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

2019-02-01 02:29王洪濤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9年3期
關鍵詞:產業集群新能源汽車汽車產業

王洪濤

關鍵詞:汽車產業;產業集群;新能源汽車

中圖分類號:F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0月30日

汽車產業集群是產業和區域的結合,是汽車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以及相關產業的企業和為之配套的銷售服務企業、研發中心、大學、培訓機構、中介機構等組織在一定地區的高度集中和緊密關聯。我國汽車產業的起步之初就呈現出產業集群的趨勢。我國的汽車產業,受汽車工業生產制造流程的影響,從一開始產業布局就傾向于走集群化發展的道路。例如,一汽和二汽的發展布局,就為以后的東北汽車產業集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政府對汽車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主導和促進作用。我國的汽車產業從起步就一直由政府引導和規劃,如當前已經形成的六大汽車產業集群基本上都是在政府的主導和支持下發展起來的。當然,這也是由中國特定的歷史和社會條件決定。

一、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一)產銷量居世界第一,國際貿易大幅增加。最近十年,尤其是2009~2017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排名世界第一,而且近年來汽車呈現不斷增長態勢,產銷量不斷刷新全球歷史記錄。近年來,我國的整車進出口數量和金額也在不斷提高,進出口數量和金額均不斷創歷史最高水平。

(二)兼并重組進程加快,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競爭的日趨激烈,眾多企業紛紛通過兼并重組來擴大規模,提升實力。2008年金融危機后,我國出臺了《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了通過兼并重組,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汽車產業集團,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近幾年來,我國汽車產業的兼并重組進程不斷加快。從2007年上汽和南汽的兼并重組,到2009年長豐集團和廣汽集團的股份轉讓,比亞迪和三湘客車的股權收購,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重組中國長安汽車集團,以及2010年北汽與福汽的重整等,我國汽車的產業集中度在不斷提高。

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不斷增大,汽車服務市場也在不斷擴大。汽車后服務的商業模式在需求的帶動下也在不斷創新。汽車銷售方面,汽車企業一直以來是根據車型和產品線來建立銷售渠道的,而現在隨著平臺戰略的演變和細分市場的重視,差異化戰略得以實施,汽車產業在一個平臺上推出不同車型進入不同的細分市場,并且建立定位不同的分銷渠道來擴大銷售面。汽車消費信貸方面,汽車金融產品的創新有所增強,如中信銀行2009年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汽車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汽車維修服務行業方面,國內品牌連鎖維修點的創新也是層出不窮。

(三)汽車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近幾年,我國汽車產業自主創新出現了三個重大的變化:一是工藝創新向產品創新轉變;二是整車創新向關鍵核心技術轉變;三是企業單獨創新向產業聯盟形式的創新轉變。我國汽車企業通過建立研發中心、創建產業聯盟等多種形式加強創新能力建設。一些汽車企業已經在一些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自主創新得到了進一步的積累。如,2011年11月,北汽集團擁有100%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品牌發動機成功下線,這款在吸收、消化瑞典薩博技術上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性能已經全面達到甚至超越了薩博原機水平。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國各大汽車企業陸續發布了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其中創新能力建設被擺到了突出位置。

(四)新能源汽車取得進展。截至2017年1月,我國已有42家企業、47種新能源汽車產品列入中國生產企業和產品公告。6月17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對新能源汽車的范圍進行了定義,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進入關鍵階段。我國的電動汽車產業化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資源、技術和市場條件,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產業化已經開始起步。

二、我國汽車產業存在的問題

自2001年,中國汽車產業開始起飛,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5.6%,被稱為“井噴現象”。2009年,憑借金融危機對發達國家汽車產業負面影響、中國政府采取有效產業刺激政策以及國內消費潛在需求的釋放,中國產銷汽車分別達到1,379萬輛和1,364萬輛,一舉成為汽車產銷第一大國。但是,我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產業國卻沒有創造出一家世界級企業,沒有培育出一個世界級品牌汽車,跟汽車強國還有較大差距,就是“大而不強”,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汽車產業集中度不夠。汽車產業的集中度能夠體現出產業的發展狀況,而高集中度已成為汽車工業發展的趨勢。與汽車產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汽車產業集中度還相對較低,如1994年日本的CR3為86%,1984年美國的CR3就已達90%,法國和意大利基本上是100%,而當前我國汽車產業CR3僅為48.9%。

核心技術缺失,汽車產業創新力不足。長期以來,我國汽車企業通過與跨國汽車公司合資合作,引進了資金、技術、管理和車型,但這種發展模式過于依靠國外,導致絕大多數國產轎車的核心部件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研發的實踐和能力薄弱,我國汽車產業的產業集中度和技術創新能力都與先進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能源、交通、環保和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環境的日益破壞,不僅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了重要影響,而且引起各國汽車產業的變革。當前,國內汽車,每年消耗掉了國產80%的汽油、20%的柴油。而且,這個比例隨著汽車的快速增長,還在不斷地增長。汽車與交通的關系,雖然不是汽車產業本身的問題。但交通壓力在大城市愈演愈烈卻帶來了與社會效率有關的另一個難題。另外,汽車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一個大戶。隨著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社會保有量的增加,環保問題日益突出。

三、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及建議

汽車產業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企業為了獲取技術溢出相應而更愿意在產業集群區投資辦廠,因而更傾向于產業集群。對于產業集群的理論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產業集群是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中國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汽車產業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發展汽車產業集群是我國汽車產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從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中可以看出,我國的汽車產業也在向著產業集群的趨勢發展,在從規模優勢向質量優勢轉變;另一方面隨著能源問題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將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熱點和重點。

汽車產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其提升重點和方向有所不同。針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當前的發展趨勢,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汽車產業發展規律的研究,提高對產業的認識能力。我國汽車產業很多問題不是出在初衷不對,而是出于對汽車產業自身發展規律認識的缺乏。比如,我國曾采取的“市場換技術”發展轎車戰略,就是沒有認識到跨國公司對核心技術與核心能力必然采取隔離機制。產業發展要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就首先需要對產業有足夠的認識。

(二)重新認識和盡快制定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戰略。面對當前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和盡快制定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戰略,明確未來一個時期提高我國汽車產業競爭力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步驟和戰略保障等內容,通過加強硬實力和軟實力建設,使我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

(三)轉變發展思路,堅持走開放式自主創新之路。開放式自主創新,既要求開放式的發展,能“走出去”、“引進來”,有合資合作,又要堅持自主創新,掌握關鍵技術、核心技術。也就是,一方面要積極跟進全球范圍內的發展,加強合作交流,縮短差距,抓住機遇,因為只有開放,才能緊跟世界形勢,才能走在時代的最前沿;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現代化的有利條件,積極合理利用國內資源,深化自主創新,形成自己的品牌,并不斷提高自主品牌價值,壯大自身的技術能力,因為自主創新模式是企業進行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探索,依靠自主科技能力,獨立開發新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完成產品的技術創新活動。

(四)加大新能源汽車研發力度,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加入WTO以來,我國汽車產業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但在能源環境、自主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還面臨諸多的壓力。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既是解決我國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新途徑,也是培育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在當前世界范圍內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下,結合我國現狀,汽車電動化是我國汽車產業解決能源與環境問題的最佳途徑。因為,替代能源汽車只能解決車用能源的局部性問題,但無法應對全球石油短缺的根本性挑戰;只有在電動車發展上取得突破,我國汽車產業才能從根本上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杜鵬.我國汽車產業發展通道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5.

[2]王燕.集群視角下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研究[J].產業經濟,2016.12.

[3]李顯君.關于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思考[J].汽車工業研究,2017.1.

[4]王務林.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些思考[J].科技導報,2017.11.

[5]曹小華,歐國立.產業集群:提升汽車產業競爭力新的戰略模式[J].生產力研究,2016(11).

猜你喜歡
產業集群新能源汽車汽車產業
解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淺談新能源汽車的概況和發展
基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