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文化影響力的提升

2019-02-03 09:37馬生堅
現代交際 2019年23期
關鍵詞:交流合作文化傳播一帶一路

摘要:在落實“一帶一路”倡議過程中,我國開始廣泛地開展對外經濟、文化合作交流。通過分析“一帶一路”對我國文化發展的作用,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下提升我國文化影響力的相關策略,供相關人員參考借鑒。

關鍵詞:一帶一路 文化傳播 交流合作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3-0244-02

2013年,習近平同志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構想,強調沿線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國文化的產業應該配合國家政策和國際形勢的發展,整體地提升本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我國文化一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中,國家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日趨加深,文化的影響力也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快而逐漸提升。除了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之外,文化交流也變得十分重要,成為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表現。

一、“一帶一路”對我國文化發展的作用

“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方面的倡議,同時也是文化方面的倡議?!耙粠б宦贰表槕斚率澜绨l展的潮流,符合國家間交流合作的趨勢,推動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各個方面的交流。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的發起者,有責任和義務深化“一帶一路”的倡議。2016年我國文化部正式發布《“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旨在加強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明互鑒與民心相通,切實有效地推動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創新發展,建立和完善文化產業國際國內合作機制,促進各國、各地區文化產業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我國的文化產業起步較晚,在改革開放的新局面下,文化產業轉向市場經濟模式,開始大力發展。但是,在文化出口方面,一直處于明顯的劣勢。目前來說,西方文化成為國際上的主流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產業工業化,大批視聽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傳播,使得美國文化在全世界內普及。這種情況在國際交流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為一個文化大國,需要正確對待這一問題?!耙粠б宦贰背h,為我國文化產業“走出去”打開了一扇門,而商品的輸出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附帶文化價值的輸出。同時,我國國內文化產業日趨成熟,使文化內容出口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提升我國文化影響力的策略

1.堅持文化自信,樹立民族文化品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逐步提出并且完善了“四個自信”的理論成果,其中之一的文化自信更是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可。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在全社會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堅持文化自信,就是愛國主義的具體體現。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文化事業欣欣向榮,涌現出許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形式和人物。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們始終要堅持文化自信,樹立自己民族文化品牌意識,促進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民族文化的品牌意識還是比較欠缺的,尤其是青年人一代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很大,盲目追求與本國價值理念相悖的外來文化,缺乏必要的民族文化自信。因此,堅持文化自信,樹立民族品牌文化,也可以說是當下社會迫切需求的。

2.完善文化產業結構

我國文化產業起步較晚,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為缺乏一定的監管,文化產業也不夠健全。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盡管出現了一大批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文化產業領域也有優秀的作品走出國門。但整體的文化產業發展還不夠完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文化產業也迎來了民間資本,給文化產業注入活力。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文化產業相比于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其中固然有語言和文字差異所帶來的欣賞障礙,但是文化基礎產業的不健全也有很大的因素?!耙粠б宦贰背h能夠極大地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出口能力,因此也可以激發國內文化產業結構的調整和鞏固。完善產業結構,是提升文化生產創作能力的基礎,也是系統地發掘我國民族文化的主要手段。目前,除了政府主導的對我國傳統文化發掘和保護的手段之外,在市場環境下,一些民營企業也在多方面加大了文化項目的出口和中外合作交流。比如,近幾年來,我國影視產業一直保持良好的態勢,不僅有多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在亞洲和歐美等國展播,同時還吸引了美國優秀的電影制作公司合作拍攝。從影視產業來看,我國逐步從進口轉向自給自足,又發展為出口。目前來看,我國本土的影視作品已經可以和英美等工業化技術支撐的影視作品進行同等的競爭,并且在國內市場上已經呈現了反超的趨勢。

3.培養先進的文化交流人才

盡管我國的民族文化十分豐富,但是依然需要依靠優秀的人才不斷挖掘和傳承?!耙粠б宦贰睘槿蚪洕l展開辟了一個宏大的國際市場。在經濟的交流中,文化交流合作更需要語言的統一。因此,及時調整并完善我國的語言人才培養模式,是強化文化產業輸出的重要內容。據初步統計,“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使用的語言達2000多種,占人類語言總數的1/3以上,其中官方語言50余種,以阿拉伯語最為廣泛,其次是英語,再次是俄語。而目前,我國官方的通用第二語言是英語,而在國內的教育中,英語也是主流的第二學習語言。相對來說,阿拉伯語和俄語相關的語言人才還比較缺乏,尤其是在文化產業中,沒有形成一個強大的文化對外傳播的能力?;谶@種情況,在高等教育中,要開展多種語言的人才培養,建立以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為目標的語言人才培養策略,提高各行各業語言人才的基數,提高語言人才對于民族文化對外傳播的能力和影響范圍。在文化領域內,多語言人才不僅具有專業的語言功底,同時,還應該具有民族文化素養,使中國文化能夠更好地走向世界。

4.完善文化產業相關政策法規

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的科學管理。長期以來,我國的文化產業在管理上具有十分模糊的界定,政府對文化產業的結構調整不明確,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不夠。這些都導致了文化產業政策法規不夠健全,使得文化市場比較混亂,許多民營資本對于文化投資的熱情度不高,直接影響了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耙粠б宦贰苯ㄔO中,各國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地緣政治也比較復雜,文化多樣性顯著提高。我國的民族文化要想融入其中,并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首先就必然要構建完善的政策法規作為支撐,給民族文化搭建優質的資源和信息平臺,同時也要在國際合作交流中消除各國之間的文化障礙和沖突,營造良好的文化交流合作環境。

三、結語

“一帶一路”的倡議作為國家重點戰略規劃,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識。在沿線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下,必然會引起文化之間的交流合作。而在當代國際環境下,文化之間的交流合作,以至于接受和認同,則對世界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國作為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提升文化影響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呂韶鈞.“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轉型:以武術國際推廣3.0時代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41(6):1-6.

[2]侯澤蘭.“一帶一路”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國際經濟理念創新[J].經貿實踐,2018(2):187.

[3]王天琪,曹小曙.“一帶一路”文化意蘊的軟實力建構[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1):49-54.

責任編輯:趙慧敏

[基金項目]北方民族大學校級一般科研項目“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及中國的政策選擇”(2018XYSWY05)。

[作者簡介]馬生堅,北方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方向:阿拉伯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交流合作文化傳播一帶一路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建立高效課堂
小學語文課堂氛圍營造之我見
數學教學中的點滴感悟
中國文化傳播與藝術人才外語能力培養創新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淺析《黃河晨報》對河東文化的傳播
讀《申報》女性廣告,享文化傳播之精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