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更精彩

2019-01-28 17:53高國仙
成長·讀寫月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西瓜分數創設

高國仙

面向21世紀的小學數學教學,呼喚數學主體的復位,主張以教學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而不是以傳授知識為本。因此,如何在數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掘學生的心里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天賦,使學生在形成數學能力的過程中,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是當前小學數學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墩n程標準》中也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開展這一活動的合作者?!币虼?,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從課堂的主宰者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突出地表現出來,這樣的數學課堂將會更精彩。

一、巧用創設情境

興趣是學生認識事物和關心事物的心理傾向,是學生的內在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有了學習、探索的動力,就有了學習的方向。

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內驅力,寓數學知識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所以“怎樣巧用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這個問題就實實在在地擺在了課改實踐者的面前。下面就列舉幾種激發學生興趣的創設情境方法。

(一)創設故事情境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他們一般喜歡講故事,創設故事情境,讓學生從故事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公倍數時,教師就可以講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暑假期間,小華和小明都去參加游泳訓練。小華每三天去一次,小明每四天去一次,8月1日他們一起去參加了游泳訓練,那么幾月幾日他們有能一起去參加訓練呢?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去幫助小華和小明算算,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創設矛盾情境

小學生的認知由于受已有知識的影響,有時新的知識的學習仍然停留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新舊知識之間就產生了一定的矛盾沖突。通過創設矛盾情境容易激發他們好奇和探索的興趣,進而讓他們主動去學習知識。例如學生在學習了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之后再學習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時就容易犯一個毛病,認為分子大的分數就大。這時教師可以舉個分子大的分數反而小的例子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欲。通過矛盾情境的創設,造成學生心理的不平衡,進而激起學生來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喚起他們對知識探究的欲望。

(三)創設表演情境

小學生都有表演的欲望,一旦讓他們有在同學面前表演的機會時,他們就會有濃厚的興趣。在數學教學創設情境時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性,創設表演情境,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有的老師在教學四則運算時就會讓學生扮演小老師來改同學在黑板上做的題目,但首先他們自己要做對。這時小學生就有濃厚的興趣去探索方法,學習知識。

二、創設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

數學學習中,學生只有在民主、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熱情才會高漲,才會積極地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在整個小學數學活動中必須認真做到:聽完學生的發言,決不插話;觀察學生的動作,決不打岔;分析學生的作為,決不譏諷。在教學中努力創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把過去“一言堂”、“注入式”的教學形式轉變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敢于提看法,講數理、論依據,幫助每位學生樹立“創造”的勇氣和信心,誘發他們的創新意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時,過去的普遍做法是:教師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和區別分別告訴學生,或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讀、背,學生是在被動地接受著知識?,F在,教師為了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提高,教師先發給每組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紙片,讓學生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想辦法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學生有的利用三角板量角,有的用直尺測邊,有的在交流,有的在記錄,有的在爭論,也有的試圖找出與別人不同的特點。最后,由小組長匯報探究結果,全班進行交流,獲得結論。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又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與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三、誘導學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經驗,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通過自己獨立探索和發現,從而獲取知識的過程。把學習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是新課程教學理念下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能使學生經歷猜測、驗證、解釋、應用等一系列學習活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在教學中,只要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就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

例如,在“分數的大小比較”的教學中,教師以學生喜歡的有趣故事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有一天,孫悟空和豬八戒得到一個大西瓜。如果平均分,他們師徒四人,每人能得到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可是豬八戒卻說:“猴哥,我想多吃些,行嗎?”孫悟空答應了,說:“那就給你吃這個西瓜的1/2吧?!必i八戒一聽,急了:“不行,不行!1/2太少了!”孫悟空樂了,就說:“那就給你吃這個西瓜的1/8吧!”豬八戒得到西瓜的1/8是否比1/2大呢?請小組進行討論。

學生通過討論和探究,發現1/8的西瓜和1/2的西瓜不同樣多的,再結合實物操作得出:1/8<1/2。接著教師又提問:“如果豬八戒分得這個西瓜的1/4,和孫悟空應給他分這個西瓜的1/2,你們想想,兩種分得的西瓜那個多呢?”這時,學生獨立思考后一致認為1/4<1/2。學生經過探索發現了:“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大的那個分數反而小,分母小的那個分數反而大”的規律。這樣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使他們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還給學生。我想“機會”可以通過情境的創設、學習氛圍的創設,也可以是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創造的時間等等形式來實現。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數學課堂充滿激情和活力;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數學課堂教學更精彩!

猜你喜歡
西瓜分數創設
分數的由來
無限循環小數化為分數的反思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可怕的分數
算分數
巧切西瓜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