腔巨噬細胞活化一氧化氮釋放的方式起到降脂的作用。此外,銀杏葉可以通過增加血液中一氧化氮水平降低血漿非對稱性丙二醇和二甲基精氨酸含量,從而有效改善血管內皮舒張功能,達到抗氧化、降低血脂的目的。

2.4 提高HDL-C的活性和數量

提高活性或增加HDL-C的數量,均能夠有效促進膽固醇轉運回肝臟,抑制多余脂質在動脈壁上沉積,使其轉換成膽汁酸排出體外。有研究顯示,脂蛋白代謝過程中肝酯酶和磷脂酰膽堿固醇?;D移酶等是關鍵酶,其能夠有效加速脂蛋白代謝,促使膽固醇轉運回肝,最后轉換為膽汁酸排出體外。茶葉中所含的30多種多酚化合物即總稱茶多酚,其能夠通過促進磷脂酰膽堿固醇?;D移酶活性增強,而促進膽固醇轉化為膽固醇酯,并可促進脂蛋白酯酶和肝脂酶活性增強,HDL-C水平升高,最終起到清除多余脂質以及減少肝細胞內脂肪沉積的作用[3]。

3 中藥降脂的有效成分

經研究表明,中藥降脂有效成分主要有:蒽醌類成分、皂苷類成分、黃酮類成分等,通過對各中藥成分及其代表藥物的探究,進一步明析了中藥降脂作用機制,見表1。

通過上述介紹的各類中藥有效降脂成分,經研究發現在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中,大多含有葛根、黃芪、地黃、五味子、枸杞子、人參等有效降脂成分,表2羅列出了幾個代表中成藥的主要降脂有效成分。

4 不良反應的發生因素與預防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糖尿病患者已達1.1億人,由治療糖尿病藥物引發的不良反應也呈逐年增多趨勢。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過敏反應,例如皮炎、皮疹樣過敏、血清病變甚至休克等。有文獻報道含麥冬中藥制劑除過敏反應外有時會引起胸悶等;含黃芪中藥制劑引起頭顱腫脹[4];苦杏仁、黃藥子、桃仁等可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等呼吸系統不良反應。消渴丸是中西醫藥復方制劑,具體降低血糖降血脂調節免疫功能。但治療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可導致低血糖,這不僅可加重糖尿病病情,嚴重者可導致心、腦血管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甚至造成死亡。中藥不良反應發生機制尤為復雜,多數藥物缺乏上市后的可靠研究數據,說明書中不良反應項多為“尚不明確”,有相關文獻報道中藥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包括肝損害、腎損害、嚴重心臟毒性、血液系統損害等,嚴重時會出現死亡。

4.1 藥物不良反應成因

(1)用藥時間長。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一旦得病就需要長期服藥,隨著藥物長時間使用會導致耐藥的產生,因此需要加大藥量或合并用藥以達到治療目的,藥物長期在體內蓄積進而引發各種不良反應。有些藥物長期使用會導致患者出現降糖效果減弱、水鈉儲留、血壓升高等情況,有些藥物長時間使用則會導致患者出現肝、腎損害。(2)聯合用藥多。一方面由于糖尿病易引發多種并發癥,病死率高;另一方面高血糖患者通常伴有其他疾病,如“三高”患者,調查發現非單一疾病患者占比55%以上,為了不同的治療目的通常需要服用多種藥物。因此,治療糖尿病經常需要多種藥物聯合使用,如果出現藥物配伍不當或中藥西藥聯合使用不當均可導致發生不良反應。少數中成藥含有西藥成分,如消渴丸。中西藥聯合使用導致的不良反應較為常見,如甘草與利尿藥物聯合使用雖然能夠促進鉀離子排泄,但也會增加患者心律失常、肌無力等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麻黃與強心藥物聯合使用會增加強心甙的毒性,加重患者的病情[5]。(3)老年患者多。據統計,糖尿病患者中5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超過65%。老年患者各種器官功能衰退,降糖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分解及排泄作用下降,腎小球濾過率又下降,易造成降糖藥物在體內蓄積,同時老年人應激反應的功能減弱,胰高血糖素釋放減少,不能及時有效地調節血糖,以上是導致低血糖發生的客觀原因;為增強降糖效果,擅自增加藥物種類或劑量,使得短期內血糖下降過快,亦可導致低血糖反應。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差,偶有遺漏或重復服藥情況,老年患者通常對自身疾病的認識性較差,常根據自己的主觀感覺或“經驗”用藥,在治療中常出現用藥配伍不當、不按時監測血糖等情況,這些因素都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

猜你喜歡
中成藥不良反應糖尿病
老年人便秘,中成藥如何選擇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糖尿病知識問答
骨質疏松怎樣選擇中成藥
骨質疏松怎樣選擇中成藥
綜合護理干預對首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持續獻血應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