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雕版印刷技藝的數字化保護策略

2019-01-16 05:38王克祥董端陽
藝海 2019年12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王克祥 董端陽

〔摘 要〕江蘇雕版印刷技藝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特殊的典籍藝術和傳統的手工藝方式在保護和傳承方面都有較大的制約性,在5G時代對其展開數字化保護研究是適時之需。通過研究江蘇雕版印刷技藝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方法,對江蘇傳統雕版印刷技藝的挖掘、保護、傳承進行系統的數字可視化設計,借助藝術學方法和數字化技術為江蘇雕版印刷技藝的保護提供思路與對策,從而更好地對其進行全面、科學的保護,并可形成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研究范式。

〔關鍵詞〕雕版印刷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可視化;保護傳播

雕版印刷是我國最早的印刷方式,是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優秀文明成果,為中華傳統文化根底抹上了濃厚的一筆。江蘇雕版印刷技藝作為中國雕版印刷最具代表性的分支之一,自從創設以來就一直使用、傳承傳統木刻印刷技藝,蘊含著我國深厚的工匠文化和精湛的藝術魅力。雕版印刷工藝代表著我國勞動工匠千百年來價值觀與世界觀的有機結合,更是代表了人們的審美視角提升與精神信仰堅定。然而,這種“活化石”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中逐漸被人們忘卻,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的數字打印技術。因此,在數字化時代迫切需要加強江蘇雕版印刷技藝的數字化保護工作,讓江蘇雕版印刷技藝在時間與空間的維度上進行可持續性傳承并形成特有的“非遺”保護生態。

一、雕版印刷與江蘇雕版印刷技藝

雕版印刷術始于隋末唐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整套雕版印刷流程有二十道以上的工藝,歷經從單色單版到多版印繪等工藝的演變,常以圖形、文字等內容用刻刀反向雕刻在木板上(黃楊木、梨木等),再用墨(松煙)刷、壓、磨印在紙張上,可以說工藝程序相當復雜。雕版印刷技藝背后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蘊藏了地方文化的精髓,反映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而它所產生的印刷典籍,對世界文化、文明的發展和傳播具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江蘇雕版印刷作為雕版印刷的地方分支,有揚州和南京兩個主要產地,兩地在長期的傳承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印刷技藝特點。2009年,金陵刻經處、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和四川德格印經院共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對江蘇雕版印刷技藝的保護與傳承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彰顯了江蘇雕版印刷技藝在文化、藝術、宗教、文物等方面的身份和價值,大大推進了國內該領域研究的學術深度和廣度。

二、江蘇雕版印刷技藝的數字化保護現狀

雕版印刷技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國內涉及對其數字化保護的案例非常缺乏,尤其在研究理論和設計原則方面。江蘇雕版印刷的保護雖然有著優厚的硬性資源,但大多停留在傳統保護層面,不論從保護平臺還是從保護手段上來就看,這種流于形式、覆蓋面小的渠道很難讓雕版印刷技藝在數字環境下得以可持續發展?;诖朔N情況,近些年有一部分研究機構和高校學者將注意點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信息可視化保護系統研究層面上,以尋求針對“非遺”文化修復保護的技術手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三、江蘇雕版印刷技藝數字化保護的實現與推廣

(一)數字化保護的內容與實現路徑

1.以江蘇雕版印刷技藝為內容,進行有效的非遺數據信息處理

根據江蘇雕版印刷獨特的載籍藝術風格,在數字可視化技術手段的指導下,探索出一套獲取雕版印刷技藝特征數字信息的有效的技術方法。全方位詮釋與保存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和金陵刻經處的印刷技藝,對江蘇雕版印刷載籍中寫樣、刻版、印刷及裝幀四道手工程序的過程數據進行信息可視化處理與設計。

2.以數字產品設計為載體,實現江蘇雕版印刷技藝信息設計表達

將傳統雕版印刷工藝和現代化技術手段相結合,使江蘇雕版印刷技藝借助APP 、網站等更廣闊的數字展示平臺實現更好的傳播和發展。對于雕版印刷存在的明顯技術局限問題,可以利用現代化數字手段針對其短板進行有效補充。以數據可視化技術、新媒體圖形制作技術、多媒體交互技術、新媒體動畫技術、移動交互技術等構建江蘇雕版印刷虛擬展示、保護、傳承的信息可視化設計范式。具體研究內容包括: 新媒體圖形制作技術在信息可視化系統中的運用技術研究、物聯網技術和移動技術在江蘇雕版印刷技藝保護和科普中的應用研究。

3.以新媒體傳播為媒介,搭建江蘇雕版印刷技藝科普平臺

對基于地域特色的雕版印刷技藝信息可視化研究成果,以智能數字化展覽技術、新媒體傳播技術構建高校級智能數字化傳統文化科普宣傳的應用平臺,探討基于該應用平臺的相關技術、交互形態和服務模式。重點研究如何利用現有或未來可能出現的技術來構建高校級、地域級別的智能數字化雕版印刷科普服務平臺,為大眾提供更好的科普學習體驗。具體研究內容包括:基于新媒體平臺的高校級智能數字化科普平臺設計及技術、基于社會化媒體技術的文化信息共享和傳播技術、電子交互技術在地域傳統文化科普及交互體驗中的運用研究。

(二)數字化保護的技術與方法

1.數據采集與數據庫建立:采用現代數字技術手段對雕版印刷技藝進行多源數據采集,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信息資料;然后利用數字影像記錄方式對“非遺”傳人在雕版和印刷等方面進行全景記錄,以此來保存及傳承其傳統技藝和文化內核,最終實現定向保護和修復。此方面的方法、經驗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例如地方檔案館借助專業掃描儀器,建立數字化的檔案館,這種數字化的檔案建設有利于各種信息的智能管理與有效保護。

2.數據分析與數字修復:通過前期的數據采集,使用自動化裝置或軟件運行等方式對各類數據進行加工、編碼、轉換和存儲。例如在缺損的雕版修復過程中采用3D數字雕刻技術進行立體建模,利用高清數字3D掃描技術準確便利地獲得雕版宋字體的數據與特征,使“非遺”數據庫內的數據能夠進行計算對比,從而將不同時期雕版印刷的各種隱藏信息數據在大眾面前得以清晰而全面地展示。

3.數字化傳播與傳承:大量珍貴版本及其載籍藝術以數字媒體技術作為重要技術支撐,運用數字技術對這類印刷技術進行復制與傳播,從而切實增強對雕版文物的保護力度,最終促進年輕受眾人群閱讀方式的改變和減少珍貴雕版的使用次數。

(三)宣傳平臺的應用與推廣

1.基于數字宣傳平臺的傳播推廣

雕版印刷中囊括了海量信息,包括其歷史發展、藝術價值、生存現狀、工匠精神等,這些信息是我們無法直接得出的,必須通過專業平臺如博物館或者網站進行了解。據調查,目前雕版印刷還沒有正式的官方平臺,江蘇地區的幾個博物館及其網站中也僅有少量的資料圖片,影像視頻等多媒體展示涉及很少,且網站包含的信息量少、更新速度慢、互動性低,很難成為大眾了解江蘇雕版印刷技藝的重要平臺。因此,在這種環境下,數字技術與新媒體互動平臺為江蘇雕版印刷技藝的傳播與推廣帶來了新的機遇,利用信息時代的多種宣傳工具,例如微博、維基百科、社交網站等進行相關內容的動態展示和宣傳,加入大眾互動性以提高人們的參與度,從而促進雕版印刷與大眾之間的信息傳遞與文化交流,進而對其進行有效的傳播和推廣。

2.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市場營銷

江蘇雕版印刷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其歷史悠久,文化藝術價值極高,但是進入市場交易的數量卻非常少。相比較其他傳統手工藝品,它的產品定位高、產量少、價格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發展與交易數量,最終面臨著逐漸消亡的狀況。處于這樣的狀況,江蘇雕版印刷急需用一種高科技手段和低成本通信方式去進行商業推廣,而電子商務平臺具有信息化、訂單化和異地化的優勢,為其推廣拓寬了渠道。通過線上宣傳和線下銷售兩個模式相結合,線上宣傳主要是建立“江蘇雕版印刷博物館”之類的專業平臺進行所要銷售產品的展示和宣傳,增加銷售產品的模塊部分,為大眾選擇所想購買的產品提供多種選擇;線下銷售模式主要是為顧客提供購買平臺,包括訂單搜索、采購、支付、處理、售后等幾個模塊,以商業角度對江蘇雕版印刷進行平臺推廣,從而帶動這門產業的發展和大眾認知度。

結 語

本文研究的是江蘇雕版印刷技藝的數字可視化方面的內容,綜合運用數字技術對雕版印刷這一瀕危傳統技藝進行記錄、修復與傳承,針對江蘇雕版的典藏文物通過掃描、存儲、檢索、攝影、建模、雕刻等方式進行全景式、多源性的記錄并建立詳細數據庫,以新方法、新手段來加強雕版印刷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江蘇雕版印刷是我國地域性傳統文化瑰寶,無論是被稱為活化石的雕版印刷技藝或是富含學術價值的雕版典藏作品,它們都是具有特定文化空間的歷史遺產。運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融合發展為雕版印刷術進行全方位保護和修復,以此活化江蘇雕版印刷技藝的傳播路徑,為此類傳統“非遺”因子的生存與發展創造一個全新的生態環境。

(責任編輯:尹雨)

參考文獻:

[1]趙敏婷,姚蕾.論平遙漆器的數字化保護與開發策略[J].包裝工程,2018,39(18):255-260.

[2]葉宗,李大偉.揚州雕版印刷技藝傳承發展現狀與問題探究[J].民林,2019(02):133-142

[3]陳宏平,杜清越.非遺文化在融媒體時代的“再生”——基于對揚州雕版印刷傳承現狀的考察[J].傳媒觀察,2019(05):76-80.

[4]王琪.全媒體背景下國內數字博物館的問題分析與改善策略研究[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2):83-90.

[5]王克祥.金陵套印版畫的數字圖像技術研究與實踐[J].大眾文藝,2017(21):111.

猜你喜歡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研究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研究
現今社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探索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繡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探析
“非遺”圖像——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圖片拍攝
芻議當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與保護
唐山皮影在新媒體網絡中的傳播
關于如何運用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培樹核心價值觀問題研究
推動沈陽市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