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制度性支持體系

2019-01-25 22:02劉霞
中國工運 2019年12期
關鍵詞:產業工人隊伍職工

文/劉霞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廣大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堅持多勞多得,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統籌協調發展機制”“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這些重要決定,為完善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制度性支持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進方向。

我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自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和工會組織對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高度重視,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全國總工會認真履行牽頭職責,各方積極配合、協同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主要表現為:

引導產業工人聽黨話跟黨走有力有序。各級地方黨政和工會組織對標《改革方案》,立足地方實際和產業工人現狀,出臺了一系列推動產業工人建設改革的制度措施,涌現出一批典型經驗和做法。突出體現在將強化對產業工人隊伍的思想政治引領當作政治任務,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廣大產業工人,堅持將工人思想政治建設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和制度建設,堅持加強形勢任務教育,引導產業工人正確理解我國發展所處歷史方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增強必勝的信心決心,打牢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各地工會普遍開展各種類型的宣傳教育活動,運用職工語言和新時期表達方式,通過愉悅職工身心、解決職工思想疑慮的實實在在的故事、典型人物事跡、實物展覽等形式,讓職工感受到聽黨話跟黨走的重要意義,對于職工體面勞動、全面發展的重要價值。

提升產業工人社會地位措施不斷得到夯實。各級地方黨政和工會組織將《改革方案》融入到地方實踐當中,通過“硬指標”“強保障”持續提升職工的政治和社會地位。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一線工人、農民代表比上屆提高了2.28%,專業技術人員代表提高了0.15%。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一線產業工人比例也有所提高。中國工會十七大工人代表占22.2%,有26個省級工會配備37名產業工人兼職副主席。通過職工“看得見、摸得著、夠得到”的方式不斷提高職工的經濟地位,改善職工的職業形象。隨著《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等政策文件的逐步實施,技術工人的獲得感、自豪感、榮譽感不斷增強。

全體系、廣領域提高產業工人的技術技能素養。一是發揮勞模先進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評選勞模和“大國工匠”,創建各類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激勵產業工人崗位建功立業的內生動力。截至2018年,創建各類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7.2萬家,其中全國示范性創新工作室197家。二是廣泛開展“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等各類勞動競賽活動。組織動員廣大職工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技能培訓、技術比賽、技術交流、評聘“首席工人”等活動,提升產業工人隊伍勞動技能。自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首次設立工人農民技術創新類評審組以來,截至目前,已有17位由全總推薦的技術工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是注重產業工人的培訓教育,提高產業工人的整體素質。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已培訓農民工約600萬人次。開展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計劃,2018年資助20.3萬名農民工提升學歷。2018年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1.56億元,推動職業院校學歷教育和培訓并舉。2019年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

制約產業工人體面勞動全面發展的主要因素

《改革方案》明確以人為本的原則,強調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從解決產業工人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提高產業工人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地位,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但我國產業工人隊伍的整體狀況與實現這個目標尚有不小的差距。具體表現為:

產業工人的社會地位有待進一步提高。盡管隨著《改革方案》的逐步實施,我國產業工人隊伍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距離職工的心理需求尚有不小的差距,對產業工人隊伍的整體社會評價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從經濟收入層面看,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用人單位、不同崗位、不同身份的職工,其經濟收入存在很大差距。以上海市總工會的調查統計數據為例,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產業工人隊伍整體收入水平較低,增長緩慢。按照先進制造業產業工人隊伍整體收入水平不低于產業工人整體收入中位數測算,2017年上海先進制造業產業工人收入比全市職工月均收入還低。從全國范圍看,第八次中國職工狀況調查的數據顯示,職工收入差距仍然較大,19個行業門類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最高行業是最低行業的3.64倍。從社會認同層面看,產業工人依然沒有脫離“老、大、笨、粗”的職業形象,對于產業工人,社會的整體評價依然停留在“力量型”而非“智力型”,靠技術致富仍然是一個“口號”。部分職工認為,自己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呈現下滑趨勢,對工人階級的地位也同向遞減。從職業發展層面看,產業工人的發展的“天花板”效應沒有打破,產業工人的職業融通渠道依然狹窄,職業跨越的梗阻比較大。

產業工人的權益保護水平尚需進一步提升。從產業工人政治權益維護層面看,一些地方職工群眾進入“兩代表一委員”(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比例相對較少,代表性不足;從產業工人經濟權益維護層面看,一些企業職工和管理層的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同工不同酬、勞動定額不科學、社會保障覆蓋不徹底、工資結構不合理的現象較為突出,影響到職工的認同感;從產業工人權益的方式和效果維護層面看,一些地方的勞動糾紛多發、頻發,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沒有落實到位,勞動爭議發生率、仲裁率、起訴率、上訴率和申訴率較高,影響到職工隊伍的穩定。

產業工人的技術技能總體不高。我國產業工人技術技能素質總體不高,結構分布不合理。技術工人求人倍率超過1.5:1,高技能工人高達2:1,高端技術工人需求缺口一直居高不下,非公有制企業、小微企業技術工人更是嚴重匱乏。企業履行培養產業工人主體責任的自覺性有待提高,重挖人、輕培養現象依然突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還不夠大。職業教育經費提取動能不足,大多數企業的職業教育經費提取比例不達標,執行國家政策的力度和意識欠缺,職業教育成效與職工的收入沒有合理匹配,影響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整體性、平衡性還不足。少數部門和地方對于改革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改革方案》向下傳導的速度和進度不一致;頂層設計的系統性、協同性還不夠強,政策合力還不夠大,重表象輕實際的現象依然存在;制定政策措施的針對性、可操作性還不夠準,調研結論和實際狀況存在差距,與實際結合得還不夠緊密等。

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需要完善制度性支持體系

9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技能選手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佳績作出重要指示,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關鍵是完善相關的制度性支持體系。

完善產業工人發展制度體系。各地在落實《改革方案》的進程中,普遍把提升職工社會地位作為一個“硬指標”進行細化,形成了具有可復制的制度方案,但存在“錦上添花”的現象,提升職工社會地位的舉措沒有形成體系化的制度。一是制度設計過分強化一致性,忽視差異性;二是制度落實不徹底,“碎片化”現象突出,沒有形成兼顧長遠和當下的制度落實體系;三是一些企業在落實職工社會地位的過程中,依然固守過往的“分層化”習慣,重比例達標,輕實際“含金量”;重完成任務,輕長遠布局,客觀上弱化了《改革方案》的戰略性目標。因此,在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進程中,一方面要持續推進已出臺政策的落實落地,另一方面要針對制度缺項和政策短板,加大力度完善政策和制度設計,從提升產業工人經濟待遇、固化內生外領高技能人才社會待遇、暢通產業工人價值實現渠道等多個方面形成實用管用,既管眼前又兼顧長遠,讓職工有心理預期的制度體系。

完善產業工人技術技能提升制度體系。將產業工人技術技能體系化形成和規?;卣棺鳛槿嫔罨母镏攸c任務推動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目標考核體系,整合運用各方資源,形成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的工作推進機制,完善協同推進改革的工作格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深入開展專題調研,借鑒和參考國外成熟而有效的實踐經驗,從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兩個途徑,從崗位提升和院企合作培養兩個方式,著力解決產業工人技術技能形成體系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一是從源頭上強化技術技能培育和養成。通過制度完善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實施、高校參與、行業組織”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體系,將企業新型學徒制和現代學徒制貫穿起來,重點完善職業教育、職業技能培訓、技術工人表彰獎勵、強化企業培養技能工人主體責任等方面相關制度,健全培養、使用、評價、激勵機制,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二是從貫徹中逐步夯實落實技術工人待遇的各項制度措施。形成“技術提升有待遇,技能轉化有激勵”的制度體系,從內生和外化兩個方面強化產業工人提升技術技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從長遠規劃中進一步優化產業工人技術技能提升和創新能力提高的渠道。通過廣泛開展“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主體勞動和技能競賽,形成職工技術技能集中展現的制度平臺。持續不斷改進將職工的創新成果轉化為經濟利益的實現方式,形成“崗位中成才,創新中受益”的局面。

完善產業工人社會評價制度體系。深入貫徹《關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意見》和《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編制技術規程》,從實現體面勞動的終極目標出發,持續開展技術工人社會地位提升行動計劃,細化產業工人的社會評價機制,體現職工技術技能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價值,讓職工實實在在感受到技術技能提升帶來的經濟和精神價值。通過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具體行動,持續改善對產業工人的社會認知,提高其職業形象,確立和夯實產業工人技術報國的基礎。

完善產業工人權益保障制度體系。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打造一支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總體思路要一體推進,不能缺漏,更不能形成“木桶效應”減損建設改革成效。完善產業工人權益保障制度體系,基礎是構建產業工人權益受損后的便捷、可溯及、可恢復的救濟制度,落點是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通過制度完善,構建起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法治體系,筑牢底部;通過制度約束,督促用人單位盡可能不發生、少發生侵權行為;通過救濟,形成職工權益受損后的維權體系,充分發揮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的聯動功能,構建和完善職工權益維護的綜合性制度體系。

猜你喜歡
產業工人隊伍職工
以職工之家為抓手 讓職工享“家”溫暖
為高精尖產業工人插上騰飛“翅膀”
職工書畫
關于新時代產業工人人才培訓的思考
產業工人新時代
農民工許紀平:做一名有本領的新時代產業工人
《最美職工 職工最美》 曲譜
青年職工的貼心人
還剩多少人?
“五老”隊伍大有可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