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科競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2019-02-03 09:37廖振修高旭光曹品
現代交際 2019年23期
關鍵詞:學科競賽測繪工程創新能力

廖振修 高旭光 曹品

摘要:以多次參與指導各級測繪學科競賽為樣本,列出安徽建筑大學測繪工程專業學生依托學科競賽培養創新能力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嘗試從建設優秀的競賽指導教師團隊、建設開放的競賽服務實驗室、建設長效的競賽學生參與機制三個方面尋找方法和對策,探索基于學科競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為創新型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提供思路與參考。

關鍵詞:創新能力 學科競賽 測繪工程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065-02

大學生學科競賽,是在結合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比賽的形式,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學生活動。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促使學生積極觀察、分析和思考,通過協作形成團隊精神,培養創新人格,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安徽建筑大學是一所以土建類學科專業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具有“大土木”學科優勢。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放在突出位置,著力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測繪工程專業隸屬“大土木”學科群,要求學生畢業后有比較強的工程實踐和創新應變能力。自2009年舉辦首屆全國大學生測繪技能競賽以來,安徽建筑大學測繪工作專業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帶領下,多次參賽。在參賽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和困難。針對問題,面對困難,需要積極思考、探索,尋求解決方法及對策。

一、依托學科競賽培養創新能力遇到的一般性問題

以2009年為時間起點(首屆全國大學生測繪技能競賽舉辦),在近十年的組織、指導學生參與不同級別、不同類別的專業相關學生競賽過程中,遇到了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指導教師方面

指導教師團隊力量薄弱,專業教師對學科競賽的指導只是為極少數參賽學生提供額外輔導,沒有好的機制激勵指導教師投入更多精力,也沒有相應的途徑引入校外專家參與指導。

2.學校方面

學科專業實驗室對學科競賽的支持力度、開放程度不夠,沒有制定針對性的規章制度。

3.參賽學生方面

學生的參與目的比較短期,隨著比賽的結束,比賽團隊解散,參與熱情迅速消褪,沒有形成常態化的長效激勵機制。

上述三方面問題,對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參與技能競賽,培養和提升創新能力都極為不利,需要在日常的教學工作和比賽指導工作中,有針對性地思考解決方法與對策。

二、方法和對策

1.建設優秀的競賽指導教師團隊

一支具有豐富經驗的指導團隊,是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得理想成績的重要保證。然而一直以來,本科教師參與學生技能競賽指導的積極性不高, 指導學生競賽耗時多,政策傾斜和激勵機制相對不足。鑒于此,在這些年的指導競賽活動中,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積極與學校教務部門溝通,修訂或增設針對學科競賽指導教師的激勵政策。教務部門具體工作人員并不了解各個專業學科競賽的性質和級別,相應政策的修訂具有滯后性。競賽團隊負責人要有耐性,持續總結、持續溝通。目前,全國大學生測繪技能競賽在首屆比賽6年后的第三屆比賽被列為我省教育廳B類賽項,同時也增加到了學校教學獎勵項目當中,對教師的參與積極性有很大促進作用。

其次,針對具體賽項,由任教專業老師擔任指導教師,并相對固定,不頻繁更換。指導學生比賽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相同條件下,有豐富指導經驗的教師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指導的參賽隊伍也更能獲取較好的成績。

再次,每個賽項的指導老師分為主指導和副指導,同時配備至少一位有比賽經驗的高年級學生。從指導教師和參賽學生兩方面形成新老梯隊,有利于指導教師和參賽學生比賽長效機制的形成。

最后,聘請有豐富生產實踐經驗的企、事業工程師為校外指導,安排參與生產實踐,提高參賽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建設開放的競賽服務實驗室

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實踐教學的管理體制密不可分。實驗教學過程,要注重在實驗過程中逐步增強學生主動實驗的意識。參與為競賽服務的開放實驗室試驗項目,是鼓勵學生自行設計方案、自主研究探索、獨立思考創新的有效機制。

學校建設的測繪工程專業實驗室,開放性不足,鮮有學生出于自身學習或研究的需要,向實驗室提出實驗申請。這一方面與學生少有參與創新性實踐項目、競賽活動有關,另一方面是沒有相應的實驗室開放管理和激勵機制,實驗室管理人員沒有熱情提供超出教學計劃的開放性實驗室服務。我們在指導比賽過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首先,結合學校開放實驗室建設,申請專項資金,結合課程實驗,開設與比賽項目相關的附加實驗項目,供感興趣的學生或參賽學生選擇;其次,把實驗教師納入指導教師團隊,比賽團隊如果取得好成績,實驗教師也有相應獎勵,從而調動實驗教師的積極性;最后,把開放實驗室項目和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科技創新活動和教師科研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提高開放實驗室的利用率,形成長效的實驗室開放機制,解決比賽項目一結束,開放實驗室也隨之閑置的問題。

3.建設長效的競賽學生參與機制

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通過參與一場學科競賽就能達到目的。然而比賽總有結束的時候,比賽團隊解散,學生參與熱情迅速消褪,沒有形成一種常態化的長效激勵機制。一般而言,高年級學生掌握更全面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比賽隊伍更能獲得好成績。但高年級學生有考研升學或工作就業的壓力,與學生參賽備賽有一定沖突。針對建設長效的競賽學生參與機制,可以進行如下三個方面的探索改進。

第一,將學科競賽內容引入理論教學體系,形成“課堂基礎教學+競賽實戰演練+實踐能力提升”的良性互動模式。第二,采用“工程訓練、主動設計和創新設計”三個層次的漸進式培養模式,以有實際應用背景的競賽項目貫穿其中,通過過程指導、驗收評估、獎勵優秀等環節, 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持久的創新活動熱情。第三,跨年級組隊,選拔高低年級具有不同層次知識結構和不同參賽經驗的學生混合組隊,形成指導教師為輔、學生傳幫互助為主的競賽隊伍。

三、結語

經過多次帶領學生隊伍參加各級學科競賽的實踐,以競賽指導教師的視角,面對安徽建筑大學依托學科競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遇到的一般性問題,在建設優秀的競賽指導教師團隊、建設開放的競賽服務實驗室、建設長效的競賽學生參與機制三個方面進行思考和探索,獲取有益的經驗。實踐證明,把學科競賽納入專業教育始終,在過程中思考和解決遇到的問題,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焦明連.測繪工程專業大學生綜合技能競賽的實踐與創新[J].測繪工程,2013,16(7):92-94.

[2]鄭加柱,李明峰.江蘇測繪專業大學生學科競賽與創新能力培養[J].現代測繪,2012,35(1):62-64.

[3]張澤旺,眭平,謝雯瑜.基于學科競賽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實驗室科學,2016,19(2):232-235.

[4]李暉,吳學文,袁瑩,等.基于培養創新能力的學科競賽體系構建[J]. 測繪科學,2017,42(2):192-196.

[5]王利,李養良,劉良文,等. 基于學科競賽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研究,2017,23(6):54-55.

責任編輯:張蕊

[基金項目]安徽建筑大學校級教研項目“基于學科競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2017jy11)。

[作者簡介]廖振修,安徽建筑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工程安全監測信息化。

猜你喜歡
學科競賽測繪工程創新能力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繪工程測量技術的發展
淺談獨立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與實踐
“學研賽”并重的計算機類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以學科競賽為抓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學生物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