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提升浙江省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的對策建議

2019-01-06 02:19蔣一琛劉信
中國科技縱橫 2019年22期
關鍵詞:全要素生產率對策建議

蔣一琛 劉信

摘 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本文用指數法進行要素分解,分析我省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提升浙江省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全要素生產率;要素分解;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2-0230-03

0 引言

十九大以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制約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核心問題。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被視為科技進步貢獻率,近年來,我省一直使用經典的索洛余值法對科技進步貢獻率進行估測,2017年度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0.1%,領先全國科技進步貢獻率2.3個百分點,但距離2022年68%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

1 浙江省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的分解測算

本文采用索洛余值法作為基礎模型測算全要素生產率,建立測算的指標體系如表1。

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數分解方法可以將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分解為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變化兩部分,如式(2),Malmquist指數具體形式如式(1)所示。

M=(1)

M=effch×techch=tfpch ? ? ? ? ? ? ? ? ? ? ? (2)

其中,距離函數Dt(xt,yt)是技術效率的倒數,它測算了產出向量y最大可行的半徑擴張。Dt(xt,yt)可通過求解線性規劃問題得出。tfpch是全要素生產率指數,這個指數測量t到t+1時期全要素生產率變化;effch是在要素自由處置條件并且規模報酬不變條件下的技術效率變化指數,這個指數測量t到t+1時期每個觀測對象在生產過程中追趕最佳技術邊界的程度;tech是技術進步指數,這個指數測量t到t+1時期之間技術邊界的移動。

利用DEA-Malmquist指數法對浙江省2000-2017年全要素生產率進行了分解研究,結果如圖1,技術進步和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水平均超過1,且居于技術效率之上;而技術效率曲線位于1附近上下起伏,這表明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主導因素是由技術進步效應引起的。

2 目前我省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的特點和存在問題

我省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2001年以來,我省的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經歷了一個先降后升的過程??煞譃閮蓚€階段:第一階段為逐步轉型期,從2001-2009年,我省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經過了從依靠規模擴張和技術引進向依靠自主創新的轉變,低水平重復的規模擴張模式導致了邊際效益遞減,資源利用率較低,因而呈現出了一定的波動走勢。第二階段為創新驅動期,2010-2017年,我省全要素貢獻率整體上處于上升趨勢,通過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科技支撐引領作用明顯增強,全要素生產率也隨之上升。

(2)我省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主導因素是由技術進步效應引起的。技術效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我省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是由兩部分因素共同作用。一是技術效率,又稱為再配置效應,指資源在部門內部以及部門之間的資源配置效應;二是技術進步效應,指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和產出有明確的要求,通過增加研發投入,提升研發產出來實現技術進步。

(3)我省以犧牲部分經濟增長為代價,用于降低污染物排放率和提高污染物治理水平,部分投資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紤]了污染物的排放,將修正后的綠色GDP作為產出來測算,我省全要素貢獻率水平明顯提高了??紤]投資的資源消耗提高了我省全要素貢獻率,我省將一部分的投資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非全部用于擴大再生產。

(4)增加R&D經費支出、研發人員等軟投入因素,提高了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加大R&D經費、R&D人員的投入,擴大企業技術經費支出,疏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通道,減少科技創新價值實現的消耗,能夠有效提升我省的全要素生產力水平。

結合浙江省的實際情況以及全要素生產率研究指標跟兄弟省市的對比看,主要存在三個問題:

(1)以研發投入、人力資本等為主要內容的軟投入需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產出有待加強。目前,我省資源配置效率與先進省份比較還存在差距,以研發投入、人力資本等為主要內容的軟投入需要加強。2017年,廣東、江蘇研發經費投入分別為2200億元和2320億元,是我省的1.75倍和1.84倍,2017年我省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為2.43%,低于江蘇(2.63%)、廣東(2.61%)。2017年浙江省R&D活動人員數為39.8萬人年,廣東和江蘇均超過了56萬人年。研發科技創新產出不足,發明創造能力有待提升。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等產出指標都落后于兄弟省市,2017年,浙江省專利申請量為37.7萬件,落后于廣東(62.8萬件)、江蘇(51.4萬件)。在科技與人才評價制度改革上,存在著“重學歷輕能力、重資歷輕業績、重論文輕貢獻、重近期輕長遠、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近3年高校向企業流動的人才占科技人員總量的2.8%,科研院所向企業流動的人才占科技人員的1.8%。

(2)企業層次偏低,創新能力發揮不夠充足。浙江省以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為主導,近年來一批研發投入大、技術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快速發展,如淘寶網、??低暤?,創新步伐不斷加快,成為推動浙江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整體上,浙江企業層次偏低,創新資金來源單一,企業技術獲取支出偏低,技術效率和產學研合作不足。2017年,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9047家,廣東、江蘇分別為32718家、13661家;2017年,我省引進技術經費支出7.58億元,廣東、江蘇分別為94.6億元、29.4億元,落后程度較大。創新創造的積極性不夠,民間投資增加需要更多的動力。針對企業的服務平臺有限,公共基礎建設設施也需要完善。促進企業發展的政策也需要更進一步的落實,運用市場和經濟的手段來化解產能過剩、有效投資不足等問題。

(3)產業結構亟待升級轉換,資源要素有待優化整合。聚焦高質量發展,發展綠色經濟,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將自然資源消耗和環境損失合理納入經濟發展的成本中。產業發展日新月異,產業集群分散,創新資源不能有效集成,技術效率不足,資金鏈和服務鏈也不夠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的進一步增長。

3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提升我省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的對策建議

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的提高是經濟增長經久不衰的引擎,是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徑,本文主要從以下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3.1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3.1.1 建立起全社會R&D支出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

既要統籌好公共財政支出,又要充分利用財稅政策,完善科研經費投放機制,在資助方向選擇、資助效果評價等環節切實提高公共科研經費的配置效率,逐步建立起全社會R&D支出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導和激勵企業加大R&D投入。2019年全省范圍內推廣應用企業研發項目信息管理系統,進一步引導企業研發新技術、新工藝,開拓新市場,開發新產品,享受加計扣除的政策紅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3.1.2 激活創新主體的活力,做好創新資源的引進和培育

充分發揮我省人力資本的存量優勢,做好創新資源的引進和培育。建設創新人才高地,加大“千人計劃”等尖端科研人才引進。在招才引智的同時,大力培育本土實用人才,開展技能人才培訓。著力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深入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鼓勵分配制度向創新和研發科技人員及技能人員傾斜,增加科研人員科技創新激勵。

3.1.3 促進技術轉移和技術擴散

大力推廣應用創新券制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既要切實保護知識產權方的權益,也要注意過度保護可能對技術擴散帶來的阻礙。緊緊圍繞科技成果產業化、市場化、資本化,全面實施科技成果轉化行動,通過成果應用體現創新價值。打造全球創新網絡,力爭把更多的國內外先進科技成果引入浙江轉移轉化,大力推進全省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加快線上線下覆蓋的“互聯網+”科技大市場建設,完善科技成果競價拍賣機制。

3.2 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3.2.1 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企業運行效率

健全的公共基礎設施體系,有助于提升企業運行效率,即技術效率。以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技術,有助于提升各行業的技術效率。抓緊建設科技創新大平臺。面向國家戰略布局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科學工程,爭創國家實驗室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構建協同創新大網絡。

3.2.2 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進步

企業的經濟活動是創新的中心,要不斷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促進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浙江存在大量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中小企業,依靠勞動力、資本數量的增加來實現產出的增加,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要求轉變傳統依靠資本、勞動數量增加來擴大產出的粗放型生產方式,要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揮創新型領軍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快培育科技企業發展的生態群落,著重提升中小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水平來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

3.2.3 抓好政策落實,推進制度創新

2019年是“基層減負年”,抓好促進企業發展的政策落地落實,減稅降費,積極刺激擴大企業的有效投資,促進科技進步。建立目標導向機制,全要素生產率應該以適當的形式引導創新發展的指標,作為一種宏觀激勵信號,為政府制定與企業發展目標相貼切的可持續增長政策提供重要依據。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現行監管規制。讓市場決定之手和政府有為之手在高質量轉型進程中和諧前行,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科技新政,加快推動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

3.3 引導產業結構轉換

3.3.1 推進結構調整,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效率

通過加快制造業和服務業結構優化升級,優化資源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堅持轉型發展,優化結構,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以及現代服務業發展。梳理“10+1”傳統產業,找出產業鏈條上技術薄弱環節,通過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等平臺,運用技術改造、成果轉化等手段,加大新技術新服務的推廣應用,補足產業鏈上的短板。通過圍繞產業重點領域的重大需求建設一批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以集成優化創新資源配置為核心,以健全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為手段,加快形成產業發展新動力,推動我省從制造大省向創造強省的轉變,全面提升我省資源重新配置效率和生產技術效率,進一步提升我省全要素生產率。

3.3.2 統籌規劃產業布局,推動產業集聚

實現產業集聚,既能減少要素資源跨區域流動的成本,又能實現規模經濟及范圍經濟,最終帶來區域內的全要素生產率水平提升。加快構建“產學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聯動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集中力量建設創新大基地、環杭州灣經濟區,構筑“一港兩極三廊四新區”的空間格局。擴容提升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聚焦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傳統塊狀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打造服務產業、企業發展的公共創新服務平臺。推進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綜合改革,促進我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推進高新園區轉型升級,更好地發揮高新園區核心載體作用,加大對園區的考核和支持力度,促進戰略型新興產業特色化發展、差異化競爭和垂直化整合。

從追求GDP增長,到注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既是一個歷史演變,也是一個時代升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既是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應有之義,也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動力所在??缛胄聲r代,經濟發展也必須有新動力,要在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的指導下,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新動力,全面提高國民經濟各領域、社會生活各層面的素質。

參考文獻

[1] 章祥蓀,貴斌威.中國全要素生產率分析:Malmquist指數法評述與應用[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06):111-122.

[2] 王志剛,龔六堂,陳玉宇.地區間生產效率與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分解(1978—2003)[J].中國社會科學,2006(02):55-66+206.

[3] 陳正其,吳彤琳.中國工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動態實證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數方法[J].經濟論壇,2018(02):68-73.

[4] 李玲.中國工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及影響因素研究[D].暨南大學,2012.

[5] 郭慶旺,趙志耘,賈俊雪.中國省份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分析[J].世界經濟,2005(05):46-53+80.

[6] 張家亮.我國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測度及影響因素的機理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8.

[7] 蔣一琛,孫志潔.浙江省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的測算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9(10):166-168.

猜你喜歡
全要素生產率對策建議
職校學生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