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科院校數學專業基于社會需求的培養模式

2019-02-03 09:37鄭欣欣
現代交際 2019年23期
關鍵詞:社會需求人才培養

摘要:研究工科院校數學專業學生的社會需求與實際就業情況,對工科院校數學專業基于社會需求的培養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采用實際調研法總結并分析了近年來社會對數學人才的迫切需求與就業率低、就業“質量”差的實際情況?;谏鲜稣{研,制定了工科院校數學專業基于社會需求的培養模式改革方案,即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社會需求一致、發揮學校自身特色,制定寬口徑課程體系、注重創新創業實踐實習,為工科院校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數學專業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提供理論與實際教學方案。

關鍵詞:數學專業 社會需求 就業方向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O1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163-02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深入發展,許多行業對于數學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币虼?,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很多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紛紛開設了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來培養更多的數學專業人才。

一、數學科學的政策引領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2016年4月15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在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考察時說,數學是自然科學的皇冠,是其他科學研究的主要工具。2018年1月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又突出強調理論數學等基礎學科對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李克強說,“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量子通信等,都需要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作有力支撐。我們之所以缺乏重大原創性科研成果,‘卡脖子就卡在基礎學科上?!?/p>

強大的基礎科學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礎。為了進一步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大幅度提升原始創新的能力,夯實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礎,2018年01月31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與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要求相比,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數學等基礎學科仍是最薄弱的環節。2019年7月12日,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了《關于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其指出,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數學實力往往影響著國家實力,幾乎所有的重大發現都與數學的發展與進步相關,數學已成為航空航天、國防安全、生物醫藥、信息、能源、海洋、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二、數學人才的社會需求與工科院校實際就業情況分析

(一)數學人才的社會需求

數學不僅廣泛地應用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等領域,而且與哲學、歷史、經濟、管理等社會科學的聯系也日益加深。當今社會對數學人才的需求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數學科學基礎理論研究人員

數學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是重大技術創新的基礎。李克強總理曾提出,“我們造大飛機,但發動機還要買國外的,為什么?數學基礎不行?!币虼?,從提高國家原始創新能力需求方面,國家需要一批能夠從事數學科學基礎理論研究的人員。他們要具有極高的數學素養,能夠坐得住“冷板凳”。數學科學基礎理論研究人員是社會需求的重要部分。

2.數學基礎教育教師

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數學一直都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課程,因而數學專業教師也是社會需求的基礎部分。他們工作的主要內容是開展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為各行各業源源不斷地輸出數學人才。

3.應用型數學人才

社會各行各業中幾乎都需要數學,尤其是金融、統計、IT等行業,需要數學基礎深厚的從業人員來從事相關的數據處理、算法設計、數學建模等工作。當今大數據盛行,許多領域利用大數據解決相關問題,這就進一步加大了對具有扎實數學基礎知識的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梢哉f,應用型數學人才是社會需求的主要部分。

(二)工科院校數學專業就業去向

通過多年的深入調查和統計,工科院校數學專業本科畢業后就業去向主要有以下幾個:

1.繼續深造學習

通過四年的本科學習,數學專業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希望能夠進一步深造。這部分學生進一步深造的主要途徑就是考取研究生,還有一少部分學生選擇出國留學。經調查,歷年數學專業學生選擇繼續攻讀數學專業的并不是很多,多數選擇跨專業考研,如報考計算機、經濟管理等類別的研究生。在普通工科院校能夠成功考取數學專業研究生的比例非常小。

2.從事教育行業

基礎教育數學教師是數學專業學生就業的一個主要方向,主要包括中小學的數學教師和中小學培訓機構數學教師。在大中城市和地區,公立的中小學數學教師的招聘要求非常高,對于工科非師范類的本科畢業生來說,難度非常大,就業比例較低;但是,在大中城市涌現出的許多社會培訓機構,用人方式非常靈活,由此也成為了大批數學專業學生從事數學教育的主要途徑,這部分占到數學教育就業的很大比例。

3.IT行業

IT行業急需的人才就是數學人才,一部分熱衷于編程的數學專業學生在畢業后選擇進入IT行業從事算法、建模等涉及數學內容的工作。但該行業門檻較高,僅僅具備大學本科的數學基礎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因此能夠成功進入IT行業的畢業生人數也比較少。

4.金融保險行業

在大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離不開數據處理、統計和優化,一部分數學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選擇進入銀行或者保險公司。但是,金融保險等行業也是眾多畢業生就業時的熱門專業,就業難度比較大。

(三)社會需求與就業去向對比分析

通過對比數學人才的社會需求與實際就業去向發現,二者嚴重不一致。高端人才需求方面,國家需要數學學科基礎研究專業人員,更多具有專業技能的高端數學人才,這就需要有更多的學生報考數學專業研究生。但是,根據往年調研,學生報考數學專業研究生的比例非常小,能夠成功考取的屈指可數。從教育職業需求方面,數學基礎教育專業教師是基本需求,師范類數學專業畢業生是滿足該需求的主要力量,而對工科院校的非師范專業學生來說,缺乏專業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基本功,且沒有從事教育的職業資格證書——教師資格證,因此,有志于從事教育工作的工科院校數學專業學生最終只能自修從業資格相關課程,考取教師資格證并選擇社會培訓機構就業。從行業實際需求方面,各行各業都需要數學專業人才,但是在招聘時招收的數學專業數量卻比較少,每當數學專業學生應聘時,常常以專業不對口拒之門外。分析原因,招聘單位需要的是具備數學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而不是數學專業人才。因此,數學專業去應聘IT、金融、保險等行業職位時,由于對行業不了解,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就業時也是困難重重。

三、工科院校數學專業基于社會需求的培養模式改革

雖然數學應用范圍廣泛,但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專業特點和行業規則。對于工科院校數學專業來說,只有基于社會需求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才能提升工科數學專業學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保證供需一致。工科院校數學專業要進行基于社會需求的培養模式改革,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社會需求一致

破解供需不一致的鑰匙就是對數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合理定位。在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時,不僅要注意學校本身在中國高等學校中所處的辦學層次、學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社會經濟環境,還要考慮未來幾年社會和國家的發展需求、學校所擁有的主要學科專業優勢。學校所制定的數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與培養規格相適宜,不能太高,也不能太大。

(二)發揮學校自身特色,制定寬口徑課程體系

學校應該發揮自身特色,制定寬口徑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給學生提供多方位的發展空間。課程體系要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打好基礎、強化應用。認真分析研究當今社會的數學需求,設置諸如計算數學、統計學、管理數學、經濟數學、金融數學等專業方向,使學生不僅具備深厚的數學功底,還具有相關專業的一般知識,增強就業競爭力。

(三)注重創新創業實踐實習

理論聯系實際是教育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實習是當今教學改革的熱點之一。注重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立學校和企業聯合培養模式,積極推動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中,聘任企業中的骨干員工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以指導學生的實踐實習。

四、結語

本文針工科院校數學專業培養模式與社會實際需求存在偏差,導致就業率低、就業“質量”差等問題,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工科院校數學專業基于社會需求的培養模式改革方案,期望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為上級院校、社會輸送高質量應用型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9-09-17.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

[2]苗東升,李世煇.“數學大國”邁向“數學強國”始于重視數學[N].中國科學報,2018-08-13(7).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J].重慶與世界,2018(8):5-8.

[4]操秀英.數學是通往星辰大海的密鑰 四部門發文力推學科發展[N].科技日報,2019-07-22(3).

[5]楊光.關于數學和應用數學人才培養模式的解讀[J].經濟研究導刊,2017(12):146-147.

[6]張鳳敏,馬仲立.理工類高校數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3(14):95-97.

[7]榮源,尹小丹.淺析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J].內江科技,2017(7):48+120.

責任編輯:趙慧敏

[作者簡介]鄭欣欣,吉林化工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猜你喜歡
社會需求人才培養
公共營養師社會需求現狀及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關于休閑體育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及能力培養研究
淺議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與管理水平提升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