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會計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革新

2019-01-30 02:25劉靜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傳統會計互聯網+互聯網

劉靜

【摘 要】互聯網+概念是近年來的一個非?;馃岬脑掝},幾乎各行各業都可以和互聯網搭配并產生新的東西,也是一種新型的創新創業浪潮,覆蓋面廣闊。自李克強總理提出了這個互聯網+的體系計劃之后,該理念已經給各大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尤其是傳統行業,比如其中的傳統會計行業。

【關鍵詞】互聯網+;傳統會計;會計革新

一、互聯網+概念

互聯網+是一個新型的社會形態,互聯網+具備有串聯各行各業,縮短世界各國之間的現實距離,加速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的能力,同時也具備創造出更多新型職業的能力,這其中包括如互聯網+零售形態的電商行業,其中比較知名的有傳統電商淘寶/天貓、京東、蘇寧等,新電商拼多多、小紅書、網易考拉等;互聯網+餐飲誕生的外賣行業比如餓了么、美團外賣等,而由電商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快遞事業的發展,比如中通、圓通、順豐、京東等公司,還有與汽車行業相碰撞誕生的瓜子、優信等線上+線下售賣汽車的平臺等等。當然這并不是互聯網+的極限,互聯網+還會給社會中的各行各業帶來更多的發展前景,這也是互聯網+的魅力所在!正是這些新型的互聯網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使得傳統的會計行業不得不緊跟潮流進行轉型來迎接新的挑戰。

二、互聯網+對傳統會計的影響

(一)對傳統的會計四大基本假設的影響

1、對會計主體假設的影響

概念:會計工作為其服務的特定單位或組織。

在現如今的情況下,企業選擇在互聯網運營商平臺上運營。網絡公司的財務活動可能與非固定的、虛擬的、臨時的經營活動有關。而固定性是會計主體概念中規定的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具體內容。但在互聯網平臺的業務活動中,相對應的會計主體的定義比較模糊和粗放,這導致傳統的會計主體不易確定,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對持續經營假設的影響

一般的公司或者企業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假設其經營活動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進行下去的理論我們便稱之為持續經營假設。

但是今天的社會是一個互聯網+的新時代。由于互聯網時代的影響,產生了大量的互聯網公司。這些公司可能是臨時的聯盟公司,沒有固定的營業場所。但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臨時成立了一家聯盟公司,并在完成特定目標后解散。這顯然與持續經營假設相沖突,當公司預計在某一時間解散時,違反了持續經營的前提要求,對會計基本假設的產生了影響。

3、對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

此假設又可稱為會計期間。是指在一般的公司或者企業在持續經營過程中的活動被人為地劃分為一定時期。

由于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是臨時性的商業公司,不具備持續經營的特點,在達到一定目標后可能被解散。那么,短期內的經營活動就不需要進行會計分期。同時,由于互聯網公司的企業會計信息是在互聯網上發布的,可以隨時生成和獲取會計信息,生成統計數據和報表,方便用戶使用。因此,一般具有暫時性特征的互聯網公司不必進行會計分期,這對傳統的會計分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對傳統的會計職能的影響

傳統的會計職能就是指在經濟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對其進行監督和核算的就是會計的基本職能,而其中的核算職能占據主導地位。

不同于與以往傳統的的信息采集,互聯網+會計模式下的會具有實時性強、速度快的特點。網絡技術的優化升級,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反饋能力,使信息使用者能夠及時獲取這些信息,并進行處理,加快了公司和企業的辦公效率。。

與傳統的手工會計監督核算流程相比,互聯網+會計顯得更加智能化,處于互聯網環境下的部分會計處核算監督工作可以交由互聯網計算機處理,這不僅減少了一些可能出現的差錯發生在手動操作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互聯網模式下的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時,其公司內部的各部門可以同步進行工作,極大地加強了核算效率。不同于傳統會計信息獲取難度更大的缺點,互聯網會計通過將信息存放于網絡之中,管理者或者核算、監督人員獲取信息變得更加簡單,也能更加有針對性地獲取到主要信息。

(三)對傳統會計對象的影響

會計工作有著與其相對應的對象。與傳統的兩大職能不同,一般來說,會計對象是指會計工作中所要求的監督和核算職能的更加進一步的內容。正如前文所述互聯網+會計對傳統會計的監督核算職能具有相同的影響,對傳統會計對象即所需要監督與核算的會計內容也具有相同的影響。與傳統的會計監督核算對象相比,它還具有實時性、全面性、開放性、智能同步性和針對性等方面的優勢。

三、對傳統會計從業人員的影響

與傳統會計從業人員相比,互聯網+環境下的新型從業人員,通過互聯網對會計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和處理,工作將會變得更加輕松快捷。因為大部分會計信息可以在互聯網上共享,隨時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移動設備訪問。目前,會計電算化和網絡技術在會計行業的普及和應用,使會計信息的傳遞和反饋速度加快,會計信息的及時匯總和計算,這些都不是以往的傳統的會計工作能夠實現的。但實現這些內容的前提是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能夠跟進。這就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及時更新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計算機相關知識,掌握必備的相關工具,及時對工作條件、手段和模式進行革新。

四、應對策略

(一)順應互聯網新潮流對相關準則進行修訂

首先就例舉上文所說的互聯網+會計對傳統的會計基本假設中的持續經營假設的沖突,如今的現狀正是互聯網+的興盛的狀況,面對互聯網時代一波接一波的沖擊,對應的誕生了大量的網絡形態的公司,這些公司可能是一些臨時性的結盟公司,也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但為了某個共同目標,臨時組建為一個結盟公司,完成了特定的目標后就解散,與持續經營假設前提相違背,對會計基本假設的前提就產生了影響。為了適應互聯網新環境和這些新問題,應該順應互聯網的新潮流對相關的會計準則和相應的會計法律法規進行修訂。

(二)加強互聯網+會計的安全和信息保護

互聯網是一個信息系統而且是全球性的、并且可以在互聯網云端進行交互、溝通的網絡平臺?;ヂ摼W的安全性的問題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表現的:

1.進行互聯網交互的設備硬件以及安全環境等是否可靠的問題。

2.與外部網絡進行連接。交互時可能會受到黑客威脅或病毒進而造成財務數據泄露。

3.企業使用的財務軟件是否安全。

4.建立健全網絡安全制度,提高網絡會計的安全防范意識。

就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我認為所采取的安全性問題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應對:訪問權限控制、數據進行加密、進行數字簽名以及采用認證技術等。面對互聯網+會計的安全問題,確?;ヂ摼W安全的前提是樹立和提高網絡安全意識,保證會計人員對會計信息安全的認識,其次,及時修復系統漏洞,防止黑客入侵,導致數據被盜,加密數據,增加數據量。數據傳輸過程的安全性;同時,最好每天備份數據,保證數據不會丟失。

五、結論

互聯網+會計不僅給傳統會計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而且還給傳統的會計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自互聯網+浪潮席卷至今,給我國帶來的經濟影響是是非常明顯的。比較容易接觸到的例子就比如線上零售,我國的網絡零售交易額穩居世界首位。顯而易見,傳統的會計如果繼續保持傳統,已經不足以去面對當下快節奏的社會了,未來的經濟活動中互聯網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傳統會計做好革新只有去擁抱住互聯網,做好革新,用好互聯網+會計去克服困難,迎接挑戰,更好的去做好經濟建設服務。

猜你喜歡
傳統會計互聯網+互聯網
衍生金融工具對會計的影響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淺議綠色會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