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比較研究

2019-02-06 03:56李婷婷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信息援助制度

摘 要:文章在介紹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研究概況的基礎上,對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內容進行了闡述,并從立法層面、實施機制、評估制度等角度進行了比較分析,以期為提高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服務效果提供一些啟示。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12-0063-03

信息援助是指以政府、公共文化機構作為服務主體,借助多種信息傳播手段推進信息共享,為信息弱勢群體提供信息資源、信息服務、信息產品,方便信息弱勢群體及時便捷獲取信息資源。信息援助是推動信息教育公平,消除“信息鴻溝”“信息孤島”的重要方式。筆者認為應根據當前社會發展情況,以保障信息弱勢群體信息合法權益為基礎,對國內外信息援助制度進行研究,總結有益經驗,以推動我國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的發展。

1 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研究概況

筆者對國內外有關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的文獻進行了搜集與分析,從研究廣度、研究深度兩個維度對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簡單概括,詳見圖1。

從研究的廣度來看,有關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的研究經歷了“信息鴻溝”到“信息貧乏”“信息援助”的發展歷程。20世紀60年代,國外學者在社會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信息資源獲取與信息資源占有量的差距。由于信息獲取方式及信息資源占有量不同,社會上出現了信息富有者與信息貧困者,即“信息鴻溝”與“信息貧困”問題。美國學者費羅針對上述問題指出,隨著因特網與信息技術在全球蔓延,信息富有者與信息貧困者的信息差距越來越大,出現了“信息鴻溝”。德國學者史蒂夫則指出,“信息鴻溝”表現為信息資源獲取方式與信息技能方面的全球性差異。伴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互聯網的引領下,有關信息弱勢群體“信息孤島”及“信息貧困”問題的研究逐步清晰,相關理論成果逐漸增多?;萏芈?990年在美國國家信息會議上首次提出關注信息邊緣群體的論題,指出在社會信息服務中應關注特殊群體的信息需求。我國學者相麗玲專門探討了“信息孤島”現象的成因,并從信息服務、信息資源兩個角度就偏遠地區“信息貧困”現象提出了對策[1]。從“信息鴻溝”“信息孤島”現象的產生到關注信息弱勢群體的貧困情況,我國學者的研究重點轉移到縮小“信息鴻溝”和解決信息貧困問題上,即通過運用多種手段消除信息富有群體與信息貧困群體之間的差異,即“信息援助”。郝雅玲針對信息貧困提出強化公共圖書館制度建設,運用“互聯網+”確保公共圖書館向信息弱勢群體開展信息援助,并建立科學的信息援助制度提供必要的信息產品[2]。牛麗慧主張在農村貧困地區使用“互聯網+”,并使用公共圖書館線上系統、數字圖書館強化信息資源分配[3]。

從研究深度看,國內外有關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研究經歷了“信息援助群體界定—信息援助立法工作—信息援助實施機制”的發展歷程。結合相關文獻可知,國外針對信息援助評估機制進行了具體研究,并建立了完善的評估體系,而我國有關信息援助評估制度的研究尚不多見。

2 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的內容

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主要由資源保障制度、圖書館服務制度、讀者權益保護制度組成。

2.1 資源保障制度

信息資源是公共圖書館開展信息援助工作的基礎。但由于地方經濟發展不平衡、信息資源匱乏等原因,國內外很多地區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工作無法開展。從宏觀角度看,資源保障制度是公共圖書館獲取豐富信息資源,滿足信息貧困群體需求的重要保障,決定了信息資源供給的數量、質量。從微觀角度看,資源保障制度是國內外各地區、各系統、各文化機構實現資源共享共建的保障機制,可以保障信息貧困群體公平合理地獲取信息資源。通常情況下,資源保障制度包括:①資源統一管理制度。明確圖書館信息資源管理的具體規范,制訂具體的管理方法。②資源保障規劃制度。對信息資源內容進行有效界定、合理分類,實現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效開發和有效利用,并制定中長期的信息資源開發使用規劃,建立科學的信息資源優化配置方案,對信息資源的配置、規劃、使用實施統一管理。③區域內信息資源協調保障制度。包括國家范圍內、政府間的信息資源調控,以制度的方式推進區域內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4]。

2.2 圖書館服務制度

圖書館服務制度是面向信息弱勢群體開展信息服務、提供信息資源、供應信息產品并保障信息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基本制度。制度內容包括:①圖書館員服務規范。為保障信息弱勢群體能與信息資源富有者擁有相同的使用信息資源權利,館員必須對信息服務方式、服務態度、服務內容做出明確規定。目前,具有完善圖書館員服務態度制度的圖書館包括加拿大的紐芬蘭圖書館、日本東京圖書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及我國的杭州圖書館等。這意味著公共圖書館館員在面向信息弱勢群體進行信息援助時,不能因讀者的身體缺陷、性別、年齡、膚色、社會地位有所歧視,要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讀者。②針對不同信息弱勢群體制定不同的服務制度。③各類型信息資源使用管理辦法。公共圖書館應結合自身的資源館藏情況、信息資源使用方式及信息資源使用期限制訂完善的使用管理辦法,以保障信息弱勢群體的信息服務需求[5]。

2.3 信息弱勢群體讀者權利保護制度

信息弱勢群體讀者權利保護制度是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的明顯標志。這就意味著信息弱勢群體讀者要高度自覺、忠實履行自身應盡的義務,在全面履行義務的前提下,使自身的合法權利得到保障。讀者權利保護制度內容包括:①入館須知。②閱讀借閱須知。③讀者文明公約等。國內外公共圖書館在為信息弱勢群體提供信息援助方面做出了多種有益嘗試,為保障信息弱勢群體讀者權利構建了較為完善的讀者權益保護制度[6]。

3 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比較分析

由于我國圖情界有關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的研究起步較晚,與國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國公共圖書館要從立法、實施機制、評估制度方面進行比較分析,以便總結出有益經驗。

3.1 立法層面

為了保障信息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對信息弱勢群體進行有效的信息援助,國外率先以立法的形式對信息弱勢群體的權利進行了界定。國際圖聯在1994年修訂的《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指出,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公益機構要為所有讀者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務,還必須為那些無法正常使用公共圖書館的特殊群體提供必要的信息援助。同時,國外公共圖書館高度重視從立法層面給予信息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保護,如:美國聯邦政府在1990年通過了《殘疾人閱讀法案》,1999年又出臺了《公共圖書館特殊群體服務法案》,針對公共圖書館面向殘疾人、住院病人的信息服務做出了明確規定,并重視互聯網的應用,指出公共圖書館應使用互聯網為特殊群體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務支持。英國政府2002年出臺的《電子商務法案》《社會信息服務法案》《信息自由法案》明確指出,政府、公共文化機構應為特殊人群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務支持,使特殊人群能借助社會公益網絡得到全套的信息支持。相較于國外公共圖書館,我國對于信息弱勢群體的法律界定及法律政策還存在著諸多不足,雖然政府也在《殘疾人保障法(1990)》《未成年人保護法(1991)》《互聯網法(2002)》中對社會特殊群體的信息服務做出了必要的解釋說明,但缺少科學系統的法律條文支持,對公共圖書館面向特殊群體的信息援助的內容、方式、方法及信息援助途徑缺乏配套法案的信息解釋說明,與國外已經成熟的信息援助法案相比,在實施策略、落實力度、實施路徑上還存在著較大差距。

3.2 實施機制

為了保障信息弱勢群體快速享受到公共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援助,國內外學者針對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方式提出了不同的執行方案,包括:①擴大知名度,提高信息資源利用效率。②開展信息援助講座活動,面向信息弱勢群體開展信息技能培訓,如有關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Web2.0技術相關培訓活動。③與社會各類信息機構合作進行信息資源共享共建,對各類型信息資源進行統一整合、高效開發,根據社會特殊群體信息服務需求,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務機制,并開發必要的信息服務產品,滿足社會信息弱勢群體的信息援助需求。針對這些服務條目,我國學者認為應建立統一的信息援助機構。他們認為僅僅依靠公共圖書館面向社會信息弱勢群體開展信息援助的力度有限,應成立專門的信息援助機構,并針對信息弱勢群體建立相關工作小組,在分析信息弱勢群體具體需求的基礎上,開展信息援助工作,同時,積極引導政府部門、社會相關機構加入,以此為信息弱勢群體提供高質量、大范圍、有效果的信息援助服務。相較于我國學者的觀點,國外學者更側重于應用現代技術提高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援助能力,研究內容包括運用信息技術、信息可視化技術、智能輔助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及人工智能系統等向社會信息弱勢群體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亞利桑那大學的羅根斯教授認為,數據分析技術能對大多數信息用戶包括信息弱勢群體的信息需求進行分析,并可以高效地輸送信息資源,以為其提供必要的參考決策服務,幫助信息弱勢群體在互聯網環境下自由地獲取信息資源。

3.3 評估制度

信息援助評估制度是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的重要支持制度,主要對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效果進行科學評估,分析其優勢和不足。信息援助評估機制開始于國外。2001年,美國學者柯瑞斯按照《殘疾人歧視法案》相關內容對公共圖書館對殘疾人的信息援助進行了科學評估,評估結果表明公共圖書館面向殘疾人開展的信息援助,在政策、訪問性和宣傳服務方面還存在著明顯缺陷,并提出了以下建議:電梯識別系統應該能科學識別殘疾人的殘疾程度,樓梯應設置盲人通道;在宣傳服務上應借助社交媒體開展宣傳工作等。與國外對信息援助評估制度的研究相比,我國對于這方面課題的研究還存在不足。文獻研究顯示,僅有少數學者分析了我國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法律制度的演變,并在相關著述中首次提到建立相關評估機制的重要意義??傮w來看,與國外公共圖書館相比,我國在信息援助制度立法工作、實施機制、評估機制方面的研究還存在不足。此外,我國公共圖書館面向信息弱勢群體的信息援助工作不僅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在實施路徑、實施策略、執行方案上也缺少科學規劃,針對信息援助效果的評估總結更缺少理論支持。

4 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比較研究的有益啟示

隨著近年來政府文化強國戰略的貫徹實施,社會信息弱勢群體的權利保障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結合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的比較研究結果,筆者認為應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服務的效果。

4.1 精準定位信息援助對象

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公益文化機構,在面向信息弱勢群體的信息援助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全面提高信息援助服務效果,相關部門應健全信息援助制度。我國公共圖書館要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以“精準扶貧”思想為指導,對信息援助對象進行精確識別,精準幫扶信息弱勢群體。隨著國家精準扶貧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援助必將實現對信息對象的精準識別。圖書館要科學分析信息貧困群體的成因,明確各類信息貧困群體的信息需求,及時發現其信息獲取障礙,并找到與之對應的解決路徑,提高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的有效性。

4.2 建立完善的信息援助標準體系

目前,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還存在標準不統一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相關實踐工作中也并未得到良好解決。因此,面對社會信息貧困群體,建立完善的信息援助標準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這也就要求政府立法部門出臺完善的法律政策以提供必要支持,同時,結合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現狀及資源建設情況,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此外,我國公共圖書館應對信息援助中的具體問題進行科學分析,重視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并要重視相關理論研究工作的開展,在促進學者就信息援助標準理論研究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建立相關標準體系。

4.3 加強信息援助評估機制建設

信息援助評估制度是衡量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工作效果的重要前提,為了總結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在信息援助方面的缺點、不足及各種問題,要建立完善的科學評估體系以評價實際效果。落實評估指標、評價內容、評估方法、評估策略,重視信息技術、可視化技術、數據分析技術在評估工作中的應用,可以全面評估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援助效果。

5 結語

對國內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進行比較研究可以發現,我國公共圖書館在信息援助制度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因此,筆者認為,應在總結和借鑒國外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公共圖書館建設現狀,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公共圖書館信息援助制度,提高信息援助服務效果。

參考文獻:

[1] 相麗玲,焦麗葉,郝雅玲.國內外信息援助制度研究綜述[J].情報科學,2018(8):165-170,176.

[2] 郝雅玲.我國信息援助法律制度的演化及其評價[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7(5):19-23.

[3] 牛麗慧.信息貧困形成的經濟學機理及其援助制度的設計[D].太原:山西大學,2016.

[4] 馬曉越.信息援助的法律制度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5.

[5] 趙云飛.信息公平視閾下圖書館信息援助的模式與路徑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9):62-64.

[6] 孫麗娜.信息支援法的體系和法律淵源探析[J].中國科技資源導刊,2018(2):95-102.

(編校:周雪芹)

收稿日期:2019-11-25

作者簡介:李婷婷(1982— ),南開大學圖書館館員。

猜你喜歡
公共圖書館
淺談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免費服務面臨的問題以及對策
公共圖書館在引導青少年信息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紐約州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政策研究
基于圖書獎評選的公共圖書館采訪創新研究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談公共圖書館如何建立自助服務推廣長效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