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手學生自主 還原作業精彩

2019-01-17 06:00成輝
新課程·小學 2019年12期
關鍵詞:作業活動孩子

成輝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把減負落實到教育全過程,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校積極參與省教科院作業改革的課題研究,努力從改革學生作業布置方式入手,堅持“放手學生自主 ?還原作業精彩”的作業改革目標,有意識地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學科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讓文化回歸生活,幫助學生在自主實踐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學科知識與技能,同時獲得廣泛的綜合實踐經驗,獲取更多的課外知識,拓寬視野,加深認識,提升素養。經過三年時間的實踐,成績斐然,令人欣喜;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困惑,促人深思。收獲最大的便是:創新會讓你在體驗的每個階段中思路越發清晰,豁然開朗。

一、多彩的假日,快樂的課堂

作業改革不是紙上談兵,也不是流于形式,我校有幸被省教科院定為“新課程模式下作業改革試點?!?,我們一定要努力做好這項工作,努力探索出一條科學的、有效的途徑,為強國富民培養好下一代接班人。我們課題組成員經過商討,根據我們學校的古老文化,所處的位置,學生的來源,家長的文化程度,根據我國的文化傳承,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成長需求,我們有了初步的想法,大膽地嘗試小長假開放作業,將其命名為“多彩的假日”。

“多彩的假日”開放作業是個能調動學生各種感官,通過各種途徑,運用各種形式,提升學生各種能力的有效載體。

假日應該是休閑調整的日子,再讓孩子鉆在一大堆枯燥的作業中,著實乏味。假日學習可以極大地突破校園教學的時間、場地、器材、人際交往等的局限,是學生課外實踐語文的大好時機,語文的天地在課堂之外。設計一種融休閑與作業于一體的假日休閑式作業,讓學生走出課堂面向家庭、社會,力求突出休閑,讓學生在內心喜愛的驅動下選擇自己需要研究的問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或獨立、或與人合作以活動的方式完成課堂以外的學習任務,是多么好的想法。為此,學校全體課題組成員進行了將近兩年的探索。在選擇作業內容,設計活動方式上進行了一些實踐活動,并進行了理論思考,得到了一些啟發,也贏得了家長的支持、學生的喜愛。

老師利用節日活動設計多彩作業。每個節日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節日的來歷、節日里的奇聞趣事、名人賦予各個佳節的詩歌佳句……都是語文學習上的好資源。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又讓孩子們興趣盎然,除夕的壓歲錢,元宵的紅燈籠,清明去踏青,重陽去登高,端午吃粽子,中秋賞月亮……每一個節日都有孩子們寄托、向往。這塊內容自然也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憑借各種節日活動我們設計了一整套的節日休閑活動性作業。

列舉:今年五一假日,學校推薦的實踐作業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推薦孩子們開展以下三項實踐活動:走訪身邊的勞動者; “今天我當家”實踐活動;快樂種植實踐活動。具體活動內容如下:

走訪身邊的勞動者:我們倡議孩子們主動走訪身邊的勞動者,可以是親人、鄰居,如果能走近社會上的普通勞動者就更好了。了解勞動者平時的工作情況,感受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中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用圖畫日記、攝影日記、日記等記錄自己的收獲。我們希望通過身邊的感人事實來教育孩子們關心身邊的每個人,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

“今天我當家”:我們倡議孩子們走進生活,用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觀察社會,了解社會。

快樂種植: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大好時節。春季種植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元素。種植一朵花、種植一棵菜,有條件的還可以有自己的小菜地……讓孩子關注生活、關注大自然,從身邊的事物和現象入手,發展情感、動手能力等。

活動中,孩子們走向大自然,接觸了生活,學會了種植,了解了勞動的意義,懂得了勞動的辛苦。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體會,實踐與學習有效融合,快樂而又有收獲。再者,孩子們還能從攝影師的角度發現事物的美,從小畫家的角度感知生活的趣,從勞動者的角度體驗勞動的樂,從小作家的角度發掘語言的妙。

可以說,多彩的假日把課堂移步到了家庭、社區、大自然,活動區域廣泛,收獲成果豐滿。當孩子們再回到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摯的語言如清泉般流淌,文本的感知如詩一般躍然紙上。

二、多元的設計,文化的傳承

1.實踐型,讓“學”融于實踐之中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睂W習的天地很廣闊,學習的觸角應該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我們設計作業就是要學生沖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使作業和生活接軌,讓學生通過課外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形式,提前探究或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的知識,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以提高。

國慶長假,我們就設計了一組以“走進秋天”為主題的系列實踐活動。學生自己組織小組,到花壇、樹林、田野、山頭和秋天親密接觸。還要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向家長請教有關知識,并要求學生把觀察過程中的新發現記錄下來。形式真是因人而異,多種多樣:拍成照片,寫成日記,畫成圖畫,甚至寫成詩歌、童話,編成謎語、歌謠等。孩子們胸中涌動的是實踐中所得的真知實情,筆下流淌的必然是實踐后的歡樂與欣慰。孩子們在完成這一系列事情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感覺器官,也鍛煉了思維,而且培養了與人合作、搜集信息、學以致用等多種綜合能力。更可喜的是課內外一體化的作業,使原本枯燥的課堂變靈動了,生動的課堂更豐實了。

2.閱讀型,讓“學”融于積累之中

閱讀不僅是積累語言,更重要的也是在積累思想和積淀情感。柳斌曾經說:“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應試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蔽覀儼验喿x與傳統文化作業設計有機融合,課前積累,課上分享,課后運用。孩子們樂此不疲!

下面請看一個中秋作業設計:

列舉:在剛剛過去的中秋節,我們分學段布置了活動內容。

中段:月兒圓圓話中秋

在這個充滿魅力的傳統節日里,同學們可以搜集關于中秋的詩詞和歌謠,選取一、兩首你感興趣的作品積累下來;也可以動動你手中的畫筆,留下合家團聚的溫馨時刻;還可以自制一張精美的愛心卡,寫上一句祝福的話語,送給自己遠方的親人或朋友,傳遞你的祝福與思念之情……

請選擇你感興趣的活動來參與吧!

高段:相約在月圓中秋佳節

導語:一輪亙古的月,一塊如月的餅……中秋佳節,家家吃月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我們歡聚一堂,將舉起詩與歌的金樽銀杯,邀月于花前,徜徉于文海,在美妙有趣的故事里,在詩韻美文的誦讀中,經歷一次美的旅程!

第一章 中秋賞月

同學們,你還了解中秋節的哪些知識呢?請同學們查查資料,再把你最感興趣的寫下來或畫下來,也可以把你過中秋節的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注意書寫工整、也可以圖文并茂。

第二章 明月寄情(我會積累)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第三章 望月遐思(美文閱讀)

孩子們的作業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匯聚了很多知識和樂趣在其中,學生能夠通過作業導向,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渠道,了解祖國節日習俗,感受祖國傳統文化,感悟其中的博大精深,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表達方式呈現出來,與大家分享。

中秋設計總體優點有:

主題突出,能抓住中秋這個主題,或引用詩句、典故,或突出團圓、祝福,以各自的立足點完成主題的一個設計或表達。

形式多樣,很多作業設計中不僅能配有與主題相關的圖片、繪畫,還能創造性地使用剪紙加以修飾,使畫面更加豐富唯美。

德育滲透,以團圓為主題設計,圍繞孝道展開,有不少同學的作品中,不僅穿插了幫家長制作月餅的過程,而且還有和奶奶、媽媽吃月餅,和長輩依偎在一起賞月團圓的情景。

孩子們通過這次開放作業,豐富了閱讀,豐實了語言,豐盈了實踐。孩子們不僅了解到中秋的來歷、意義,還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和和美美一家親的思想貫穿始終。

像這樣的傳統節日作業還有很多,如清明節、端午節、春節、元宵節,我們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涉及了學科知識、閱讀體驗、藝術賞析等方面內容。

每一個小長假來臨,看到孩子們手拿《多彩的假日》開放作業時,臉上不經意間流露出喜出望外的神情。我們仿佛聽到了他們發自內心的歡呼雀躍,同時也感受到了他們卸下沉重作業負擔后的愉悅心情。

這是一次全新的教學體驗,一改昔日沉悶呆板的書本作業,以全新的方式、靈活的視角、寬松的標準,引領孩子們走出教室,奔向自然,親臨山水,接觸社會,領略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人間真情,了解民間傳統文化,抒發自己胸中情懷。

畫筆、相機、背包……都會成為大家記錄幸福的工具。

在廣闊的天地空間,孩子們無拘無束、盡情發揮,充分展現自己的天性和才華,呈現出一個個別樣的自我。一頁頁成長的足跡,一張張收獲的喜悅,使我們深知這次教改的成功,也感受到了教育的責任與幸福。為了孩子的明天,為了祖國的未來,我們思考,我們創新,我們實踐,我們還在不斷努力……

編輯 李博寧

猜你喜歡
作業活動孩子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