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2019-02-03 09:37陳志華
現代交際 2019年23期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問題

摘要:隨著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的推進,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滯后,思政教學資源短缺;信息化教學手段使用單一,課堂教學交往虛假;信息化教學技術普及緩慢,師生教學參與被動等問題逐漸凸顯,究其原因有學校、思政課教師、學生的認識模糊、動力不足,沒有形成合力等,必須提高認識,解放思想,注重實效,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 信息化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181-02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互聯網+”快速推進的背景下,2019 年3 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稱“思政課”)教師座談會,強調要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積極推進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臨不少問題,必須認真反思,積極應對,不斷增強高校思政工作的實效。

一、當前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1.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滯后,思政教學資源短缺

高校想要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的作用,一方面需要根據學校實際建立適合的網絡平臺,研發滿足自身需要的大數據軟件;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系統的日常維護和建設。但目前各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的平臺,一方面缺乏個性化的研發,統一購買的大數據軟件無法滿足本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影響廣大師生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缺乏足夠的投入,信息化教學平臺的維護和建設滯后,打擊廣大師生的使用積極性。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觸及學生思想和靈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思政課信息化教學需要建立海量而精準的視頻、音頻、圖片等教學資源庫,但是,當前多數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思政教學資源短缺已成常態,阻礙了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升。

2.信息化教學手段使用單一,課堂教學交往虛假

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不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基礎上,簡單融入一點信息化教學手段作為點綴,而是通過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營造有聲有色的智能學習環境,促成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轉型升級,真正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但是,當前多數高校在推進思政課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僅僅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增加教學“亮點”,裝點“門面”,因此,信息化教學手段使用單一,僅限于課堂簽到、隨機選人等提升課堂趣味的簡單操作。

高校思政課教學活動中師生間的課堂教學交往質量,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成效和學生思想品格的養成。真實、深入的課堂教學交往,能夠有效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在當前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交往效率,但存在著課堂教學交往虛假的現象。教師依然處于強勢地位,根據課前預設進行程式化教學,學生依然被動,缺乏對信息資源的分析整合,進行應付式互動。

3.信息化教學技術普及緩慢,師生教學參與被動

我國的信息化技術發展迅速,但信息化教學技術卻發展緩慢。在當前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教學技術普及緩慢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一些高校在開展思政課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缺乏對技術的深入專研,缺乏對師生的技術培訓。教師在資源庫建設、課件制作和音頻視頻的選擇、剪輯方面能力欠缺,學生能夠熟練操作信息化技術的也并不多,信息化教學技術在師生當中的普及緩慢。

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的推進需要廣大師生主動專研,積極挖掘,大膽嘗試和創新。然而,當前無論是思政課教師還是學生,都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使用,對于信息化教學手段尚停留在好奇、新鮮、被動使用上。

二、當前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原因剖析

當前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推進緩慢,究其原因可以歸結為學校、教師、學生三個方面。

1.學校層面

當前各高校對思政課信息化教學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將其看作為追求“信息化”而使用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重形式輕實效,重裝點輕務實,重使用輕建設。一些高校思政課引入信息化教學系統后,不再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進行后期的維護,更別提研發、建設了;僅僅把思政課信息化教學看作思政課改革的一個“亮點”來裝點“門面”,沒有認真關注思政課信息化教學的實效;僅僅把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手段看作增添課堂趣味的調劑品,沒有關注信息化教學的融合情況和普及情況。

2.教師層面

當前各思政課老師在推進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上目的模糊、動力不足。一些高校思政教師對于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的目的的思考,不是從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的角度出發,也不是從大學生自由而全面發展出發,而是從自我的角度去考量。一些高校思政課教師開展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僅僅以信息化教學比賽的評分標準為指南,通過玄幻的信息化的手段凸顯其“信息化”和“創新”。一些高校思政課教師開展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單純追求呈現信息化教學手段,而忽視了傳授理論、激發情感、引領思想。一些高校思政課教師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形成了固定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再加上在新技術的使用方面能力不足,導致其轉變為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動力不足。

3.學生層面

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學生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他們必須具有良好的收集、處理、分析和判斷信息的能力,必須具有自主學習、自我規范的意識和動力。然而當代高校學生浸淫在短平快、娛樂化的海量信息中,思考問題淺顯、零碎,質量層次不齊,滿足不了信息化教學交往的需要;當代高校學生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學習生涯中,傳統被動式的灌輸教學模式已深入骨髓,適應不了信息化教學新模式;當代高校學生雖然是伴隨著互聯網長大的,但往往停留在網絡游戲層面,真正能夠熟練使用信息化技術并通過信息化技術提高學習效果的并不多。

三、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推進的對策

1.提高認識,加大投入,建設個性化信息平臺

要有效解決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突破實施信息化教學的瓶頸,高校的管理者和思政工作者必須認識到,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對于突破思政課教學的重難點,重構思政課教學環境,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針對性,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具有重要意義。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依賴于一個成熟的教學資源信息化平臺,必須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既要做好日常的維護和優化、信息庫的建設和完善,也要及時收集用戶體驗,加強研發,打造適合本校師生需要和習慣的個性化信息平臺。

2.解放思想,加強引導,培育信息化教學習慣

要推進思政課的信息化教學,必須解放思想,打破傳統教學思維和手段的束縛,認真思考和感悟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大膽嘗試。必須改革當前高校思政課的教師評價和學生的考核體系,加強過程管理和績效考核,激發師生對信息化教學的熱情和激情,及時進行技術的普及和培訓,引導他們迅速適應信息化教學。認真反思總結,不斷提高用戶體驗,培育師生信息化教學的習慣。

3.注重實效,加深融合,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

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的推進,必須把關注點放在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水平和提升教學實效上,必須不斷加深思政課傳統教學優勢同現代信息教學技術的融合,批判地繼承傳統教學理念,吸取現代化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的精華,創新出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在深度融合中實現技術服務教學的良性互動,不斷提升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水平,讓高校思政課堂真正成為立德樹人的智慧課堂。

參考文獻:

[1]江南,馬和平.論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的價值導向[J].湘南學院學報,2019(3):116-119.

[2]劉朝武.從“被動接受”到“主動交往”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交往的回歸[J].揚州大學學報,2016(6):88-91.

[3]胡新峰,李丹.高校思政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性反思[J].教育教學研究,2019(9):167-173.

責任編輯:劉健

[作者簡介]陳志華,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教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猜你喜歡
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問題
“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網絡考試:高校思政課考試改革的新取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信息化教學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
淺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