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浸式教學法在護理專業雙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9-01-28 17:53齊艷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漢語教學護理專業病理學

齊艷

【摘要】文章探討了沉浸式教學法在護理專業雙語教學中的教學效果。通過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及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得出沉浸式教學法在護理專業的雙語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其對疾病分析和處理的專業能力,增強了學生外語口語表達,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的結論。

【關鍵詞】沉浸式教學法;護理專業;病理學;漢語教學

沉浸式教學模式起源于 20 世紀 60 年代的加拿大,是一種用外語作為主要的教學語言來進行教學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的大部分時間內,都被浸泡在外語語言環境中,教師主要用外語面對學生,講授學科內容的教學方法。本研究是將“沉浸式教學法”應用到國際護理專業的病理學雙語教學中,旨在通過此項研究來培養“初具當代國際護理素養”的護生,實現國內教育與國際交流的有效銜接,使學生能夠在掌握一定專業醫學知識的基礎上,做到外語口語表達和團隊協作等方面能力都與未來所工作的國際環境相匹配。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山東英才學院2016級護理專業158名學生,年齡19~22歲,隨機抽取79人作為實驗組,另79人作為對照組,實驗組男生8人,女生71人,平均年齡20歲;對照組男生10人,女生69人,平均年齡21歲。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在已修課程、年齡、性別,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統計,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悉本研究目的,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二)研究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由同一位教師授課,所采用的教材、授課計劃均一致。教學環節以兩個學時為一個單位,每個學時50min,共100min。教師由一名獲得國內護理學學士學位與國外病理學博士學位的多學科背景博士擔任,其擁有多年的海外留學經歷,具有熟練的外語會話能力及專業的醫學英語水平,并對如何運用外語來學習醫學專業課程有一定的經驗。教學方法上,對照組將采用傳統的雙語教學方法,即對教學內容用簡單的外語進行講授,邊講邊譯,講授專業知識過程中,穿插部分專業外文單詞概念和口語;實驗組用“沉浸式雙語教學模式”下的情景式教學,使小組成員用英文表述,再進行分組討論,重現全英文的沉浸式環境。實驗組79名學生,分為8個小組,以小組式學習為主,貫徹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者的原則,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用外語來交流和學習專業知識內容。

1.課下環節沉浸式教學實施的準備。第一,標準化案例的設計。此環節需要課程小組成員吃透教材,精細巧妙地設計教學內容,把煩瑣、枯燥的專業知識整合設計成為經典有趣的案例,再通過圖形、文字、聲音等非語言行為,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案例背后所展現的專業知識內容。案例設計完成后,放入校內課程網絡平臺,供小組成員下載、學習討論并完成標準化案例所提出的相應的思考題。本研究的課題小組成員,除外語口語與專業水平俱佳的任課教師外,還有兩位課題成員,一名是有著10年美國博士后留學經歷的醫學副教授,另一名是有著5年菲律賓護理碩士研究生學習經歷的臨床護師,他們都有著豐富的留學經歷,以及良好的語言和專業水平,為本研究的有效實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第二,學生方面的準備。山東英才學院本科護理專業158名學生,這些學生由于開設了專門的英語口語課程,故英語聽力,口語程度相對較好,但以外語為主要工具來學習復雜的專業知識,還是第一次,會有害怕和抵觸情緒。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特殊的課前培訓,例如,指導他們如何記憶和掌握專業詞匯,如何進行小組分工和討論學習,并鼓勵他們大膽張口說外語,在課堂環節主要以外語來進行交流。第三,教材方面的準備。教材主要采用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醫學英文原版改編雙語教材:病理學(英文改編版)》,該教材由知名院士及資深教授參與改編,經國內外專家多次論證與審定,是國內第一套改編自經典英文原版的醫學教材,內容和編排與教育部教學指導方案一致,既符合國內教學實際,又有效結合國際;既吸收了原版教材之精華,又融入國內教材之經典,并有意創新發展以供留學生雙語或全英文教學使用。

2.實驗組具體的教學方法實施。第一,標準化病例展示與討論,時間約為60min。此環節由學習小組對課前準備的標準化病例中出現的信息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總結,對臨床表現、發病原因等進行歸納,對發病機制進行探討。此環節以英語表達為主,母語為輔,對較長較難的專業英語詞匯,要能會認、能說清、聽得懂。第二,教師點評及課堂總結,時間為30min。此環節教師就小組匯報的內容進行點評,對疾病相關的知識點進一步匯總,幫助學生掌握和熟悉疾病相關的知識要點;同時,教師將引導學生模擬在國外環境,如何幫助患者。此環節仍然以英語表達為主,輔以母語,教師積極鼓勵學生用簡單易懂的常用英文交流。第三,護理專業相關討論,時間10min,此環節由學生進行護理相關專業情況的自由討論,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未來的職業特點,對護理專業有初步的了解與認識。此環節英語和母語表達將按照學生對護理知識的掌握程度來進行。

(三)效果評價

1.學生考試成績。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均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進行考核,平時表現成績占30分,試卷包括記憶性試題成績占40分,病例分析成績占30分,一共100分。2.教學效果評價。該問卷由復旦大學護理學院金玉梅等編寫,包括一般資料和教學效果評價兩方面內容,主要是考查學生對該教學方法的主觀評價。該評價表共6個條目,內容包括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對疾病相關資料的綜合分析能力、獨立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外語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依次賦值“很大提高”為5分,“有些提高”為4分,“略有改善”為3分,“未見提高”為2分,“有所下降”為1分。經驗證,其內容效度指數為0.94,Cronbach'sα為0.93。問卷由教師發放,匿名填寫后并進行統一回收,問卷發放158份,回收154份,有效回收率97%,提高他們科學決策的能力,提高學生用外語來思考問題,溝通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符合國內培養國際高精尖人才的需要,是未來提高雙語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吳平.五年來的雙語教學研究綜述[J].中國大學教學,2007(1):39-47.

[2]趙益維,羅養霞,張天宇,等.沉浸式教學和任務驅動法在高校電子商務管理類雙語課案例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3(8):72-74.

猜你喜歡
漢語教學護理專業病理學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豬的組織病理學觀察
委婉語教學研究
否定副詞“不”和“沒”的認知分析
在護理專業課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研究與實踐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的病理學和影像學研究進展
WST在病理學教學中的實施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