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2019-02-01 02:29楊銓韓志剛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9年3期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楊銓 韓志剛

關鍵詞:校企深度合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本文為廣西教育廳審批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廣西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研究專項課題之一:“廣西工業職業教育集團‘雙對接、四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立項編號:2014JD307);主持人:韓志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1月2日

2014年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隨后于2015教育部發布了《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這些文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方向指引,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作為首批學徒制試點院校,在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中積極地開展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過近三年的建設,結合區域經濟和企業的特點,在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中逐步形成了校企互惠互利、深度參與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一、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產業的升級為開展現代學徒制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智能制造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全球新一輪制造變革的核心,也是主要工業化國家競爭的焦點,中國政府也確定了引領《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為加強廣西制造業統籌規劃和前瞻布局,推動廣西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加快廣西新型工業化步伐,結合廣西制造業發展實際,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提出了在廣西智能制造實施意見中明確大力推進傳統產業“二次創業”。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是近年來隨著中國制造業升級及技術發展而產生的新專業,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重要組成環節,因此近年來大多數傳統工科類的高職院校都相繼開設了該專業。由于該專業涉及的技術較為前沿,且大多數企業急需該技術領域的相關人才,因此對符合企業要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有著迫切需求,也為校企深度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基礎。

二、現代學徒制的主要困難及原因分析

(一)區域產業發展的不平衡為開展現代學徒制帶來困難。工業機器人技術在廣西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汽車產業,如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車公司等大型汽車生產企業及其配套零配件供應企業中,而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柳州地區,而我院所處的南寧地區所涵蓋的制糖、有色金屬、食品加工等行業目前都還沒有開始大量使用機器人,區域產業的發展特點并不利于我院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與企業深度開展現代學徒制,因此如何找到適應區域產業和企業特點的校企合作模式成為能否成功開展現代學徒制的關鍵。

(二)企業的規模及效益給合作帶來不確定因素?,F代學徒制是“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機制,而往往與區域內規模大、效益好、生產工藝及技術水平高的企業合作更加容易實現現代學徒制的培養,若合作企業規模不大,對于用工的需求自然不多;若效益不好,自然影響合作專業點的招生;若企業生產工藝水平不高,自然對該專業的需求量也不大。因此,如何挖掘區域內的合作企業,找到具備開展學徒制條件的企業合作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

(三)校企雙方的管理機制將影響現代學徒制開展成效。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需要校企雙方調整現有管理機制并建立校企雙方共同參與管委會,此外學校需針對性地制定招生方案、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特定的考核機制和教學組織機制等;企業需制定特定的生產管理機制,制定師傅帶徒弟的管理制度等,這些打破雙方原有制度的做法必須由雙方的主要領導牽頭實施方可推動,因此企業和學校主要負責人的重視程度是能否有效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合作的關鍵因素。

三、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一)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的主導作用,由政府部門牽頭,建立政、校、企長效聯系機制,為開展現代學徒制奠定基礎。依托我院上級主管部門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管廣西工業發展這個優勢平臺,由自治區工信委牽頭促使了我院與廣西50強企業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人才培養的長效聯系機制,并將共育廣西智能制造高素質人才、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員工培訓以及科研項目等方面的合作作為雙方合作的主要方向,并在自治區工信委的見證下簽訂了《校企合作框架協議》、《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協議》以及《校企合作培訓合同》,為與廣西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打下了基礎。

(二)在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中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校企雙方對接國際標準共育智能制造人才

1、引進國際職業教育標準,以悉尼協議為范式,以現代學徒制為載體,在專業群形成“OBE導向、柔性共育”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依托廣西區域經濟迫切需要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大中型企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滋生的大批高新企業,以廣西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合作試點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在專業群形成“OBE導向,柔性共育”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圖1)

所謂“OBE導向,柔性共育”多元交叉并存的特色人才培養,即“成果導向”,即將《悉尼協議》為范式的專業建設方式引入專業群核心專業中,在專業群開展成果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同時,將部分課程建設體例和方式引入到專業群其他專業的核心課程中,同樣在其他專業有條件的課程開展成果導向的課程標準制定、課程設計、教學設計、教學資源庫建設等。

2、柔性共育。指企業和學校共同通過現代學徒制為載體共同參與人才的培養。

(1)招生和管理柔性化??筛鶕髽I每年的用人需求靈活的調整“現代學徒制”班級數量和規模。也可將企業規模較小的“現代學徒制”合成1個班開展教學。

(2)教學柔性化。專業群建立了與企業深度合作共建OBE共享課程、工程案例共享課程,可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靈活地選擇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也可根據企業的需求由雙方一起定制化的開發課程項目。在教學形式上可以由雙方協商開設企業課程,部分課程到企業中完成。

(3)成績考核柔性化。建立彈性學分制,建立學生到與學校合作的企業進行跟崗實習的學分互換機制,根據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開設針對性的必修課程來與教學計劃中的對應課程進行學分互換,以此滿足雙發培養的要求。

(4)教學資源柔性化。對于不同企業對于人才培養能力的要求,每年完善專業群平臺共享課程,開發工程案例教學共享課程,以此來滿足不同企業對于能力培養專項課程的需求。

(三)課程建設——對接合作企業,對接國際標準,服務“一帶一路”。對照當今智能裝備技術領域人才需求能力要求,對照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學生畢業要求、能力標準、崗位標準,依托具備國際標準的全生命周期智能裝備技術實訓基地,按照悉尼協議范式結合人才培養目標構建課程體系和設計教學內容。采用“工程項目引領、工作任務驅動、課程壁壘打通、能力分層遞進”的課程體系教學改革,依托合作企業建設18個企業工程項目共享課程,可根據不同企業的需求選擇相應的教學項目。

(四)校企共建由雙方人員共同組成的混編教學團隊。在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中實施校企“雙帶頭”人制,由校企雙方共同參與現代學徒制班的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和課程標準制定,在界定學校課程和企業課程后,由雙方各自承擔相應負責課程的教學和成績評定,學生通過企業課程的學習由專門的師傅教授技藝,能夠很快掌握企業相應崗位的技術技能,通過學校課程的學習掌握了相應的專業基礎知識,從而極大地滿足了企業對于所需人才相應能力的培養。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啟富.高職院校試行現代學徒制:困境與實踐策略[J].教育發展研究,2015(3).

[2]王映紅,李傳偉.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制定[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

[3]伍百軍,郭盛暉.現代學徒制對我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啟示[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4(3).

[4]王志文,劉迪.機電行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設計[J].山東工業技術,2015(8).

猜你喜歡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現代學徒制在創新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應用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