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學法指導

2019-01-12 18:03段俊敏
魅力中國 2019年8期
關鍵詞:學法識字課文

段俊敏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第二小學,河北 保定 072350)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币虼?,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呢?

一、要注意教法與學法相結合

學法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師的指點。例如,識字教學,教師必須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識字的規律,教給學生怎樣拼讀音節,怎樣識記字形,等等。如教“歪”字時,可告訴學生“不正”為“歪”來認識這個字,“拍”可直接用手勢動作演示,猜這個字怎么寫,還可以讓學生憑借自己已有知識、經驗,自主選擇方法,過程進行自學、討論、交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結合學生自學交流,有機通過“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形的呢?”“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呢?”如教學“閃”、“問”等字時,學生在交流中有的說:“‘閃’字就是一個人躲在門里”;還有的說:“我在家學習遇到了不懂的問題,要開門出去問問別人”等,通過交流記憶的方法,這樣既能讓大家分享識字的樂趣,又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觀察、思維能力,促進口頭語言、提高記憶、掌握了識字方法。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后,教師可把規定學習的程序和方法的材料傳授給學生,要求學生按規定的學習規程進行實踐,進而形成習慣,掌握方法。

又如,閱讀教學,教師要把理解課文所采用的方法教給學生,引導學生去模仿,從而去學習新的同類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者應根據不同的知識點傳授,滲透學法,讓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學習《桂林山水》第二段時,可以采取導讀法,訓練學生“美讀”。通過讀將作者的情感傳達出來。通過反復誦讀描寫漓江水靜、清、綠的地方,讓學生讀懂了這一節寫漓江的水的三個特點:清、靜、綠。最后,讓學生討論:這短話寫漓江的水,為什么又要先寫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呢?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作者這樣寫是為了引起讀者的興趣,突出漓江的水與眾不同。這樣,既渲染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領悟出了作者寫文章的真諦,并與作者心靈產生共鳴。課文第三段在寫法上與第二節相似,要求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三段,掌握了桂林的山也有三個特點:奇、秀、險;作者運用了“抓住特征,分步描寫”的方法,學生通過學法指導練習學法,最后掌握學法,讓學生體會出:描寫自然景觀,要抓住它的特征分層、分段敘述,從而達到為不教而教。

二、要遵循語文學習的規律

漢語比起其他語種,語義更豐富,需要聯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更需要對語言有敏銳的感受力。毛澤東同志曾說:“語言這個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在這里他老人家深刻地道出了語言學習的甘苦。我們要把學習指導深入到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中,舍得下笨功夫、苦功夫,不走終南捷徑。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有機聯系的過程,雖然有個體差異,但其認知的整體性不容割裂,學習的邏輯性不容錯亂。例如在學習一篇課文時,對課文先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才會有自主取舍的可能。但很多老師卻經常武斷、主觀地肢解課文或重構課文情節,全然不顧學生對課文的陌生感,全然不顧課文本身的邏輯順序,反而讓學生在茫然的“自主”中迷失了方向。在上《賣火柴的小女孩》時,一些老師喜歡讓學生自主選擇,愿意先學哪一次劃火柴,就學哪一段課文。其實,隨著每一次劃火柴,情節是逐步展開的。如果破壞了這樣的順序,學生學習課文的思維邏輯將被打亂,其情感歷程也會相應地斷裂。同時,科學的“自主”還需要恰當的引導。這種引導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催化劑和推進器。

三、學法指導要遵循心理規律

首先,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小學生記憶力強而思維發展較慢,整個小學階段,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既不精確也不深刻,對繁雜抽象的學法難以產生遷移的效果。因此,在學法指導上,要從大處著眼,宜粗不宜細,宜籠統而不宜條分縷析,要把小學的學法指導同中學區分開來。如中學分小說、散文、寓言、童話,可就文體特點指導學法,在小學則一律視為記敘文。在引導學生理解思想內容時,則主要指導學生抓住表現中心的詞、句、段來理解。學法指導分類過細,由于學生思維跟不上,效果不會好。其次,要根據遷移規律進行學法指導。每種學習方法,只有學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自己概括出來才有意義。此外,在有關遷移的理論中,不管是相同要素理論、概括化理論還是關系理論,都十分強調學習的經驗背景,對語言的學習,更是強調初始知識學習的作用??梢?,豐富感性認識,多讀多寫,積累語言,是學法指導的基礎。

四、注意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理解和掌握學法的主陣地,學法指導要貫穿、滲透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在抓好課內學法指導的同時,必須重視課外的指導,將課內指導和課外指導結合起來,把課內學到的方法靈活運用到課外中去。如識字教學,教師要抓住社會資源來識字、積累識字量,教師有意識地向學生的生活拓展,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字,用課堂學到的識字方法,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如讓學生收集一些廣告、標牌、商標、包裝袋等,邊走邊看,邊認邊讀,還可讓學生在班級發作業本時認識同學的姓名等,再在語文課上交流,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提高識字能力。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主動求索,大膽創新。當然,“學法”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學法指導也不能千篇一律。教師要著眼技能訓練,讓學生“得法”,立足能力培養,讓學生“會學”。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猜你喜歡
學法識字課文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摭談初一數學學法指導
背課文的小偷
“二元一次方程組”學法指導
三角恒等變換學法直通車
識字兒歌
識字故事
背課文
識字謎語
巧妙引導,快捷識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