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合育,共情共育

2019-01-12 01:28徐海峰江蘇如東縣豐利中學
教書育人 2019年26期
關鍵詞:學生家長共情共育

徐海峰 (江蘇如東縣豐利中學)

中學班主任工作中,若班主任沒有很好地和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那么將導致學生家長對學生在學校里的情況不夠了解,對教師的教育手段也不夠理解。這樣,學生家長就很難配合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

一、分層開會,因家施教

在教學中我發現,不僅學生有不同的學情,其實學生的家長也有不同的情況,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家長的特點進行分層開會,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將家長分成知識型家長、溺愛型家長、暴躁型家長、放任型家長等若干類型,并根據類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交流策略,這樣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效果。

在開家長會前,我會先了解學生家長的情況,并對他們進行分類,根據不同類型的家長選擇不同的開會方式。對于知識型的家長,我主要和他們溝通一些教育方法,同時虛心向他們請教。對于溺愛類的家長,我在開會時會用更委婉的方式向他們展示學生的問題,讓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真正問題。對于暴躁類的家長,我處事會更為謹慎,在確保家長處于冷靜的狀態下再和其溝通,并希望得到其配合。對于放任型的家長我則讓其注意到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并邀請家長參與到各類親子活動中。

由于學生家長的文化水平和個人修養都存在差異,因此對于班主任工作的配合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我嘗試在接觸家長的過程中體會其屬于哪一種類型,并根據其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這樣就能更輕松地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

二、借助網絡,多元溝通

要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就要充分利用各種新技術。借助微信群,我嘗試用留言的方式告知家長其孩子在班級中的情況,并給家長推送一些教育類的文章,若有急事還能直接利用視頻進行溝通。這樣就能讓溝通方式更加多元化,提升溝通效率。

我在工作中積極運用網絡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讓學生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情況。有一次學生在班級中打架,我便及時聯系學生家長,首先讓家長了解事情的嚴重性,接著與家長進行溝通,使雙方的家長能夠主動解決矛盾。然后我又分別聯系雙方家長,指導其怎樣和孩子進行溝通,讓家長知道怎樣才是正確的處理矛盾的方法。最后我還會結合家長的問題提供一些文章,讓學生家長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通過網絡進行溝通,將矛盾化大為小,并促使學生認識到了打架的錯誤,逐步改正了自己的錯誤。

利用微信能隨時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當學生的家長在家庭中遇到什么困難時,也能用微信及時和我進行溝通,這樣就能及時解決問題,收到大事化小的效果。

三、建立檔案,關注過程

為了更好地進行共情共育,我還嘗試建立學生檔案,在檔案中,記錄了學生的成績、學生的自我評價,也包括學生的作品和獲獎證書等。我會每月給學生家長發放檔案,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同時,我也鼓勵學生家長記錄孩子在家中的情況,并和我交換檔案,互通有無,這樣就能起到共情共育的效果。

我積極聯系學生的家長,鼓勵其和我共同為孩子建立檔案,并每月溝通一次。在我給學生家長提供的檔案中,除了提供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情況外,還有一份對學生的評價,并給學生家長提出一些教育建議,讓其在家中加強對孩子某些方面的指導。同時,在學生家長給我提供的檔案中,我能看到學生在家的情況,我鼓勵學生家長用視頻、照片等方式展示親子活動的情況,嘗試將親子共同制作的食品、手工藝品等拍攝下來。對于優秀的親子活動范例,我還會在征得家長同意后上傳到班級群,供其他學生家長參考。

通過共同建立檔案,并相互交換的方式能讓我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情況,同時家長也能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的情況。這樣就起到了共情共育的作用,推動學生進步。

學者羅杰斯提出了共情理論,認為共情能力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積極了解學生家長的情感,并積極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促使學生家長也理解我的教學策略,配合我的工作,產生共情共育的教學效果,家長和學校能更好地合作,學生才能得到發展。

猜你喜歡
學生家長共情共育
發現高潛人才:共情與謙卑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共識 共進 共情 共學:讓“溝通之花”綻放
家校社共育,推動“雙減”有效落地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縣域教師培訓管理中如何實現共情
幼兒共情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客戶告知書)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人獸表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