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馬克思幸福觀及其新時代意義

2019-02-03 09:37賴柳素
現代交際 2019年23期
關鍵詞:幸福觀馬克思新時代

摘要:關于幸福的討論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之一。幸福該如何理解、如何實現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人們。從追溯馬克思的幸福觀的理論淵源出發,概括了馬克思關于幸福觀的四重意蘊,即勞動創造幸福,幸福是既要物質豐富又要精神愉悅,幸福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辯證統一,幸福的最究竟處就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最后論述馬克思的幸福觀對新時代的個人理解和追求幸福、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幸福中國方面分析的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 幸福觀 新時代 意義

中圖分類號:G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230-02

生產力的高速發展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在物質方面的需求,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幸福指數卻沒有同物質的豐富程度相當。解決這一現實的矛盾,讓我們回到馬克思的時代,追溯其幸福思想的思想淵源并研究馬克思關于幸福和其關于追求幸福的方法的相關闡述,這對于我們個人、社會和國家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馬克思幸福觀的雙重淵源

馬克思幸福觀形成的理論淵源主要是受西方早期的關于人的快樂、幸福的觀點和理論的影響,主要可分為感性和理性兩個方面的影響。隨著馬克思學習的不斷深入,其研究視角逐漸轉向現實的社會的人和人們所生活的物質世界,通過對現實社會敏銳的觀察、體悟和研究,對西方早期的關于感性和理性兩個方面的幸福觀開展批判和吸收,逐步形成了科學的唯物主義幸福觀。

(一)西方早期的感性主義方面的幸福觀點和思想

1.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快樂幸福觀

德謨克利特根據原子論的相關理論認為幸福其實就深藏在我們的靈魂深處而非人們常認為的以占有物質為滿足。人們可以通過控制自我的行為來獲得肉體和精神相統一的完整的快樂,這種快樂即幸福。

2.伊壁鳩魯的快樂終極目標觀

在伊壁鳩魯看來,真正的快樂就是我們的身體沒有痛苦,我們的靈魂因不受外界的干擾而獲得寧靜。伊壁鳩魯關于快樂的觀點開始帶有一些唯物主義和樸素的辯證法的思想。

3.愛爾維修的自愛幸福觀

愛爾維修所說的這種自愛是指提倡人們不去關注自身肉體上的痛苦而只是追求快樂,這種自愛是一種只顧自己的自私自利的愛,因此這種快樂是一種狹隘的快樂。

4.邊沁的趨樂避苦幸福觀

邊沁認為人們為了實現幸福和快樂,必然會在生活中本能地逃避讓自己不快樂且于自身不利的事物。邊沁認為人們的這種趨利避害的行為是人的本能使然,并且帶有功利色彩。

西方早期的感性幸福觀側重從人自身的欲望來思考關于快樂的意義和人怎樣才能得到快樂幸福,偏向人的感性方面的快樂。

(二)西方早期理性方面關于快樂幸福的思想及觀點

1.蘇格拉底的靈魂不朽幸福觀

蘇格拉底認為人只要對自己有了充分徹底的了解和認識,那么人就可以免災得幸福。同時,蘇格拉底認為只有達到靈魂不朽才是最究竟的幸福,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人們就要禁欲,即努力放棄所有物質欲望和肉體上的欲望。

2.亞里士多德的至善即幸福幸福觀

亞里士多德的這種“至善”即幸??梢酝ㄟ^現實生活中道德行為活動中各種具體的一個個“善”的逐步實現來達到目標。同時人們在人生中應該樹立一個長期追求的目標以追求幸福人生。

3.柏拉圖的禁欲幸福觀

柏拉圖認為人們要獲得德性與智慧雙全的幸福人生,就要放棄一切的物質享受和肉體感官上的欲望以追求精神上的愉悅幸福,這才是最究竟的幸福人生。

4.康德的道德矛盾幸福觀

康德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善良的意志”等區別于道德這一因素來獲得幸福,康德雖然看到了人是同時兼具有感性和理性,但是卻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讓人信服的可以將兩個世界的道德銜接起來的有效路徑,從而導致他的幸福觀是一種道德矛盾的幸福觀。

西方早期的理性的幸福觀更多的是強調人們要努力控制人對物質和肉體的欲望,追求至善的道德或者是精神上的幸福。

二、馬克思幸福觀的四重意蘊

馬克思通過研究西方早期的幸福觀,發現不管是從感性方面還是理性方面去理解分析關于幸福的意思,都不能究竟、真實地闡釋幸福的真意?,F實的生活中人們對什么是幸福依然感到困惑,依然感到不快樂甚至是不幸。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人們應該怎樣追求幸福?馬克思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出發,運用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批判并吸收了西方早期的關于幸福觀的思想,最終形成了科學的唯物主義幸福觀,該思想的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四重意蘊:

(一)勞動創造幸福

西方早期的關于幸福的探討都是從唯心主義的角度出發,因此這些幸福觀都是從精神層面上去尋找幸福的源泉,進而導致這些所謂的幸福永遠都是游離于人們的現實生活,人們自然無法真切地感受幸福為何物。而馬克思正是看到了這一現象,開始從人們生活的經濟事實出發去研究什么是幸福、幸福又是怎么來的。馬克思通過探究人與動物的區別,發現正是“有意識的生命活動”導致了二者之間的本質區別,這一“生命活動”即人們的勞動實踐活動。人們的勞動最先源于人自身生存的需求,也正是勞動,人類才獲得生存所需的物質生活資料。人們的物質需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了由低級向更高一級的滿足的發展,物質上的滿足的升級進而提升了人們的幸福感。同時人的本質也在人們勞動的過程中得到了更好的驗證和確認。馬克思指出,人類得以繁衍生息并實現由低級向更高一級的發展,以及人類最終能從物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最終得以全面自由的發展并獲得最究竟的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勞動。一旦人類的勞動活動停止,人類將不復存在。因此馬克思所談的幸福,是現實的人在現實的生活中通過勞動實踐活動來獲得的幸福。

(二)幸福是既要物質豐富又要精神愉悅

西方早期的幸福思想基本上都是強調追求精神上的快樂幸福,甚至是為實現精神上的快樂而要放棄物質的享受和肉體的欲望。馬克思則認為對于一個肉體上挨餓的現實的人來說,精神上是無法體驗到快樂幸福的。但是,僅僅是滿足人們生存的物質方面的需求也不是最究竟的幸福。馬克思通過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社會現象發現,雖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物質逐漸豐富,人們在物質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的同時,卻沒有感到真正的幸福。最終馬克思通過研究得出:人類在獲得物質上的需求之后還有精神上的需求,只有當二者都得到滿足,人們才能感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只有物質的滿足而缺乏精神上的享受,人們就是被物所奴役;只有精神上的滿足而物質貧乏,人們將陷入對缺乏物質的貧困的痛苦之中。

(三)幸福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辯證統一

感性主義的幸福觀和理性主義的幸福觀更多強調的是個人追求精神上的幸福感覺,這種幸福帶有濃厚的自私自利的色彩。而馬克思所探討和追求的幸福則是現實中的人,這個“人”是“類存在物”,既指活生生的單個的人,亦指由一個個“現實的個人”組成的人的集體,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F實生活中人無法離群索居,只有在現實的社會中人才能實現物質和精神方面雙重滿足。而個人的勞動實踐活動,也豐富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的內容。社會的整體幸福指數是源于一個又一個生活在其中的個人的幸福指數,個人的幸福的實現有賴于社會的幸福這一基礎,實現個人自由全面的發展的幸福,則是社會的幸福的最終的目標,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三、馬克思幸福觀的新時代意義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新時代,人們在物質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然而幸福感卻沒有提高甚至有所倒退,人們為何普遍感到不幸福了呢?原因何在?以上通過整理馬克思的幸福觀的四重意蘊,我們發現馬克思關于幸福的思想對于個人理解幸福、通過勞動創造幸福人生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對于逐步富強起來的中國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幸福中國、實現美好生活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個人層面的意義

如今人們雖然享受著物質帶來的快樂,但是大多數的人都普遍缺乏幸福感。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真正理解幸福二字的真實內涵。馬克思關于幸福的內容的闡述則有助于我們在新時代理解幸福的科學含義,指導我們理智地追求幸福,過有意義的人生。

1.個人要樹立科學正確的幸福觀

從馬克思對幸福觀的闡述我們知道,所謂科學的幸福觀就是要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物質上的幸福和精神上的幸福相統一,堅持把實現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相結合,堅持勞動創造幸福,堅持相信人類最終一定能夠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最究竟的幸福。

2.正確地追求和創造幸福

一是要合理適當地享受現有的物質條件給我們的生活和發展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物質條件為未來創造更好的物質基礎。同時,也要不斷豐富精神方面的內容并努力做到物質和精神協調發展而獲得物質精神的雙重滿足的幸福感。二是在個人的幸福得到滿足的同時,也要努力創造機會和條件滿足他人的幸福,不能為了實現個人的幸福而犧牲他人甚至社會的幸福。三是要正確地對待追求幸福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困境。在面對人生的困境時不怨天尤人、不唉聲嘆氣,而是要以積極的心態去應對,迎接挑戰。四是要把個人的能力和才華運用到社會發展的建設中去,通過勞動創造幸福人生,豐富人生的意義。

(二)社會和及國家層面的意義

從馬克思幸福觀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知道,幸福是個人與社會的辯證統一的關系。不僅對個人追求幸福具有重要的現實的指導意義,對國家和社會方面也有重要現實價值。

1.國家和社會要提倡尊重勞動,鼓勵創造

馬克思的幸福觀告訴我們,只有勞動才是幸福的源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物質的創造,物質的創造就是靠勞動,一個民族一旦離開勞動,就離滅亡不遠了。因此,只有勞動,才能生生不息,才能有追求幸福的可能。社會也要倡導愛崗敬業,提倡勞動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貴賤之分,提倡要以“螺絲釘”的精神來對待個人的本職工作,為自己更是為實現幸福生活創造條件。

2.國家要加強民生建設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國家要加強民生建設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們在國家的社會發展過程中能有更多的獲得感,提升個人和社會的幸福指數。讓人們能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社會的建設和發展中去。

四、結語

馬克思的幸福觀是科學的幸福觀,有利于我們正確地理解幸福的含義,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念,努力追求幸福的人生。國家要堅持馬克思的幸福觀的指導,積極開展各項民生工作,讓整個社會達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美好局面,實現人們對美好的未來生活的期望,過上幸福的美好生活。

參考文獻:

[1]錢美娜,王永貴.論馬克思主義幸福觀及其實現方式[J].求實,2016(4).

[2]種海峰.馬克思的幸福理論及其當代價值[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11).

責任編輯:趙慧敏

[作者簡介]賴柳素,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猜你喜歡
幸福觀馬克思新時代
父親不斷更新的幸福觀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爾·馬克思:世界的精神》
退休老人經典感悟
幸福觀及大學生幸福觀教育研究述評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別開生面的描繪
略談資產階級幸福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