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的美好生活:文獻計量與研究進程

2019-02-10 01:50
財政經濟評論 2019年1期
關鍵詞:文獻生活研究

(一)、引 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使用“美好生活”概念。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有13個地方提到“美好生活”,特別強調“美好生活”是新時代的使命和初心,并以為“美好生活”努力奮斗結尾,彰顯了美好生活在黨和國家宏觀戰略層面的歷史性定位。同時,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主要矛盾的一部分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深刻反映了以人民為中心、以民生為根本的執政思想,充分體現了美好生活目標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緊密聯系。與此同時,美好生活也逐漸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和焦點,美好生活研究的文獻呈井噴式增長,從2000年僅4篇,2009年的31篇,2017年164篇,再到2018年的570篇,文獻數量增長非常迅猛,反映了美好生活研究的勢頭高漲。然而,關于美好生活的研究的集中趨勢如何,哪方面的研究比較完善,未來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拓展,還未有相關文獻進行系統梳理。本文擬采用文獻計量的方法,對國內關于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獻進行系統檢索和梳理,進而全面反映該研究的基本狀況。同時,還進一步探討了新時代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議題,總結已有研究的成果和未來可拓展的方向,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二)、美好生活研究文獻的計量可視化分析

(一)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美好生活研究文獻的數量是衡量美好生活研究的一個重要尺度,研究文獻的變化也直接反映了研究知識量的變化。本文基于中文學術期刊論文收錄范圍的完整性,選擇中國知網(CNKI)的期刊部分為樣本來源,檢索項為“篇名”、檢索詞為“美好生活”、模式為“精確匹配”、時間為“2000~2019”,期刊來源類別不限,共檢索到1477篇文獻,將檢索文獻進行篩選后導入CiteSpace和NoteExpress軟件,即得到學界對美好生活研究的數據源,在此基礎上進行文獻計量可視化分析。

首先,論文使用NoteExpress軟件對收集的文獻數據進行基本統計分析,包括美好生活研究文獻的年代分布、機構分布、期刊分布和基金資助等,NoteExpress是專業的文獻檢索與管理系統,能幫助我們較好整理、分析已有研究的現狀。其次,需要對美好生活研究文獻進一步挖掘,包括主題網絡和研究趨勢。CiteSpace是一款文獻可視化分析軟件,將文獻進行挖掘處理得到“科學知識圖譜”,能夠反映一定時期一個主題發展的趨勢和動向。一篇文章關鍵詞的反復高頻出現,反映該關鍵詞涉及的研究內容是研究熱點,本文使用CiteSpace進行關鍵詞頻次統計和共線分析,對美好生活研究文獻的高頻關鍵詞網絡圖譜可視化分析,分析目前美好生活研究的熱點以及未來趨勢。

(二)美好生活研究的基本狀況

1.文獻年代分布。圖1是根據中國知網近20年來的發文量繪制的折線圖??梢园l現,學界對美好生活的研究從2000年左右開始,主要討論的是基于智能網絡、綠色環保等創造美好生活。2009年以前,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獻總體上逐漸上升,但增幅不大。自2010年開始,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獻迅速攀升,2017年的發文量出現爆發式增長,2018年更是高達570篇,超過之前所有年份發文總數的一半??傮w上,可以將美好生活的研究歸納為四個階段:初始階段(2000~2012年),年均發文量在7篇左右;發展階段(2004~2009年),年均發文量在25篇左右;迅速發展階段(2010~2016年),年均發文量在70篇左右;爆發階段(2017年至今),2018年高達570篇(由于文獻統計到2019年3月,因此不能完全統計2019年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目前美好生活的文獻呈現井噴式增長,美好生活已然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

圖1 美好生活研究發文量年代分布(2000~2019.3)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2.文獻機構分布。表1是美好生活研究文獻中發文量前十的機構分布。綜合分析可知,國內關于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機構大多包括中共中央黨校、陜西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在內的高校,還有小部分新聞、出版媒體,包括新華通訊社、當代貴州雜志社等,研究集中在社會科學、哲學與人文科學、經濟管理等,少部分涉及信息科技、醫藥衛生等。但總體上,國內關于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機構的發文總量占總發文量的比重仍然很低,中共中央黨校的發文量最多達13篇,占比也只有0.88%,其他機構的發文占比則更低,反映出大多數機構對美好生活缺乏持續的關注與研究,且國內關于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群體還未形成,不利于展開深入研究。

3.文獻期刊與基金分布。圖2是美好生活文獻來源期刊分布,圖3是美好生活文獻資助基金來源分布。期刊來源和基金資助分布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好生活研究的質量水平??梢园l現,根據上述方式檢索到的1 477篇文獻中,僅有172篇來自核心期刊(1)此處核心期刊包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目錄、南開大學中文核心期刊目錄CSSCI與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占比不到12%,來自南開大學中文核心期刊目錄CSSCI的占比不到11%,而來自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的僅12篇。同時,檢索到的文獻中,僅75篇有基金資助,占比僅5.08%,國家層面的基金資助數量則更低??偟膩碚f,目前美好生活的相關研究中高質量的較少,普遍缺乏課題基金的資助。

表1美好生活研究發文量前十的機構分布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圖2 美好生活文獻來源期刊分布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圖3 美好生活文獻資助基金來源分布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三)美好生活研究的主題網絡及演化路徑

1.研究的主題網絡。圖4是運行CiteSpace繪制出的美好生活研究文獻的關鍵詞的聚類知識圖譜,圖譜一共得到308個關鍵詞節點、764個關鍵詞之間的連線和34個聚類模塊。為了凸顯重要信息,增強圖表的可讀性,圖4是對知識圖譜進行調整和優化的結果。圖4中,圓形節點代表關鍵詞,節點大小反映關鍵詞出現的頻率,同時關鍵詞的字號大小也反映了其出現的頻次,節點大、字號大的關鍵詞即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關鍵詞之間的聯系由線段連接,線段越粗,表明線段所聯系的關鍵詞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現的頻率越高,反映了研究的集聚程度。

圖4從總體上呈現了美好生活研究的熱點分布,我們可以直觀地得出以下三點結論:第一,已有的美好生活的研究涉及的點非常多,共有308個關鍵詞節點,雖然各節點的頻次不一,但總體上反映了研究的多元化。第二,已有的美好生活的研究熱點之間聯系并不緊密,各關鍵詞之間的連線都較細,說明涉及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獻都相對獨立,缺乏在某個或幾個主題間的深入挖掘和探索。第三,已有的美好生活的研究聚類較多,達34個,反映了已有研究的分散化和多元化,圖4也直觀反映了這一特點,除了中間關鍵詞“美好生活”與各關鍵詞的聯系較多外,其他研究內容呈現明顯的獨立特點,均是相對分散的不規則圖像,有的聚類整體線條較粗、節點較大,有的聚類整體線條較細、節點較小。

圖4 美好生活研究熱點的知識圖譜

為更直觀清晰地反映研究熱點,表2呈現了頻次超過5的關鍵詞分布情況。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好生活、社會主要矛盾、新時代、創新、奮斗目標、美好生活需要、改善民生、生態文明建設等關鍵詞最為突出,是美好生活研究的重點主題。同時除了核心主題“美好生活”,其他關鍵詞出現的頻次都較低,絕大部分都是低于10次以下,這也進一步反映了圖4的結果,已有的美好生活研究都較為分散、多元,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

2.研究的演化路徑。圖4呈現的美好生活研究文獻的知識圖譜是從2000~2019年這20年間的總的研究主題,我們可以通過CiteSpace進一步得到各個階段關鍵詞共現時區圖譜,用以呈現不同時期各關鍵詞的出現頻次及相互聯系,進而反映美好生活研究的動態演變過程。圖5是美好生活研究關鍵詞共現時區圖譜,時期單位選擇為1年。根據不同時期(年份)關鍵詞的集聚情況,可以很直觀地反映美好生活研究的演進過程。2000年前后,美好生活研究的熱點關鍵詞是“消費者”“企業管理”“共創”等,說明學者們更多從企業、消費者等角度研究共創、共建美好生活,此時美好生活的研究較少;2010年前后,美好生活的研究逐漸增多,熱點關鍵詞為“創新”“低碳”“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等,主要從生態建設、環保體制創新等方面研究如何更好實現美好生活,側重環境生態層面的美好生活;到2012年以后,美好生活的研究更加密集,熱點關鍵詞也趨向多元化,包括“群眾目標”“社會主要矛盾”“奮斗目標”“美好生活需要”“精準扶貧”等,更多從以人民為中心、改善民生等來探討美好生活,這與國家整體發展戰略與目標定位有關,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笨偟膩碚f,美好生活研究文獻的關鍵詞共現時區圖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好生活研究不斷從多元化主題轉向個性化主題,研究漸趨集中。

表2美好生活研究文獻的高頻關鍵詞及頻次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圖5 美好生活研究文獻的關鍵詞共現時區圖譜

(三)、美好生活研究的主題回顧

(一)不同學科視野下的美好生活研究

美好生活概念的內涵豐富、意蘊深遠,看似簡單尋常實則深奧復雜,是古今中外學者們持續討論的話題。早在古希臘時期,柏拉圖提出“理想國”的藍圖,表達了對公道正義的執著與追求,以及亞里士多德的“至善”論,均闡釋了美好生活的應然之道。近代,以邊沁為代表的功利主義學派提出了幸福觀,美好的生活即幸福的生活,強調放大快樂和縮小痛苦,從側面量化了美好生活。同樣地,中國傳統社會也不斷演繹著美好生活的社會理想和愿景。中國古代儒家所倡導的大同社會,構建了“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得其所、人人為公、各盡其力”的美好生活和理想社會藍圖。佛家提出“慈悲利他”思想、道家提出“虛靜恬淡無為”的思想,也同樣揭示了美好生活的道義基礎。從不同歷史階段、不同文化傳統對美好生活的持續探討即可發現,實現美好生活是世界各地、從古至今所永恒的目標。所以,有學者將人類歷史視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史(張彥、郗鳳芹,2018)。

當然,美好生活也是諸多學科持續研究的重要議題。哲學從價值和意識的高度提出了對美好生活的思考,政治學從現實層面分析了美好生活的制度基礎,社會學強調美好生活需要社會建構和自我建構的和諧統一,教育學則認為現代公民教育需要引導公民的理性批判和對美好生活的理性選擇,倫理學提出美好生活的三大要素,即維持生命、尊重與自由這三種價值觀。同時,近現代發展起來的社會福利學、公共管理學等進一步基于精細化的學科屬性分析美好生活。社會福利學將幸福美好生活量化為福利的最大化,公共管理學強調對公共事務的關心、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是構建美好生活的必要支撐,而不僅僅是個人的幸福、自由生活。盡管不同學科并未就美好生活的概念及內涵達成一致,但為全面理解美好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學理依據和思維啟迪(史云貴、劉曉燕,2018)。

具體到我國現實語境,更多學者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角和觀點來深入解答美好生活的內涵及其嬗變的過程。馬克思主義既超越了古希臘哲人們的抽象思辨,也深刻批判了宗教神學的愚昧夢囈,科學闡釋了人類美好生活。馬克思主義認為美好生活是人作為評價主體對于生活狀態的價值評價。馬克思、恩格斯將生活狀態區分為三種層次需要的滿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發展需要(寧全榮、楊倩,2018)。因此,有學者基于生存、享受和發展的三個層面的人的需要將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對美好生活的觀念總結為富裕生活(生存層面)、高質量生活(享受層面)和人的全面發展(發展層面)三個方面(魏傳光,2018)。在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認識呈現出從生存、享受到發展層次逐漸遞進的特點。概括來講,在全面改革開放階段,富裕生活是當時中國人民主要的和普遍的美好生活訴求;在深化改革開放階段,美好生活主要是指優化生存境遇、提升生活品質、豐富生活內涵的高質量生活;而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階段,以挖掘自身潛能、發揮聰明才智、彰顯價值意義、獲得尊重尊嚴為內核的人的全面發展構成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反映了美好生活概念的動態發展的特點(王雅林,2017)。同時,馬克思強調共產主義社會中“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終極目的(張彥、郗鳳芹,2018)。張三元等基于人的全面發展來解釋“美好生活”概念的演進。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過程,一個從低到高、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一個實踐的過程,具有現實性。既然“單面人”正在走向“全面的人”,因而,就應該把人當作“全面的人”來對待?!皢蚊嫒恕钡男枰瞧娴?,“全面的人”則要求有全面的生活、全面的需要。當然,“全面”是相對的。這種美好生活就是一種全面的生活、全面的需要。因此,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全面性和豐富性。美好生活既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旨歸,又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條件(張三元,2018)。人的全面發展必然要具有對美的規律(美的生活)的把握能力和對和諧生活(好的生活)的渴望(鄒廣文,2018)。在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王麗萍等從物質文化與美好生活的矛盾變化來闡述美好生活的重要倫理意蘊。美好生活是個體對其生活境況而作出的積極評價,這種積極評價的生成取決于個體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以及滿足的程度(曾琰,2018)?!拔镔|文化需要”是偏重數量發展的經濟目標,但只追求經濟數量的發展,本身沒有方向,人類進步所必需的價值就沒有優先性位置,發展將不可持續。提出“美好生活”的目標在于通過人的完善與人際關系的和諧,促進社會生產和生活趨向完善和健康。人生的真實幸福美好不可能在單純追求物質滿足中實現,必須建立在人格獨立、精神豐富高尚和擺脫物役的精神自由之上(王麗萍,2018)。

(二)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內涵與特征

那么,在我國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階段,何謂美好生活?其核心和特征有哪些?諸多學者對此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美好生活是“善”的生活,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和諧,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周中之,2018)。楊進等認為,美好生活帶有主觀的價值評判,在善的指引下實現個體的滿意的生活狀態和秩序,由于每個人的價值判斷不一樣,因此對美好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也會有所差異,因此無法給美好生活作出明確、具體的解釋,但可以做一些共性的、基本價值取向的思考和探討(楊進與柳海民,2012)。劉須寬從“量”“質”“時”“雅”和“界”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內涵進行解讀,認為只有解決這五個方面的問題才能更好解決社會主要矛盾,解決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難題。(劉須寬,2018)。鄒廣文進一步從“美”與“好”來闡述對美好生活的理解。美好生活就是人們在物質需求基本滿足之后進一步追求幸福的、精神充實的、富有意義的實踐生活。美好生活所蘊含的“美”與“好”集中指涉的就是個體與社會的價值意義層面:美作為人自由的象征,“美”的生活是人的精神、文化體驗,是人生命的“目的”指向。而“好”的生活體現的則是社會向善、和諧的人際關系,社會的公平正義等價值訴求。也就是說,真正的好的生活,只能是建立在一個更為公正和平等的社會共同體基礎之上的善的生活(鄒廣文,2018)。趙建波等認為美好生活是帶有社會性、群體性的特征,不僅僅是個體生活的美好狀態,還是社會整體的普遍的生活狀態,由于美好生活的整體性特點,因此是多維目標的集合,而非某一種或某幾種的價值追求。因此,現階段的美好生活可以理解為全面小康生活(趙建波、解超,2017)。當然,部分學者也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提煉、歸納中國式的美好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15日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強調,“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蓖瑫r,習近平總書記立足現實、放眼未來,從多個維度闡述美好生活的內涵,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李磊,2018;張三元,2018;鄭功成,2018)??偟膩碚f,美好生活即是人民共同富裕的生活,人民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國家整體上進入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階段(江暢,2018)。

(三)美好生活的主要內容與實現路徑

美好生活的內涵豐富、覆蓋范圍廣,除了上述關于美好生活概念的探討外,也有諸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研究美好生活,主要是美好生活與相關概念的辨析、美好生活的具體表現及實現路徑三個方面:

第一,部分學者就美好生活與幸福生活、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聯系與區別展開討論。趙建波等認為,要立足于個體與整體的差異來審視美好生活與幸福生活、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等的概念差異。幸福生活更多是指個體的生活體驗和感受,美好生活則包含了個體的感受和整體的社會狀態,涉及民眾的方方面面,包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即從概念的外延來講,幸福生活、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從屬于美好生活(趙建波、解超,2017)。李建華也認為,美好生活是期待達到的某種狀態,而幸福生活反映了當下的真實體驗,美好的不一定幸福,幸福的不一定美好,二者是交叉的(李建華,2017)。

第二,較多學者分析了美好生活的具體表現,涉及不同主體、不同方面。美好生活是人民的生活狀態,因此帶有群體性特征,寧全榮等特別強調了殘疾人的美好生活訴求,比較了殘疾人與健全人的共性與差異,二者都有生存、發展和享受的需要,有自己的價值、尊嚴和權利,但殘疾人由于生理或心理的特殊原因,必然蘊含著特殊的價值訴求(寧全榮、楊倩,2018)。因此,殘疾人也是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人生的追求以及對貢獻社會的渴望(鄒廣文,2018)。也有學者從環保規劃、綠色發展等方面來分析美好生活。葉齊茂認為,美好生活需要存在于社會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街頭巷尾,如美麗、安全、秩序和清潔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僅僅停留在大的社會背景和戰略格局下,還要立足于細微之處的實際生活(葉齊茂,2017)。王鑫等分析了綠色發展與美好生活的關系,綠色發展是實現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和現實基礎之一,需要對綠色發展堅持不懈的實踐(王鑫與袁祖社,2018)。李銘等從矛盾的角度強調了實現美好生活目標的挑戰,主要是人與自身的矛盾、人與社會的矛盾和人與自然的矛盾,現代生活一定程度導致人與社會、自然的異化和分離,因此需要有效克服和超越三大矛盾,才能實現持續友好的美好生活(李銘與湯書昆,2018)。楊進等闡述了美好生活與教育的關系,強調學校應立足于立德樹人的基本點,重視學生智慧成長、自由人格發展,在教育實踐中踐行美好生活理念,從思想源頭指引人走向美好生活(楊進、柳海民,2012)。美好教育生活不僅是美好生活的體現,而且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馮建軍,2018)。另外,陳岸瑛認為要激活傳統文化,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資源和驅動力(陳岸瑛,2018)。

第三,美好生活的實現路徑。不同學科視野下美好生活的實現路徑不同。張敏等基于公共管理的角度強調美好生活依賴良好的社會治理,美好生活的需求體系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等(張敏、趙娟,2018)。桑玉成等認為,要通過必要的政治建設來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既有制度缺乏有效性、權威性和穩定性,需要構建良好的制度保障體系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桑玉成,2018)。翟紹果等認為,共建美好生活需要將“共生—共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發展理念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共識中國文化、共建經濟發展、共治社會事務、共享美好生活,通過產業創新、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文化建設和生態保護等多元手段,實現對富足、和諧、共享、文明、綠色美好生活的價值追求(翟紹果、諶基東,2017)。敬狄等分析了奧特加·加塞特的技術實踐倫理價值論與追求美好生活的聯系,指出實現人之為人的善的技術實踐是通達美好生活的德性實踐,同時基于“精英-大眾”互動的歷史理論,對技術時代實現美好生活的可能途徑的探索,為當下反思該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啟示(敬狄、王伯魯,2017)。

(四)、結論與展望

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增長,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既需要制度和實踐層面的改革創新,也需要理論層面的深入探究,美好生活的研究也逐漸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焦點。本文采用文獻可視化軟件CiteSpace和文獻綜合管理軟件NoteExpress,對近20年來美好生活研究的文獻進行系統梳理和分析,主要結論如下:(1)2010年以前,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獻較少,2017年以后,美好生活研究的文獻數量陡增,已然成為學界研究的熱點議題。(2)已有的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獻雖然數量不斷攀升,但總體的集中度和質量并不高。僅有不到12%的文獻來自核心期刊,普遍缺乏課題基金的資助,說明美好生活的相關研究中高質量的較少。同時,國內關于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機構的發文總量占總發文量的比重仍然很低,核心機構群還未形成,不利于展開深入研究。(3)已有的美好生活的研究呈現多元化、分散化的特點,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傮w上,近20年來美好生活研究文獻所涉及的點多達308個,重點主題是美好生活、社會主要矛盾、新時代、創新、奮斗目標、美好生活需要、改善民生、生態文明建設等。但各研究點之間聯系不緊密、相對分散,各點的集中文獻數量也較少。(4)不同時期美好生活的研究主題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從早期的企業和消費者共創、共建美好生活,到后來的環境生態層面的美好生活治理,再到現在從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和民生改善等大背景來探討美好生活,可見研究漸趨集中。(5)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議題進行回顧發現,總的來說,目前關于“美好生活”的理論研究已經非常豐富,不同歷史階段(古今中外)、不同學科都有涉及美好生活的探討,雖然未能形成一致的理論體系,但為我們理解美好生活提供了豐富的視角。但是,已有的關于美好生活的研究,多為概念、內涵、特征等方面的定性探討,缺乏對“美好生活”的科學量化與實證分析。

總體上,美好生活的內涵豐富、涉及面廣,未來可從以下方面進一步研究拓展:第一,提升研究成果的質量和水平。已有研究呈現多元化、分散化的特點,總體質量并不高,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相關期刊、課題應認識到美好生活研究的重要意義,給予必要的支持,研究者也應在現有理論基礎上,以跨學科的方式深入研究,可開展全國性的抽樣調查,增強理論科學性和實踐導向力。第二,目前研究多是在理論層面分析美好生活,缺乏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缺乏量化實證分析,因此亟須構建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探討現階段美好生活的總體狀況,不同群體、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等的平衡性、充分性及變化趨勢等,以為進一步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促進美好生活的實現提供經驗證據。第三,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要建立在需要的基礎上,不同群體的需要不同,因此人民的美好生活也必然是差異化、多元化的,因此應結合不同群體的特點展開研究,如殘疾人的美好生活、老年人的美好生活等。在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加重的復雜形勢下,實現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愈發重要,也更為艱巨,老年人美好生活屬于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蘊含著整體的普遍性需求,同時基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點,也必然具有區別于年輕人的特殊性訴求,因此研究老年人的美好生活至關重要。當然,還可以結合不同學科開展研究,如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與美好生活的契合點及可能的推動作用,以多學科交叉的方式提升美好生活研究的質量和水平。

猜你喜歡
文獻生活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