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會計固有風險防范對策

2019-02-01 02:29劉瑤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9年3期
關鍵詞:風險防范會計準則

劉瑤

關鍵詞:會計固有風險;企業信息披露;會計準則;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8年11月13日

會計固有風險通常是指在不考慮內部控制結構的情況下,由于內部因素和客觀環境的影響,交易賬目和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誤,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企業生產經營遭受損失,使財政政策產生偏差,證券市場發生動蕩的可能性。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會計固有風險導致會計信息更新不及時、不準確、不全面,繼而影響企業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失誤、企業生產經營受損等案例屢見不鮮,無不說明會計風險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實際上,會計風險影響著會計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準確性和真實性。微觀上講,會計風險關系著使用者的決策;宏觀上講,會計風險與國家財政風險、金融風險、經濟風險相互滲透、相互關聯,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因此,有必要對企業會計風險進行預估和防范,建立合理、適當的會計風險評估和評價體系。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會計風險普遍存在,引起會計風險的因素也是普遍的,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會計風險具有普遍性,有其共性。然而,每個企業面臨的風險又是不同的、有差異的,因此會計風險又有其個性和特殊性。不管是共性的風險還是個性的風險,究其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一是非故意的;二是故意的。目前,從國內的現實情況來看,很多會計信息失真源于故意行為。故意行為的產生多滋生于會計人員的薄弱意志、不健全的法律法規、薄弱的外部監督、形同虛設的風險管理以及無效的公司治理等。與此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會計準則的制定為會計風險提供了直接動因,首先會計準則的制定為會計政策的選擇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間,進而使會計固有風險的存在成為必然。會計風險的普遍存在要求我們必須形成對會計風險的敏銳的防范意識,必須制定對會計風險的有效防范措施,必須極力打造針對會計風險的防范體系。筆者從宏觀著眼、微觀入手,提出了防范會計風險的硬性和軟性措施,以綜合對策的形式應對會計風險。

一、完善會計準則和法律法規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會計環境也面臨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會計準則和相關法律法規必須不斷調整以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滿足當前會計市場的需求。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會計準則、法規可以使會計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進會計行業的規范化進程的提升。在制定會計準則和相關法律法規的過程中,要處理好一對關系即法規的統一性(一致性)與靈活性(特殊性),因此在完善相關準則法規時需要注意以下三點內容:第一,會計政策更加具體,以此減少會計政策的自由選擇的空間和可能性;第二,適當增加詳細信息特別是財務報表的詳細備注,以此來壓縮報表修改粉飾的空間范圍;第三,基于金融市場的發展需求,立足于現行會計規則,建立健全既與國際接軌又體現本國特色的具體規則,從而以規則的具體化和統一化為基礎,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真實度、透明度、精確度,以達到規范會計信息披露的目的。

二、健全會計風險評價與評估體系

健全會計風險評估與評價體系可以有效減少造成會計風險的人為因素,進而增強會計信息披露的客觀真實性,為信息使用者的權益和決策者的決策提供保證。目前,主要通過專家意見評估法、模糊綜合評價法、風險因素分析法等方法對會計風險進行有效評估。專家意見評估法又稱德爾菲法,是一種手機匿名專家意思的方法。其思路是咨詢匿名專家的意見,收集整理各個專家的意見,并將結果反饋給相關專家,各位專家根據反饋的意見再次發聲,如此循環往復,最終達成對固有風險的統一意見。這種方法可以集思廣益,能夠充分了解專家的建議,提高風險評估的效率;風險因素對于風險的影響程度無法進行精確的描述,而只能通過劃分等級、兩兩對比來確定風險的大小,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模糊綜合評價法。其思路是將所有風險進行綜合考慮,根據風險的重要性設置權重,通過模糊計算法計算出風險水平。采用風險因素分析法,是一種對風險發生的概率進行評估的一種方法,其思路是首先確定風險的來源、風險的種類以及風險轉化條件,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程度和結果。

三、實施企業會計風險有效管理

會計風險管理是指采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防范、減少或避免會計風險的一種管理活動。實施企業會計風險有效管理,可以增強會計從業人員的風險意識,增強會計從業人員的規則意識,進而有利于會計工作的規范化。會計工作中出現的隨意性(任意性)也是造成會計風險的存在重要因素,加強會計工作的規范化對于克服這種隨意性大有裨益。加強會計工作的有效管理需要建立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例如崗位責任制度、風險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資金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和利潤管理制度等。加強會計工作的有效管理必須遵循會計風險管理準則,例如符合性準則、適應性準則、重要性準則和效益性準則等。第一,符合性會計風險管理準則是指其管理的目標要與企業發展的總目標一致,企業發展的總目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出發出點和落腳點,是一切管理的根本,因此會計管理的目標要與企業目標一致;第二,適應性準則指會計風險管理目標的確定及其管理應保持在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范圍內;第三,重要性準則指會計風險管理目標和管理要分清主次、明確重點;第四,效益性準則。會計風險的管理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和減輕風險,從而保障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會計風險目標的制定也必須以效益為根本,遵守效益性原則,力爭以最低的管理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

四、加強企業內外部監督

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和企業外部監督是有效防范和控制企業會計風險的又一重要措施。加強企業內部監督,首先要加強企業內部審計控制的設計,加強風險預警設置,通過預設可能發生的問題,從而能夠提前防止風險的出現并做到及時處理;其次,確保內審計控制的有效執行,確保該過程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在審計過程中,審計部分要關注本企業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關注資產運營的經濟有效性。在加強內部審計的過程中也不可忽略外部力量,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都是有力的外部監督力量。外部督通常指借助國家審計機構和社會上的中介機構對本企業的財務工作進行審計,并給出客觀的評價的一種監督活動。這種監督方式由于是第三方的行為,因而具有客觀性、中立性和公正性,具有極高的法律認可度,是有效控制會計風險的重要措施。

五、加快會計文化建設,提升會計人員綜合素養

在法律法規、會計準則、企業管理、外部監督等都比較健全的西方國家,不難發現會計風險依然存在。因此,除了要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和法律法規,堅強企業管理和監督之外,還有必要關注文化和道德建設,加強會計文化的宣傳報道,促進會計文化的普及。在會計文化創新過程中,既要從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也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不斷學習國外成熟的、適合我國國情的會計文化。建立健全企業文化,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努力打造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同時,在會計文化的良性環境中注重發展會計人員綜合素養,提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

會計風險普遍存在,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頑疾,不管是對企業的決策、生產經營,還是對國家財政、金融和經濟都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各地政府對會計風險的治理也紛紛制訂應對方案,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會計風險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積極努力,真正落實硬措施和軟措施協同并進,從而實現會計風險的有效防范。

主要參考文獻:

[1]杜杰.創造價值的會計與財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王健,熊筱燕.會計管理與案例評析[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

[3]周紅霞.廣義契約理論的審計理論結構新論[J].湖南財政經濟學學報,2016(6).

[4]涂建明,馬北辰,盛怡婷.政治關聯、政治成本與會計行為[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6(4).

[5]段非.討論會計政策選擇動因的會計固有風險[J].才智,2012(8).

猜你喜歡
風險防范會計準則
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中會計教育的思考
《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銀行金融理財風險研究與對策
信用證軟條款的成因及風險防范措施探討
新會計準則運用中的若干問題思考
我國會計準則體系的發展、構成及展望
《小企業會計準則》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