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

2019-01-12 18:03楊語君
魅力中國 2019年8期
關鍵詞:知識結構體積課件

楊語君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學,河北 保定 071000)

所謂“課程整合”,并不是簡單地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與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手段疊加,而是通過信息技術的介入,達到高中數學教學各要素的豐富和諧,使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通過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改變信息資源與傳播渠道等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的突破與發展。

一、促進教師改變教育觀念,實現職能轉變。

數字化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的職能發生了深刻變化,由傳統教育的“傳道授業解惑”轉化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協調者、數字化學習的引導者。教師要改變教育觀念,自覺順應信息時代的需要,善于學習,勤于研究,勇于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一方面,教師應沖出“以書本知識為本”的舊觀念的束縛,深刻認識21世紀信息技術教育對傳統教育帶來的巨大沖擊與挑戰,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新思想,積極學習新課改理論,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教學觀、課程觀。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網絡操作知識和課件制作技術;要練就一雙慧眼,能對網上信息進行選擇和判斷,以最快的速度搜羅到自己需要的資料,要學會借鑒網上的名師教案、課件或科研成果,實現網上協同備課。

二、適度運用多媒體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思維。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睕]有興趣,學生主體參與的活動將是勉強的。而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集文字、圖形、動畫、音頻、視頻、投影等媒體技術,集光、形、色于一體,直觀形象,新穎生動,能夠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表現的內容更充實,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展示問題時,適度運用多媒體,或把重點、難點的內容設置成醒目的顏色,或讓“固定的”幾何圖形運動起來,提供豐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積極思考。如教學《圓柱、圓錐、圓臺及它們的側面積》一章時,可用《幾何畫板》制作分別以矩形的一邊、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直角梯形垂直于底邊的腰所在的直線為旋轉軸,其余各邊旋轉一周的動態過程,讓學生觀察這一過程以及這樣旋轉一周而成的面所圍成的幾何體,從中抽象出圓柱、圓錐、圓臺的本質屬性,形成概念。還可利用《幾何畫板》將幾何體的切割、移動、重疊、翻轉等形象生動地展示給學生,并輔之以必要的解說,幫助學生形成立體空間感。通過動畫模擬,解除了傳統教學中學生憑空想象、難以理解之苦,他們積極思維,尋找圖形中的內在聯系和進行公式推導的能力大為加強。

三、恰當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再現知識的發現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高中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再現高中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猜想結論,發現定理和結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如:在教學《正弦定理》時,運用幾何畫板軟件在電腦上現場畫出一個三角形,請學生用鼠標拖動三角形任意一個端點,自己觀察和發現:無論三角形的位置(橫放、豎放、斜放)、形狀(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大小怎么變,讓學生觀察對同一個三角形是不變的。最后自己得出正弦定理。這樣的教學由于是學生自己實驗、觀察得出的結論,學生對該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比傳統教學要深刻得多。

四、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科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實現知識的構建和重組。

數字化教學主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實現知識建構。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自主地操作、嘗試、交流、討論、質疑、解惑,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做的過程放給學生,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徹底改變過去那種灌輸注入式的教學模式。必須改變只著眼于學生知識的積累,以掌握知識的“量”的多少來判斷教學質量的高低,而忽視使學生從高中數學知識的內存聯系上把握高中數學知識結構的現狀。在教學時,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可用來展示知識脈絡,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高中數學知識結構。例如,在立體圖形體積計算的總復習時,我們可以根據各種立體圖形體積計算公式間的內在聯系,設計了一個課件來表現立體圖形的體積計算的推導過程和它們之間的關系。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用實現的方法推導出來的;正方體又可以看作是長方體的一種特例,它的體積公式不難得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是將圓柱體轉化為一個近似的長方體而推導出來的;圓錐體的體積的計算公式又是以圓柱體的體積公式為基礎而推導出來的。課件的形式顯示了教材中的立體幾何知識結構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在這里,運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脈絡清楚的知識結構。教師在教學時利用語言把知識之間的聯系及規律表達出來,同時,教師要注意調節、完善學生的思維。從而展現教材中的高中數學知識結構的轉移,即實現了學生的認知結構的構建和重組。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是指在高中數學課程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高中數學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高中數學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高中數學教學方式。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提示高中數學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而且表述的方式很靈活,可以用文字、圖形、動畫、圖表等多種方式多元呈現,極大提高了教學效果與效率。我們應該加強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整合的研究,探索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使信息技術讓高中數學課堂“活”起來,把高中數學知識“用”起來,讓學生腦子“動”起來!

猜你喜歡
知識結構體積課件
多法并舉測量固體體積
Flash課件在音樂教學中應用研究
聚焦立體幾何中的體積問題
把握核心概念 優化知識結構
概率統計知識結構與方法拓展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課件
小體積帶來超高便攜性 Teufel Cinebar One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誰的體積大
多媒體課件制作中的動畫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