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衛校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課堂教學研究

2019-02-03 09:37韋秀才黃美旋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人際溝通禮儀標準化

韋秀才 黃美旋

[摘? ? ? ? ? ?要]? 目的:觀察標準化病人結合情境教學法應用于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教學中的效果。方法:選擇2018級中職護理專業的216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帶教方法分為觀察組(n=110,標準化病人結合情境教學法教學)及對照組(n=106傳統教學法教學)。比較兩組教學效果及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結果:教學結束后,觀察組學生理論成績、實訓成績及總成績高于對照組,學生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結論:標準化病人結合情境教學法應用于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基礎理論成績、實訓成績、禮儀素養、溝通能力、應變能力、思維能力,教學效果顯著,學生對教學方式普遍滿意。

[關? ? 鍵? ?詞]? 標準化病人;情境教學法;教學效果;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180-02

醫患溝通被認為是醫學生和臨床醫護人員最重要的工作能力之一,紐約中華醫學基金會曾在2000年的醫學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GMER)中強調,交流能力是醫學生的核心能力[1],為迎合當代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要,目前國內各高中職院?;疽验_設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課程,部分學校將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課程歸為專業教育課中的專業必修課,部分劃歸為通識教育課,課程性質也屬于必修課,這種課程體系的劃歸體現了這門課程在護理教育中的重要性,說明護生禮儀培訓和溝通能力的培養對護理專業有著重要的意義,我校也將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列入專業必修課程,旨在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強技能的實用型人才。但是,目前中職衛校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課程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授課學時不足,帶教老師臨床實踐經驗少,帶教老師不足,每個授課單元相對獨立,知識不能互融互通,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弱,膽量小,不敢開口說話等問題,采取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傳統的閉卷理論考試,結合實訓考核:常規形體訓練、日常禮儀、基本溝通等,考核方法較單一,阻礙了知識學習的延續性和融通性,不能滿足實用性護理人才的臨床需求。因而,為了提高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的教學質量,為臨床輸送更高質量的實用型護理專業人才,是目前教學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標準化病人是通過從研究對象觀察組中招募學生扮演相關情境中的患者、家屬,并讓其參與臨床實踐的一種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輔相成的具體場景,將理論知識演化成直觀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2],本研究將探究標準化病人結合情境教學法在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教學中的效果,現將研究做如下報告。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從2018級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中選擇4個班級共216名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所接受的帶教方法分為觀察組(n=110,標準化病人結合情景教學法教學)及對照組(n=106,傳統教學方式教學)。觀察組中男25名,女85名;年齡16~19歲,平均年齡(17.5±1.5),對照組中男20名,女86名,年齡15~20歲,平均年齡(17.5±1.5)。

(二)教學方法

兩組學生均在中職一年級第2學期開設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課程。均由相同的教師授課,教學內容、學習進度、學時安排均相同。

1.對照組教學方法

對照組學生在傳統教學法下進行學習,即帶教老師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和要求,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按照教學內容的難易情況,重要程度通過講授法進行理論教學,實訓教學采用“教師演示—學生分組模仿練習—教師再指導—課上考核”四段式傳統實訓教學方法,以求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2.觀察組教學方法

觀察組學生接受標準化病人結合情境教學法授課。具體操作包括:(1)從觀察組學生中選擇膽子大,熱愛表演,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作為標準化病人人選;由帶教老師結合實例負責對他們進行標準化病人及相關情境的培訓。(2)帶教老師根據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的教學目標,選擇幾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人際溝通案例,提前將情境內容通過信息化學習平臺發布給學生并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思考或查閱相關資料等;(3)在課堂上,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帶教老師對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講授、歸納,總結并指出課本中的重難點,繼而由標準化病人分組按照相應的情境進行演示,引出該情境中在臨床實際中存在的相關問題,與如何運用所學的禮儀與溝通知識進行妥善應對才能使患者感到舒適、滿意并愿意配合治療和護理,引導學生對情境中的問題進行全面且充分分析和思考,并結合課前預習、查閱資料情況及理論課上的理論知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后分組與標準化病人按照相應的情境進行對話、禮儀展示,再現臨床情境的現場,帶教老師在每個小組演示結束后,對該小組的處理方式、方法,護士禮儀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由扮演標準化病人的學生和帶教老師選出最佳的禮儀小組和最優溝通方案;(4)課程最后,請標準化病人的學生談一談體會,讓其他學生明白不同角色的思考角度,另外,各小組派代表交流各自的體會,重溫知識點;(5)帶教老師進行小結。護士角色溝通能力和禮儀表現在臨床中非常重要,往往一個動作或眼神都能給患者傳遞力量,改變患者的態度。

(三)觀察指標

1.考核方式

兩組均采用考試的方式,在本課程教學結束后評估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該課程最后成績由期末的理論考試占60%、平時實訓成績占40%組成,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教學效果越好。

2.滿意度

通過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兩組學生對教學方式的滿意情況,調查問卷在課程結束后發放,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人數+基本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二、結果

(一)兩組教學效果比較

兩組學生進行期末理論考試和實訓考核,觀察組學生的理論考試平均分為88.5分,高于對照組6.2分,優秀率32.2%,高出對照組12個百分點,觀察組實訓考核平均分為90.0,高于對照組7.7分,優秀率52.5%,高出對照組15.9個百分點(如表1)。

(二)滿意度

課程結束后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將問卷發放給學生,采用無記名方式答卷,共發放問卷216份,回收216份,有效問卷216份,有效回收率100%,以下是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見表2)。

三、討論

(一)從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從問卷調查結果中看出,學生對模擬標準化病人聯合情境教學法滿意度高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如何將理論知識更好地和臨床實踐、臨床實例緊密結合是重要的過程,是學生進行臨床實踐的重要基礎,學生的溝通能力、禮儀表現力是學生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良好護患關系的前提,模擬標準化病人,讓學生扮演患者,從患者的角度出發身臨其境,學會換位思考,情境教學法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啟迪,通過形象、生動、具體的“護患”情境創設,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產生疑問的情境,使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激發,學生通過直觀、生動和形象的表現,將知識內化于表演中,在愉快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展示了自己的表演天賦,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課堂氣氛活躍。

(二)從考核結果分析

從考核結果上看,觀察組不論是理論成績還是實訓成績均優于對照組,說明模擬標準化病人聯合情境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臨床護理開始實施系統化整體護理,護士除了要牢固掌握醫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人際溝通能力和禮儀是護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能,是建立和諧護患關系,成為一名合格護士的關鍵[3]。標準化病人結合情境教學法應用于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課程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考核成績,禮儀素養、溝通能力、應變能力、思維能力顯著提高,學生對此教學方法滿意度較高,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今后的臨床實習,為醫院輸送高素質的實用型護理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敏,楊彩燕.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課程教學設計與反思[J].中國高等醫學育,2019(5):72-73.

[2]沈虹,胡新燕.情境教學法在中職護理實訓課中的應用研究[J].職業教育,2016(5):66-69.

[3]王明麗.護生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9(1).

◎編輯 武生智

猜你喜歡
人際溝通禮儀標準化
院前急救標準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
國家標準委與非洲標準化組織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人際溝通在急危重癥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技工院校幼師生人際溝通能力的調查研究
“一帶一路”離不開標準化人才
學生評教的標準化處理
筷子禮儀
禮儀篇(下)
淺談護生人際溝通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