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征第一晚,中央紅軍夜宿麻地村

2019-01-08 03:53
文史博覽 2018年11期
關鍵詞:廳堂中央紅軍長征

關于中央紅軍長征路上第一個晚上是在哪里度過的,至今沒有發現詳細具體的記載。筆者經過多年考證,得出結論:中央紅軍長征路上第一天晚上是在江西瑞金麻地村(位于瑞金市萬田鄉東部,距鄉政府駐地近10公里,離瑞金城約34公里,這也是筆者的老家)安營扎寨的。

1934年秋,中央革命根據地的興國、寧都、石城一線相繼失陷,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的機會完全喪失。中央紅軍第一方面軍主力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打算轉移到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10月10日傍晚,黨中央和紅軍總部率領紅一、三、五、八、九軍團連同后方機關共8.6萬余人,從江西瑞金的梅崗、馬道口等地出發,開始了大搬家——長征。

這時寒露剛過,晚稻即將收割,陽光和煦,天氣已告別了炎熱。

麻地緊鄰高圍,即現在的云石山,中央紅軍長征從云石山出發時,就是避開白區的大路,沿著幫坑(當地地名)的羊腸小道,第一站就駢肩累跡經過麻地村。

那個大個子鄰居就是毛澤東

近幾年,村里的一些老人給我講了許多當年紅軍在麻地的故事,結合當年紅軍行軍安排表,我對紅軍長征時的行走路線,以及他們第一天的夜晚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度過的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并得以還原當年長征第一天的真實情況。

長征路上(油畫)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紅軍從梅坑、梅崗、馬道口出發,跨過沿壩河,順著一條小溪從幫坑進,經牛角灣、片塘、下稿排,沿著陡峭險峻的下洅子,爬上流水坑崠后,又從荷樹崠下山,下完坡就是麻地村。

筆者和鄉親們在三四十年前從家里挑柴去趕高圍圩的路上,在牛角灣歇肩時,曾聽老人說:當年紅軍挑著東西在這小路上絡繹不絕地走了七天七夜。這與后來的史料記載是符合的,當年紅軍大搬家式的轉移,東西多且行軍速度慢都是事實。

晚上,紅軍下了荷樹崠來到麻地村。這是一個不大的地方,主要居住有鐘、劉等幾姓幾十戶人家,還有吾花園那邊的老百姓主要姓吳,白果樹下也是劉姓人家。這里的村民和南方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一樣,每一個家族都建有許多祭祀祖先的祠堂、宗廳。當時,紅軍在麻地村的社公腦(一村莊名)的宗廳、私廳、鐘氏廳堂、劉氏廳堂、白果樹下的廳堂、吾花園的廳堂都住滿了。

在當地,老百姓把紅軍來了稱為“紅過來”,國民黨來了稱為“白過來”?!鞍走^來”的時候,那些官兵耀武揚威,欺壓老百姓,大家都躲之不及。而“紅過來”的時候,紅軍大都腳穿草鞋,衣衫襤褸,和老百姓相處得很好。

這天晚上,村民鐘運貴家里接待了一個老朋友——毛澤東。原來,鐘運貴和毛澤東早就熟悉。在“鬧紅”的那幾年中,毛澤東曾經過麻地多次,而在長征前這半年中,毛澤東又來來往往在麻地有月余之久,當時毛澤東幾次都住在白果樹下劉逢洲的劉家廳堂,而劉家廳堂邊住著的一位姓鐘的貧農就是鐘運貴。

由于鐘運貴家里窮,打土豪分田地的時候,農會在劉家廳堂旁邊平到了一間房子給他。一個曾經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窮人,在紅軍來了以后分到了房子,因此對紅軍有了感情。日子久了,他知道那個大個子的鄰居就是毛澤東,兩個人還經常促膝長談,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那時候除了給人做短工外,鐘運貴閑時都以捉甲魚、抓泥鰍黃鱔等換點錢用。他從毛澤東那里知道了當時中國的一些事情,便決心為紅軍做點事。那時候又紅又白,局勢不穩定,毛澤東便讓他利用捉甲魚的身份到隔壁茶亭村、九堡圩等地打探白區國民黨的一些情報再回來匯報。其間,鐘運貴還曾經帶毛澤東到九堡圩的銅缽山去擴編紅軍。

鐘運貴回憶,毛澤東第一次來麻地的時候:白果樹下的屋背還修筑了一個崗哨,在山頂的至高處挖了圓形的戰壕,后來毛澤東再次來麻地時,晚上也會去那里看看。毛澤東返回瑞金高圍時,鐘運貴有心跟他一起去當紅軍,但毛澤東臨走對鐘運貴說:只要堅定自己的信念,留在麻地收集有關國民黨的情報和上戰場的工作同樣重要。

這次毛澤東隨著大部隊途經麻地村大轉移,個人的行李依然簡單:一袋書、一把油紙傘、兩條毯子、一件舊外套、一塊舊油布。鐘運貴和毛澤東再次見面,兩人都十分開心,這天晚上毛澤東住在社公腦鐘運詳的鐘氏廳堂的右上廳。

毛澤東為什么不住在老地方白果樹下的劉家廳堂?這兩個廳堂相距也不過一百多米,筆者估計是先前到達的警備連安排好的。根據村里老人回憶,廳子側邊還放了電臺,這天紅軍來了以后,所有山頭路口都布置了哨卡,據說要進到鐘氏廳堂就有七重崗哨,村里的人都不能夠外出。

因為是老熟人,鐘運貴過來和毛澤東聊天后,晚上親手給毛澤東鋪了木板床住下。當時老百姓見紅軍還在埋鍋造飯,便紛紛端出紅薯干給紅軍吃。

揀小路走彎弓背

當天晚上,紅軍向鐘運詳家里征購了四擔稻谷,鐘運詳在大廳里忙了一個晚上,礱(即去掉稻殼)好篩干凈,補充給紅軍戰士。前幾年“紅過來”的時候,鐘運詳一家人就與紅軍相處融洽,他還把正在贛州讀書的兒子鐘同桃召回來,送去當了紅軍。鐘同桃也確實有能力,在麻地就擴紅了一個連,他本人任連文書,在長征時已經是團里的干部了,后來犧牲于長征途中。鐘運詳的后人鐘天炳在改革開放后翻修社公腦的鐘氏廳堂時,還挖出過一畚箕子彈殼和啞彈。

第二天,有的紅軍便從吾花園的白地崠往沙心方向去了。連續幾天,紅軍源源不斷地經過麻地,先來的走,后到的住下休息,但毛澤東在麻地住了兩三天才離開。

長征第一夜里,有一支紅軍部隊曾來到麻地村的芭蕉塘小組桃樹排屋子,在那里扎營一天一夜,離開時在宿營地留下了大量子彈殼,為了不給國民黨軍隊的追蹤留下痕跡,村民鐘益清帶領大家把遺留的子彈殼收集起來,掩埋在桃樹排的一棵桐樹下,并告誡村民絕對不能將此事傳出去,這樣便很好地保護了村民的安全和紅軍的行蹤。

據村里老人說,紅軍離開麻地時,沿途群眾端茶送水,依依不舍。紅軍并不是全部沿著麻地—茶亭—板倉—萬田的河沿直下,這條路相對要好走一些,可這支大部隊是從吾花園的白地崠上金崗崠往沙心方向走,從沙心再下萬田到于都集結的。只有第一梯隊兩個電話排,帶著80里長途電話線直接從梅坑經西江、黃麟奔于都的??梢?,紅軍長征一出發就開始揀小路走彎弓背的。

在麻地,據鐘運貴及劉仁輝等老人說,當年去參加紅軍的戰士至少有一百余人,除個別在長征途中受傷返家外,全部戰死在長征路上或者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有一些人家因為家里有人參加紅軍,紅軍走后全家都被國民黨滅了,甚至連屋子都被扒平了。

還有一些人,像當年的蘇區干部劉仁照,紅軍轉移后他留在后方工作,1935年,他和劉文煌等幾個蘇區干部被俘后,被押往九堡區公所牛崗河壩準備砍頭,走到王師寮的豆坑子休息時,兵丁把劉文煌的耳朵割下來讓他自己吃掉。他們奮起反抗,押解的國民黨義勇隊惱怒了,當即把他們殺害于豆坑子山坳上。

劉逢春,在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后方工作,“白過來”后在沙心被國民黨砍頭,麻地另一個烈士劉國崇的老婆鐘滿姑當時在場,含著淚目睹了劉逢春行刑的過程,待劊子手走后,鐘滿姑解下身上的圍裙,將劉逢春的頭和尸首綁在一塊,用兩個銀元雇請沙心圩的一個老表共同將劉逢春的尸體抬回麻地安葬。

曾桂娣,蘇區時期留在后方的紅軍婦救會的女同志,負責高圍區麻地、沙心的工作,“白過來”后被人告密,在吾花園屋后的鵝公坑被國民黨的義勇隊抓到。國民黨為了獲得紅軍游擊隊的更多信息,對她嚴刑拷打,沒有達到目的后,國民黨義勇隊的6個人對她輪奸,她仍不投降招供,惱羞成怒的白狗子用馬刀從曾桂娣的陰部一刀挑開,肚腸當場溢出體外而壯烈犧牲。

如今,盡管已經過去了多年,麻地村村民仍然以曾經接待過紅軍長征而分外自豪。

猜你喜歡
廳堂中央紅軍長征
我們為參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長征”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前的準備工作
秋夜(1)
中央紅軍突破湘江
湘江戰役:決定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
登堂入室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
“翱翔之星”搭長征七號順利入軌
一整夜
長征六號為何能快速發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