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社交媒體中漢語國際傳播的國家安全戰略

2019-02-18 15:29張萱
中國圖書評論 2019年1期
關鍵詞:姓名留學生漢語

張萱

一、“哥大門牌事件”在社交媒體中的傳播進程

“2017年2月農歷新年前后,住在哥倫比亞大學Shapiro宿舍某樓的學生發現,有人故意撕毀了那些看起來明顯不是西方名字的亞裔學生宿舍門上的姓名牌?!盵1]“據報道,哥倫比亞大學Schapiro、EastCampus和Furnald三處宿舍樓都出現了貼有亞裔姓名的宿舍姓名牌被撕毀的情況。隨即,學生對校方反映了此事?!盵2]

事件發生后幾個小時,學??缥幕聞辙k公室(OfficeofMulticulturalAffairs)首先做出響應,給學校各大亞裔學生組織發送了慰問郵件并承諾進行調查,包括中國學生社團、亞裔美籍學生聯盟等。郵件發出幾小時內就在學生之間發酵開來,包括中國學生社團和亞裔學生聯盟在內的學生組織也發表了聯署聲明,譴責這一歧視行為??缥幕聞辙k公室副主任梅林達·阿基諾(Melinda Aquino)在慰問信中表示,“仇外情緒的不斷滋長,加劇了這一事件的影響和學生的焦慮?!盵3]以事件的發展進程來看,從事發到校方做出反應,全程未超過24小時,及時回應、態度誠懇是大多數突發性事件在危機公關上較為合理的傳播范式,因此,理論上意味著該事件公開傳播和擴散的可能性已經降低。然而,事件后續的發展則表明,這一時期僅處于該事件傳播流程的萌芽階段。

事發后第二天,哥大校內的部分中國留學生開始在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上發帖,宣傳此事。其中尤以中國留學生閆呼和發布的一條信息為標志,成為了事件轉折的開始。閆呼和在收到校方慰問郵件后,便在“臉書”上發了一條信息,內容如下:

“Hifriends,mynameis閆呼和(yánhūhé),andIliveinMcBain422. Iapologizethatmynametagsays‘Jack Yan,whichapparentlyhascaused someofyoumuchinconveniencewhen tryingtolocateandharassAsians studentsoncampus.Feelfreetocome ripitoffasyouvealreadydonetomy fellowChinesenamebearingfriendsin EC,Shapiro,HartleyandFurnaldHall. MynewChinesepinyinspelledtagwill beputupsoon.”[4]

中文翻譯如下:朋友你好,我的名字是閆呼和(yánhūhé),我住在McBain422寢室,我很抱歉自己的門牌被標識為“JackYan”,給你們定位和騷擾學校里的亞裔學生帶來不便。盡管來撕吧,就像你撕掉了住在EC、Shapiro、Hartley和Furnald Hall中我的中國同胞的門牌一樣。我會很快換上注有漢語全拼的門牌。

這條信息主題明確,公開并直接對歧視漢語姓名的行為進行了對抗性表達。在充滿反諷語氣的表述下,該信息迅速成為事件相關信息中被轉發量最高的帖子。由此,事件在進入社交媒體傳播之后,便開始了大范圍傳播擴散的新階段。即第一次傳播高峰階段。在這一階段,該事件依托于社交媒體的快速復制、行動強化和信息添加三種方式,使事件的話題維度得以拓寬,并進入了傳播擴散的第一次高峰階段。這主要由如下幾個特征所構成:

一、快速復制:體現為更多哥大中國留學生以閆呼和發布的內容為模板,在社交媒體上紛紛發表將姓名的英文拼寫更換為漢語拼音拼寫的帖子。這一聲援形成了一輪強大的輿論效應,在社交媒體上以同一主題、相同格式的方式快速復制與傳播。二、行動強化,表現為在留學生們集體性發聲的同時,發布信息的留學生們也開始采取行動,直接把宿舍門牌換成了漢字中文名加拼音,并借助社交媒體不斷發表已經更新的門牌信息和圖片,或在模板信息之外補充更多的信息來強化同一主題,如,一些美籍華裔學生加入了“換門牌”行動后,在臉書平臺上還講出自己的中文名字和名字的含義,很多人甚至報上了寢室號碼,并表示“你要還想撕的話就沖著我們來吧”。這些行動拓寬了事件在傳播中的話題維度。三、信息添加,體現為以原始議題為中心,不斷添加新的相關信息,使得原始議題的外延被拓展,為話題持續保持熱度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正如閆呼和在該事件發酵的過程中,并未停止傳播信息,而是繼續寫作了一篇評論文章。文中他解釋了中國人起名字的藝術,以及在中國文化中名字所承載的老一輩人的祝愿和希望,之后,閆呼和將文章發表在了社交媒體中,話題因此也由“漢語姓名被撕”過渡到了漢語姓名的文化內涵,這對持續事件的熱度起到了直接作用。

閆呼和在發表了評論文章之后發現,還有很多人對此事尚不知情,因此“就在文章發表之后的當天晚上(美國東部時間2月3日),他采訪了8位中國同學,并于周末完成了視頻的剪輯。當地時間周一(美國東部時間2月6日),跨文化事務辦公室作為對這件事的響應在Lerner Hall舉辦了一個主題為‘我的名字是……(Mynameis...)的活動,閆呼和便借這個機會在‘臉書(Facebook)上發布了名為‘Saymy name(說出我的名字)的視頻。該視頻發布后,已經有超過20萬的點擊量”。[5]

從傳播形式來看,短視頻相較于文字、圖片或長視頻,具有更直觀的視聽體驗、主題呈現,有利于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基于用戶分享和傳播建立起更強效的傳播關系,正是在這段長度為2分30秒的視頻中,8位中國面孔的留學生認真對著鏡頭說出了自己的漢語姓名,講述了自己姓名的來源和文化內涵。他們堅定的眼神、肯定的語氣、不卑不亢的表述,將該事件推向了傳播的第二次高峰階段。

經過兩次傳播的高峰階段,事件的話題也逐漸從最初的漢語姓名遭遇歧視,拓展并深化為中國留學生對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集體性思考。在臉書、微信與微博等眾多國際主流社交媒體中,中國留學生紛紛發表了自己對漢語姓名、漢語文化乃至中國身份的集體性思考。如,海歌(Heidi)(—位因為寫了英文名字,而“有幸”沒被撕名牌的哥大中國學生):“最近學校發生的事,讓我和身邊的人逐漸意識到,我們的中文名對自己是多么重要?!盵1]留學生(Panopath):“是啊,在異鄉求學的我們,多久沒有聽別人叫起我們的中文名了?!盵6]盛悅(Shengyue):“我突然醒悟,我竟為自己叫什么名字感到抱歉。還有比這更荒唐的事嗎?”[7]

二、“哥大門牌事件”的社交媒體傳播特點

社交媒體的傳播規律,在“哥大門牌事件”中以“放大”“討論”和“再造”三種方式表現出了信息作為符號傳播的實際效果,由此也呈現了漢語在國際傳播中取得的成績以及尤為值得關注的新問題。

首先是漢語姓名以“意義移植”方式聚合網民,導致事件傳播效果的放大。在海外和中國網絡空間中,該事件傳播效果不斷放大,主要依賴于話題和傳播平臺這兩個要素的結合。從符號傳播學角度來看,傳播過程中原話題經過兩次“意義移植”,實現了對網絡群體的聚合效應。

第一次“意義移植”表征為從漢語姓名“移植”為擁有漢語姓名的中國留學生。符號學中的“意義移植”是指“兩者借由同一符號載體,實現的意義轉化?!盵8]由漢語拼音構成的姓名,既不是固定詞組也不是專有名詞,它是每個人所獨有的名字,包含了一個人的身份、個性以及家族期望的豐富內涵,因此它具備鮮明的顯性特征和豐富的隱性含義。一方面,漢語姓名這個符號本身具有高度的可參與性,幾乎所有中國留學生都可以就自己的漢語姓名參與話題討論,因此在事件發生僅一周的時間里,話題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就已達到20萬次點擊量。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2016年門戶開放報告》,中國學生占2015至2016學年所有留美國際學生總人數的31.5%,中國連續第七年成為最大的留美學生輸出國。[9]海量的中國留美學生基本上都活躍在海外高度普及的社交媒體“臉書”中,因此以一個共同話題為原點,迅速并形成群體聚合現象的概率自然相當高。另一方面,中英文兩種語言姓名之間的關系,在該事件中被緊張化。一般情況下,幾乎所有的中國留學生都會為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字,為了讓他人讀起來方便或為了更快地融入陌生環境,方便自己在海外的學習和生活。而該話題涉及兩種不同語言姓名被區別對待的問題,非常容易引發中國留學生的普遍共鳴與積極參與。正如一位留學生所說:“留學生希望別人能夠記住自己,于是將自己本來的中文名一步一步塵封。但是,當標有中文拼音的名牌被撕去的那一刻,我們逐漸意識到,中文名字對自己是多么重要?!盵9]

第二次“意義移植”表征為群體范圍的延伸,由中國留學生“移植”為每一個擁有漢語姓名的中國人。漢語姓名作為一個符號,它對每一個擁有這一符號的人來說,都具備話題的可參與性,因此“意義移植”再次發生。在社交媒體這一全球性傳播的平臺基礎上,由話題聚合形成的留學生群體很快便開始蔓延至更多中國網民。第二次“意義移植”包含了第一次“意義移植”的主要內容,漢語姓名這一話題自身的內涵經由全球性網絡社交媒體被逐層“放大”。

該事件在傳播過程中具有明顯被放大的特性,從傳播效果來看,在范圍、群體等方面均產生了很大的傳播力;從傳播的內容來看,主體信息不斷泛化、意義移植不斷疊加等,事件在“放大”的過程中聚合了大量的中國網民。兩次“意義移植”都依賴于互聯網社交媒體的傳播規律,廣泛性、無邊界,以及話題可轉發、可評價的傳播機制,使得事件在傳播擴散過程中,話題的外延持續豐富且影響力持續擴大。

其次,漢語姓名與英語表述的符號化互動中顯現出文化自信形成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在傳播符號學視域下,漢語姓名作為符號,其符號意義的呈現是在社交媒體的“討論”過程中,分別由漢語姓名背后的文化自信與使用英語進行反歧視的身份自信,這兩種交織的符號互動所構成。

一方面,網民作為解釋項的主體地位借助社交媒體的交互性,得以實現最大程度的“討論”,為符號背后的文化彰顯提供了足夠的信息和情感空間。C.S.皮爾斯(Charles SandersPeirce)認為,符號包含了再現體、對象和解釋項這“三元”,并且認為重點在于解釋項的主體性地位。[10]在該事件中,中國網民是姓名拼音傳播的主體,作為符號傳播中居于主體地位的解釋項,他們在社交媒體所提供的傳播空間中,具有主動權。因此,隨著事件的符號意義向中國留學生身份和地位的意義方向流動時,話題自身所包含的更大語義背景便自然被打開了。中國留學生們參與話題討論的積極性源于強烈的主體性意識和主動設置議題的動力。在社交媒體開放性與交互性的機制下,深度的話題空間得以展開,話題得以向社會文化的縱深處發展。因此,在討論過程中,經過兩次“意義移植”,當話題進入留學生對身份認同的文化議題時,作為話題解釋項的中國留學生,長期以來對身份認同的不確定性,對自己姓名以及姓名所包含的家族情感、漢語文化情懷的歸屬感被激發,強烈的表達愿望迅速轉化為社交媒體上的積極回應。

另一方面,在該事件的互動“討論”中,始終存在兩種語言系統共存的現象,“拼音姓名+英語解釋”,這種組合方式看似矛盾,卻體現出了中國留學生們對中國身份的高度自信。

在該事件的傳播過程中,中國留學生作為傳播主體,不間斷地在社交媒體上提供具有開放性、參與性的討論議題,無論是文字微博還是短視頻,都具有兩種語言共存的特性。從符號傳播學角度來看,有如下兩點值得我們思考。

其一,將微博的文字作為符號,拼音部分重在強調姓名的中文發音,可見對中國姓名和中國身份的認同是使用者高度自信的體現;英語部分承擔的是對中國文化的解釋,中華文化豐富的歷史和人文寓意以英語形式經由留學生進行全球性網絡傳播,留學生們對中國文化的自信也可見一斑。將短視頻作為符號,它除了具有文字的解釋功能之外,還體現為聲音、畫面等視覺語言的動態表現力,這種符號表征更側重接受者的觀看體驗、視覺沖擊和代入感。盡管有網友指出,“如果閆呼和和他的同學真的愛國,就不應該用這種鳥語(英文)來拍攝這個視頻。也有人認為閆呼和應該入鄉隨俗,使用英文名字,而不應該鬧事?!盵11]對此,閆呼和的回應是:“視頻用英文拍是因為他們針對的對象是那些說英文的人,并不是中國的觀眾?!盵11]

其二,理性身份認同與群體極化現象的共生催生傳播現象的再造。社交媒體的全球性,為每一個中國人參與話題的討論提供了平臺和機制,但是在海外留學生與中國內地網民之間,因為身處的環境不同,對同一話題的討論產生了兩類存在差異的群體態度,因此從最初的事件到之后的各種傳播現象,參與者們在社交媒體的討論中“再造”了一個新的話題,即海外留學生的身份認同與內地部分網民的“群體極化”現象[12]的共生。

符號學中的“一個能指在不同的語境下對應多種所指”。[13]在傳統傳播環境下,一個能指對應多個所指的生成周期較長,但如今社交媒體加速了話題的“再造”。事件從一個話題指向多層意義的發生頻率提高,因此話題不斷生產出新的意義,群體間態度差異的可能性也在提升,這既與漢語符號及其表征的文化有關,更與使用符號的主體對符號的解釋有關。

基于目的不同,在該事件中使用符號的主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海外留學生,他們有明確目的和訴求,在符號傳播中附加了對漢語文化的情感表達和反歧視的抗爭意識;另一類是中國內地網民,他們沒有明確目的,在旁觀者心理的主導下,群體心理更為突出,因此“群體極化”現象占據主流,出現了極端嘲諷或極端反駁。由此可見,在漢語國際傳播事件中,海外中國留學生往往因為對自己身份認同的迫切需求,會具有更明確的目的與理性抗爭行為。正如,閆呼和說:“我們可以沒有脾氣,但我們不能沒有態度?!薄斑@個視頻的目的并不是讓中國留學生放棄使用自己的英文名字,而是告訴他人,也提醒中國留學生自己,他們擁有一個美麗的中文名字,一個被寄予了國家文化與父母期望的名字?!蓖瑫r,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留學生強烈身份認同的訴求,并沒有以一種激烈的言語暴力方式呈現,對此閆呼和表示:“這個視頻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是教育與傳播,我們想用這個視頻來告訴大家我們名字背后的意思,它們對我們的重要性。同時也告訴肇事者我們想和他們坐下來,一起想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薄斑@個視頻應該被看成一份邀請。不爭執,不吵架,我們只是想坐下來和你好好談談。一切偏見與歧視都源于無知?!盵14]據筆者分析了解,在當時社交媒體留下的發言和互動中,海外留學生對該事件基本上形成了統一的態度,“歧視,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宣傳中國文化,使他們了解”。

而同樣活躍于社交媒體的其他中國民眾,在群體態度上的激烈程度更高,“群體極化”現象更為明顯。從話題形成的流程來看,國內網民的討論是在海外留學生討論的后期逐漸形成的,尤其是在“Saymy name”這個短視頻發出以后,網民才開始積極地參與互動。究其原因有三點,首先,內地網民對該話題的討論并沒有清晰的目標,旁觀者立場占據的比重更大;其次,在抗爭性的話語態度中,也沒有約定俗成的議題設置者,其議題均來自海外留學生每一次形成的新議題;最后,原始議題已被消解,如,中國姓名的文化底蘊、中國姓名與英文姓名的關系、留學生維護漢語姓名的動力以及哥大校方的回應等議題,基本上都不是內地民眾討論的對象,反而在圍觀心理作用下形成的跑題或極端的話語內容占據了一定分量,內容上或激烈肯定或冷嘲熱諷。如,閆呼和表示:“很多評論的點完全都偏了。就是說知識能讓人長得漂亮啊什么的。然后又說什么有相貌又有才華什么的,還有英語口語好好聽,還有某雅思備考微博把我們的視頻做成口語素材的?!盵15]同時,部分內地網友的態度則相對極端。

同時,針對國內一些媒體對這件事的報道,閆呼和覺得“自己的視頻被他們強行利用了,報道中的內容完全不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有很多的媒體開始炒作美國的排華情緒,說這種事情發生在哥倫比亞大學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來了一句什么美國已經掀起了排華浪潮”。[11]社交媒體的全球性,讓一個議題在國內網民和海外留學生中,形成了兩套話語空間,差異性的意義表征,體現出漢語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在社交媒體中傳播擴散的過程,事實上是文化、群體、情感和情緒等多因素集中呈現的集合體。目前,“哥大門牌事件”讓我們清楚看到了,漢語的國際地位已經提升,特別體現在了一部分傳播主體的表達愿望與行動能力上,但同時新的問題也不應被忽視。

三、社交媒體中漢語國際傳播的國家安全戰略新思考

目前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的數量龐大,且具有持續發展的趨勢,那么從國家安全戰略角度探討社交媒體環境中的漢語國際傳播問題刻不容緩?;凇案绱箝T牌事件”的經驗和教訓可見,對漢語國際傳播的安全戰略重在早期預警和日常管理階段,由此,本文提出了“系統協同傳播模式”與“選擇性傳播模式”兩種戰略思路。

首先是系統協同傳播模式,即跨界融合與預測趨勢。系統協調傳播模式立足于全網絡、全學科、全行業之間的通力合作,因此,建立統一標準的跨界合作是該模式的核心要義,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

一方面,打通國家語情與社會輿情之間的通道。本文涉及漢語語料庫和社交媒體輿情研究這兩個分屬不同學科的研究領域,但兩者具有相當的交叉性。從研究內容來看,兩者都是以漢語為對象,從漢語到意義的探索,包括漢語語言、語言變體、漢語使用者、交流內容、交流形式等;從研究目的來看,兩者都在于發現規律、預測趨勢,為國家在信息、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安全提供預警防范參考。

從目前已有的學科建設情況來看,在語情研究領域,國家語委自2004年就著手創建了不同側重的語言觀測研究機構,目前已經形成三類功能互補的系統化、常態化語言觀測機構?!耙活愔饕瀼刂袊Z言文字本體的發展變化和使用情況,這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的五個分中心為代表”[16];另一類主要觀測中國與語言文字相關的各種現象、活動以及輿情,這以教育部語用所語言輿情研究中心和武漢大學中國輿情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為代表;還有一類是領域性語言觀測研究機構,如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等。從目前語言觀測的分類來看,第二類機構針對網絡空間中的語言與國家問題,在網絡輿情與語言使用關系的研究中已取得了相當成果。

“跨界融合”概念在目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已經被廣為接受。語料庫語言學的跨學科研究意識就相當普及,不少語言學學者都提出,語料庫語言學發展到現在不過50余年,加強語料庫共享甚為關鍵。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教授劉華提出,近幾年“除了面向字頻、詞匯、句法、語義、語篇、語體等語言本體研究,嘗試在這些領域更加科學地認清語言本質之外,基于語料庫的多學科交叉研究,也展示出語料庫語言學的實用價值和廣闊前景”。[17]比如,基于多媒體語言資源庫的語言生活研究,基于語言大數據的社會化群體、網絡輿情研究;基于海外華人生活視頻、華語口語的社會學、人類學研究等,都是將語料庫和社會學、人類學、教育學、新聞學等相結合醞釀出的研究新熱點。如,中國傳媒大學與教育部語言信息管理司共建的“今日語情”網絡數據平臺,就是對通過網絡流行語言的實時觀測。相比之下,針對“漢語的國家安全與社交媒體”這一主題的跨界合作尚有空間,那么,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應考慮細分觀測對象,就本文的問題而言,有必要針對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中涉及這類主題中存在爭議的事件或現象,精準化其安全系數的測定。具體來說,需要開展針對社交媒體這種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漢語安全問題的檢測、識別和評估,建立健全基于漢語和其他語言的“安全風險信息”和“案例庫”。比如,設定關鍵詞抓取,在社交媒體中出現的某些語言若觸及漢語國家安全邊界,就需要對其進行跟蹤與研究。在此基礎上,建立“漢語文化風險案例數據庫”,及時發布和提供語言安全信息和預警信息。

另一方面,預測用戶情緒態度與趨勢。語料庫與輿情監測的合作,不僅在于對已出現的語言安全危機進行關注,更大的意義在于預測。語料庫的功能重在語言本體,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姚雙云表示,“語料庫語言學主張利用海量數據對紛繁復雜的語言現象做全局性研究,進而發掘語言使用的內在規律和運作機制?!庇捎谀壳皾h語在國際傳播中的使用情況,已經不單存在于面對面的真實對話關系中,在虛擬世界里大量的漢語使用與社交則需要融合網絡介質的傳播規律來分析。尤其是涉及國家安全領域的漢語使用,既關系到語言本體,還關系到語言使用者的情感和態度,而這部分在社交媒體研究中已初見端倪。

網絡社交媒體的輿情分析重在語言內容,作為人們溝通真實物理世界和虛擬空間的重要渠道,人們在社交媒體中的語言表達和交流,反映的是人們的態度和情感趨勢。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的交流信息包含了大量用戶情感的文本信息,并通過社交媒體的影響波及現實世界。因此,社交媒體為情感分析提供了海量的數據資源。通過對其中文本包含的情感熱點、情感表達來分析事態發展的趨勢有助于防范某些危機。如“中國輿情智庫”“清博指數”“人民網海外輿情研究”“輿情研究室”等數據平臺通過社交媒體中網民話語的監測,了解網民對熱點事件的情緒趨勢以防范潛在的危機。另外,人們在網絡中的語言態度具有直接轉化為現實行動的高度可能。因此,從社交媒體中分析用戶之間語言交流的相互影響,能夠通過影響力預測用戶行為。目前的研究已經形成了兼顧網絡結構、用戶屬性和網絡用戶偏好的模型。比如,以漢語國際傳播中涉及“漢語歧視事件”為例,通過對語料庫中的敏感詞進行歸類,借助于網絡自媒體的模型分析,就可以勾勒出中國城市網民對漢語歧視問題的情感態度、性格畫像,或中國網民對漢語歧視問題的心態演變軌跡等結論。

其次是選擇性傳播模式,即精準分類與應急救援。選擇性傳播模式立足對傳播者的精準分類,有助于當危機事件出現時,有針對性地發揮不同傳播者的傳播效力。

一方面,建立兩類用戶的自動篩選機制。通過對“哥大門牌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到漢語國際傳播中的語言危機是國家安全議題中的重要構成。社交媒體的網絡傳播效力證明,危機輿情與漢語安全具有同一性,那么如何在學科跨界融合的基礎上,進一步鎖定危機的發生原點,是當前的研究重點。研究輿情事件傳播的網絡結構、節點地位對信息傳播效率的影響,從而提出針對關鍵節點的網絡輿情治理策略,特別是篩選出危機輿情中的兩類關鍵用戶:關鍵信息發布者、關鍵事件關注者。在具體操作中,關鍵信息發布者的ID,可作為危機輿情案例庫的一項構成成分,進而將輿情治理工作提前到輿情爆發之前。同時,通過其發文內容的情緒控制有效引導公眾情緒,利用關鍵事件關注者(多個ID)的情緒預測作用,提高網絡輿情預警機制的準確度。

以本文為例,閆呼和作為該事件自媒體平臺的首個發布者(ID),幾乎主導了整個事件的發展方向和進程,他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信息內容和傳播形式,包含了漢語本體研究的多項內容。比如,微博話語堅定卻不失詼諧的方式,以及被認為是“充滿藝術氣息溝通方式”的短視頻等,成功地消解了該事件中歧視漢語與維護漢語之間的激烈交鋒,因此閆呼和發布的信息以及閆呼和本人都應成為海外漢語傳播危機輿情案例庫的采集對象。另外,該事件有多個關注者(ID)和參與者(ID),他們在網頁上的瀏覽過程、點擊對象、發言內容等痕跡均是該事件最終結果的必要構成因素,同樣具有采集價值。案例庫中這類成功案例或其他失敗案例的海量集中,有助于對未來或潛在的同類危機事件提供參考及防范對策。

另一方面,形成應急救援手段。在評估社交媒體環境中語言安全風險的基礎上,建立應急和救援機制,設立應對語言安全風險的語言服務志愿團隊,是一種日常和長效的傳播機制。從“哥大門牌事件”,可見海外中國留學生是一支重要的網絡群體,他們的身份有助于自發地去捍衛漢語在國際傳播中的地位,并且他們在使用社交媒體中表現出來的身份認同、文化自信,也證明了當代中國留學生前所未有地具備了一種積極且身體力行地主動爭取話語權的能力。如,有媒體認為“閆呼和拍攝的視頻《說出我的名字》很快走紅,或許是因為拍攝視頻這種行為本身打破了安靜的中國人的傳統成見”。閆呼和回應,“這一代的中國留學生在觀念上和上一代有明顯的不同。中國人在國外一直被看作模范公民,因為他們很少說出自己的想法。通常,他們會選擇把抱怨塞到自己的肚子里。那個時候,中國社區還不是很大,但是現在,我們有實力,也需要去爭取自己的權益。如果你退一寸,他們就會進一尺?,F在我要把我的一寸給要回來?!盵11]

綜上所述,漢語國際傳播作為國家安全問題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具有社會議題生產和再造功能的社交媒體環境下,因為海外年輕一代的主動發聲而正在經歷著改變。隨著社交媒體在大數據與跨界融合等技術層面上的不斷更迭,漢語國際傳播中的安全戰略也應建立起新的思路。

(本文受到湖北大學教改項目“新聞傳播學跨學科人才培養”支持。)

注釋

[1]從哥大撕門牌名事件說起,我們為何要掩飾自己的中文名字.https://wx. abbao.cn/a/15903-90f4960c2bd8e6ef.html.

[2]哥大學生宿舍帶中文名特征門牌被撕,校方將調查.http://world.haiwainet. cn/n/2017/0211/c232591-30721850.html.

[3]哥大中國留學生親述“撕門牌”事件:這就是種族歧視!.環球網.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59304220368446𝔴=spider&for;=pc.

[4]霸氣!撕掉的“哥大”門牌,撕不裂的中國尊嚴!.http://www.sohu. com/a/126518839_506991.

[5]哥大中國留學生親述“撕門牌”事件:這就是種族歧視!.美國中文網. http://news.sinovision.net/society/201702/003999592.htm.

[6]在國外不敢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你究竟在害怕些什么?.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89ddd2b1bc8e0cb14000014/.

[7]你的中文名那么好聽,為什么你在國外卻不用?.http://www.myzaker. com/article/58a2bed61bc8e02875000072/.

[8]隋巖.符號傳播意義的機制———對自然化和普遍化的深度闡釋[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8(3).

[9]簡立欣.中國留學生宿舍中文拼音名牌被撕錄短片抗議[OL].旺報. 2017-2-13,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13004654-260408.

[10]CharlesSandersPeirce.Peirce onSigns[M].ChapelHill:TheUniversityof NorthCarolinaPress,1991.

[11]美媒回訪“撕名牌”事件留學生:保衛中文名愛中國身份[OL].參考消息網.2017-4-15,https://news.qq. com/a/20170415/001354.htm.

[12]“群體極化”現象:群體決策可能使個人更加冒險,也可能使個人更加保守。大量的研究發現,群體決策比個體決策更容易走極端(H.Lamm&D.; G.Myers,1978;E.Burnstein,1983),即群體極化(grouppolarization)。

[13]訪談隋巖.傳播主體極端多元化中符號規約的被顛覆[J].符號與傳媒,2018-3.

[14]中國僑網談華人面對歧視:可以沒有脾氣,但不能沒有態度[OL].澎湃新聞.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64216.

[15]留學生抗議宿舍漢語拼音名牌被撕引發美國媒體關注[OL].觀察者網.http://www.qlmoney.com/content/20170412-260362.html.

[16]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與有關部委及相關高校共同建設,目前成立了平面媒體、有聲媒體、網絡媒體、教育教材和海外華語研究等5個分中心。這5個分中心分別設在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廈門大學和暨南大學。

[17]郝日虹.語料庫語言學開啟研究新熱點[J].中國社會科學報第725期,2015-4-13.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責任編輯郎靜)

猜你喜歡
姓名留學生漢語
學漢語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與拼音
北京外國留學生的規模與結構
小記者檔案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
第一單元綜合模擬測試卷
找朋友
淺談漢語學習中的“聽”與“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