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西方國家和平演變策略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警示意義
——以蘇聯解體為例

2019-01-29 09:23
淄博師專論叢 2019年3期
關鍵詞:蘇聯價值觀國家

鞏 鑫

(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300350)

一、引言

2019年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隆重慶祝建國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同時,在新時代我國國家安全面臨重大挑戰,尤以意識形態安全為突出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必須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盵1](P87)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出現了新高潮,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扼殺社會主義國家的新生政權,對社會主義列國挑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即和平演變。在雙方較量中,社會主義陣營領頭羊——蘇聯解體,向資本主義倒戈。蘇聯敗亡的事實與教訓,對我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時刻警惕資本主義勢力的和平演變,維護我國國家安全極具警示意義。

二、西方國家和平演變的策略及其作用

自二戰后美蘇冷戰開始,西方國家通過推行和平演變策略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政權進行瓦解和顛覆。所謂和平演變戰略,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其在經濟、科技、軍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優勢,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的“超越遏制戰略”,主要通過意識形態和文化觀念的滲透,也就是通過所謂和平手段,而不是戰爭手段,誘使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向西方民主制度演變,從而達到“不戰而勝”目的的一種戰略。[2](P33)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相繼發生政變,國家制度由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制度倒戈為歐美式資本主義制度。西方國家通過輸出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進行文化滲透,鼓吹西方資產階級價值的普世化,以及利用蘇聯的“三和路線”策反盟國等和平演變策略,實現了瓦解和擊垮蘇共政權的目的,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創,進入低潮階段。

(一)輸出意識形態

由于美蘇在意識形態層面的根本對立,而將全球劃分為兩個陣營,即以美國為首的代表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資本主義國家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代表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雙方在意識形態的對立通過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方面的斗爭表現出來。美國在二戰后迎來了發展良機,經濟飛速增長,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而蘇聯在經濟發展方面面臨重重困難,經濟斗爭受制于美國。西方國家把對蘇聯輸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視為重要的和平演變策略,正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1999:不戰而勝》中說,“如果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失利,我們所有的武器、條約、外援和文化交流都將毫無意義……最終對歷史起決定作用的是思想,而不是武器?!盵3](P109)通過建立自由歐洲廣播電臺,用23種語言向東歐和蘇聯播音,展現其資本積累所獲成就的優勢,豐厚的社會福利,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圖景,與蘇聯人民生活的落后現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達到了動搖蘇聯民眾理想信念的目的,進而引起了蘇聯黨和人民對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自我否定,否定列寧、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推崇西方的新自由主義思潮、實行“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改革,[4](P135)致使整個國家指導思想混亂,意識形態安全遭受威脅,最終導致了國家的解體。西方國家輸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導致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蘇聯的變異和崩潰,是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

(二)發揮文化滲透的潛作用

美國的文化滲透是其和平演變策略的又一途徑。由于歷史上的殖民主義傳統,美國英語文化占據文化滲透的先天優勢,加之多元的文化滲透手段和策略得當助攻了蘇聯解體。從蘇聯國內來看,文化發展長期受制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呈現為刻板、僵化狀態,有求新求變的文化需求,而美國的自由主義文化傳統對高度集中的蘇聯文化體制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美蘇于1959年簽訂的《美蘇文化交流協議》,被認為是美國開啟文化滲透的重要標志。美國通過直接的文化宣傳,如現代傳媒廣播、報紙宣傳和影視劇等手段不斷輸出美式民主制度,達到蠱惑蘇聯民眾人心的目的,對人們正確認知社會主義產生動搖和不確定性。通過開展教育文化交流,以學術文化交流為幌子,向持不同政見的蘇聯高級知識分子等社會精英進行價值觀滲透,達到把其塑造為美國文化在蘇聯的代言人的目的。通過美式餐飲文化的輸出、組建跨國公司的手段,達到以文化產品為載體擴張美國式大眾文化的目的??梢钥闯雒绹鴮μK聯的文化滲透形式多樣,起到了外呼內應的作用,成功地腐蝕了全民思想,引起了蘇聯各階層思想的轉變,直接致使蘇共最高領導人的思維觀念的轉換,以至戈爾巴喬夫提出:“我們肯定輿論多元化,擯棄精神壟斷的做法”[5](P38),這實屬西方國家長期實行文化滲透的重要“回饋”。文化滲透,這一溫和的和平演變策略于無形中顛覆了蘇共政權。在蘇聯解體后,美國大肆實施文化霸權主義,向全球強行推廣自身的文化體系,進行文化滲透。

(三)資產階級價值普世化

資產階級價值的普世化實質上是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對外擴張,進而構建文化霸權的過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推行多元價值觀,利用美國電影大片、美式快餐文化、美式英語等方式傳播滲透資產階級價值觀。如在老布什當政時期的美國戰略目標就是以美式價值觀為藍本,建立“和平安全、民主法治”的國際新秩序。西方國家通過雙方官方或非政府組織的接觸,開展商品、文化交流,以西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影響蘇聯,達到推廣西式價值觀,消除蘇聯民眾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抗拒心理,感知和認可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進而演變為西式“自由民主”國家的目的。正如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官員杜勒斯所言:“如果我們教會蘇聯的年輕人唱我們的歌曲并隨之舞蹈,那么我們遲早將教會他們按照我們所需要他們采取的方法思考問題?!盵6](P39)其次,西方追求的消費主義思潮與世俗文化給蘇聯社會以巨大影響,美國積極鼓吹資產階級價值的普世化,宣揚其民主制度和政治價值,以顛覆蘇聯的價值體系,打垮蘇聯政權。尼克松在《1999:不戰而勝》中寫道:“美國的自由和民主價值在全世界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幾乎所有的人都向往民主管理”[3](P109),宣示了推廣“普世價值”戰略地位。但我們明白“普世價值”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價值,不應該把西方資產階級價值觀等同于“普世價值”,堅決反對將資產階級價值普世化,要加以甄別和防控。

(四)利用“三和路線”分解蘇聯

“三和路線”是蘇聯在赫魯曉夫任期內的對美外交主張。美蘇冷戰以來,雙方在軍事裝備方面展開了質量和數量上的競賽。赫魯曉夫上臺后,由開展軍備競賽轉向實行“三和路線”,即“和平過渡、和平競賽、和平共處”,其戰略意圖是積極爭取與西方世界和平友好相處,規避戰爭風險;同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和平競爭,漸步超越美國;主張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階級通過議會道路爭得主政,采取民主方式實現穩步地過渡為社會主義制度。美國實施“和平戰略”附和蘇聯,雙方開展了“戴維營會談”和“維也納會晤”,是蘇聯決定實行“三和路線”的一方面原因。由于赫魯曉夫揭批斯大林大搞個人崇拜,被西方情報部門迅速利用,西方反蘇、反共勢力如獲珍寶,利用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攻擊,大肆鼓噪,嚴重削弱了社會主義的影響力,但是赫魯曉夫過于樂觀,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沒有辨識出美國的戰略意圖,導致了蘇聯在美蘇雙邊關系中的弱化,相反大大促進了美國在雙邊關系中的主導作用。同時赫魯曉夫要求全部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奉行與美國的“和平共處”路線,服從服務于蘇聯的整體國家利益,犧牲了聯邦國的自主權,充分暴露了大國沙文主義思想。赫魯曉夫的“三和路線”被美國充分利用,是造成社會主義陣營分化瓦解的重要思想根源?!叭吐肪€”在客觀上為西方資本國家對蘇聯進行滲透演變提供了契機,間接地導致了蘇聯解體。

綜上所述,西方國家通過支持蘇聯國內持不同政見者,輸出西方資產階級價值觀,在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方面對蘇聯進行和平演變,而蘇共領導集團忽視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長期實行的和平演變戰略,對來自西方國家的“心理戰”和“攻心戰”缺乏警惕,最終猶如失魂的泥足巨人,在內外部聯合勢力絞殺下,走向解體。

三、蘇聯解體對維護國家安全的警示意義

社會主義蘇聯政權存在了74年之久后走向了覆滅,是民族的災難,也是社會主義陣營的災難,此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低潮階段。前事不忘,后事之師?,F時代,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西方多元化思想文化傳播的影響,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外問題,意識形態斗爭面臨重大轉折,我國國家安全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國家在意識形態層面的導向作用有待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領力尚未彰顯,高校在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戰斗堡壘作用未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理想信念存在偏差。為避免蘇東劇變覆轍,以蘇為鑒,從正反兩方面總結共產黨“掌好權”“執好政”的經驗與教訓,構建各社會主體的合力舉措,形成全社會、寬領域、立體式的氛圍體系,認真做好意識形態領域的各項工作。

(一)強化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盵7]蘇聯解體后,我國成為西方國家和平演變的重點對象,在意識形態陣地長期處于被和平演變的困境。西方國家惡意散布“意識形態趨同論”和“意識形態終結論”等誤導性觀點,屢次拿我國的人權說事,輸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推動所謂“民主化改造”,其戰略意圖不言自明。事實表明,意識形態文化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尤為關鍵。以蘇為鑒,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辨識西方國家和平演變策略的能力,加強在意識形態領域領導力,鞏固全黨和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旗幟鮮明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具體來說,首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一路走來的歷史表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走上繁榮富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所以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權,尤其是強化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掌控力。其次,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中國共產黨作為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必須牢牢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結合我國國情實際進行深化理論創新,防范外部勢力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輸入,攥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陣地的領導權,不走改旗易幟的歪路和邪路。最后,健全完善國家的社會制度。經過長期探索,我國在法治、社會保障、教育、就業等方面的制度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社會建設呼吁新的社會理論的誕生。為保障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我們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確保改革紅利的釋放,不斷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加大對人權的保護力度,以充分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二)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在蘇聯被和平演變過程中,反蘇反共勢力控制了社會輿論,以至于主流媒體成為進行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陣地。新世紀以來,西方國家更是利用自身強大的科技優勢、大眾傳媒和互聯網絡技術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惡意制造和傳播反華、反共的社會輿論,抹黑和“唱衰”中國形象,加緊與我國爭奪互聯網等思想輿論的新陣地。由于互聯網極強的滲透性,宣揚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嚴重威脅到我國主流思想文化價值觀的主導性地位。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新時代的要求,是人民的呼喚,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首先,我們要在全社會進一步發展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鼓勵文化創新,提高文化傳播能力。要在全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形成弘揚主旋律、體現價值觀的文化氛圍,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營造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增強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其次,加強網絡信息輿論管理和引導。發揮社會資源力量優勢,加強互聯網建設,擴大互聯網中文信息源,以應對強大的國外互聯網資源的壓迫,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獲取互聯網資源的需求。加強對互聯網的監管,對于境內外從事非法傳播有害于我國國家安全的對象要加大打擊力度,過濾有害信息,堅持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加強網絡輿論的引導宣傳,堅定正確的政治站位,體現“紅專正”,弘揚和宣傳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加強網絡人才隊伍建設,要充分利用專業人才資源,建設和發展互聯網事業,促進行業的升級換代,以維護我國互聯網安全。只有在全社會興起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風,才能卓有成效地維護我國國家安全。

(三)深化高校思想道德建設

蘇聯解體沖擊著我國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信仰,同時,西方國家鼓吹資產階級價值普世化,企圖以其主導的意識形態和文化價值觀左右甚至取代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動搖我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事實上,我國也曾出現歪曲馬克思主義、放棄走社會主義道路的論調,對此應注重青年價值觀的養成,發揮高等學校在意識形態層面的教育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有用人才”[8]。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的重任,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重任在肩。在黨和國家不斷強化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同時,在高校學生中仍存在一些邊緣化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等錯誤思潮,沖擊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關鍵作用,注重成果的實效性。思政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避免理論說教與灌輸,應理性分析現實問題,引導學生正確比較兩種制度的發展歷程,科學分析與掌握社會歷史發展規律,認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而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同時,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實事求是,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其次,加強校園紅色社團建設,緊跟時代步伐,舉辦富有特色的活動,強化思想宣傳教育的影響力,在“潤物細無聲”中體現思政效用。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臨新挑戰,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迎難而上,竭力加強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學生的大局觀和國際視野,筑牢青年一代的思想基礎。

(四)增強公民的“四個自信”意識

失去民心是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人民對蘇共政權的瓦解沒有任何的惋惜,歸根到底,是國家對民眾理想信念教育不足,民眾對蘇共政權和前途命運失去信心。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傳播,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價值觀的主導作用,導致人民大眾思想的多元性、差異性、個性化特征日益突出,引起人們生活習慣和價值理念的深層次變革。同時在思想道德領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現象,如被資產階級落后思想腐蝕,追求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極大地挑戰著主流價值觀,公民的理想信念教育亟待加強?;诖?,首先,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增強公民的“四個自信”意識。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成功探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要在黨的領導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健全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繁榮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從而增強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思想、制度和情感認同。其次,要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引導人民群眾自覺踐行之。通過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繁榮社區文藝,不斷提升民眾思想覺悟,堅定理想信念。只有抓住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核心部分不動搖,增強公民的“四個自信”意識,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才會穩固。

四、結束語

當今的國際局勢變幻莫測,國內不和諧因素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方國家憑借強勢的綜合國力,將資產階級價值觀普世化,鼓吹新自由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以科研文化交流等諸多溫和手段進行和平演變,提出了“文明沖突論”、“大國威脅論”等針對我國的謬論,把我國的和平崛起視為對西方價值觀和制度模式的挑戰,加緊通過一切途徑進行滲透演變。在當前多樣化的社會觀念、思想文化的復雜局勢下,在充分認識和借鑒蘇聯解體的經驗事實基礎上,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從國家、社會、高校、公民等各個主體的角度出發,采取積極措施,旗幟鮮明地同錯誤思潮和言論開展積極斗爭,維護和鞏固我國國家安全。

猜你喜歡
蘇聯價值觀國家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圖說我們的價值觀(三德)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蘇聯出版節的由來及其變遷
蘇聯克格勃第五局
揮之不去蘇聯人心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