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梁龍舞:鐵水金花不夜天

2019-02-26 19:16劉少才
百科知識 2019年4期
關鍵詞:龍舞龍燈銅梁

劉少才

火雨紛紛,星落遍地,火龍在飛濺的火樹銀花中時而翻滾,時而跳躍,時而打轉,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赤膊上陣的舞龍人狂野而剛勁,靈動而飄逸;人、龍、火完美交融,美不勝收。這場面就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銅梁龍舞。它曾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壓軸表演,并多次代表國家走出國門表演,享譽海內外。

藝術與文化

銅梁是重慶的一個區,也是邱少云烈士的故鄉以及龍燈的發祥地,被海內外譽為“中國龍舞之鄉”。

龍舞是以“龍”為主要道具的傳統舞蹈形式。銅梁龍舞始于隋唐,盛于明清,譽于當今,既是舞蹈,又是體操和雜技。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銅梁龍舞包括龍燈舞和彩龍舞兩大系列。龍燈舞主要有大蠕龍、火龍、稻草龍、筍殼龍、黃荊龍等10個品種,其中以大蠕龍最有特色。彩燈舞則主要包括“魚躍龍門”“泥鰍吃湯圓”“三條”“十八學士”“亮獅”等12個品種?!盎瘕埼琛眲t被冠為“龍舞”之首。它以龍燈為道具,是集舞蹈、音樂、美術為一體的民間綜合藝術樣式,舞時煙花燒龍、伴奏音樂獨特、道具構思巧妙、服飾樸素大方、群眾參與性極強,為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一。

不僅如此,銅梁龍舞藝術已走出重慶,在海內外舞臺上大放異彩。亞洲議會和平協會的年會、東亞運動會等大型活動文藝表演上都有銅梁龍舞表演,銅梁龍舞還曾受我國原文化部的委派,遠赴美、英、法、日、韓等國家參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在1984年、1999年、2009年的國慶盛典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國內重大活動上,銅梁龍舞憑借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杰出的文化價值,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級文化品牌。

歷史與傳承

傳說龍能行云布雨、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采用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盡管人們在全國各地幾乎都能見到舞龍,但論起舞龍的年代起源、規模、花樣、形式,以銅梁的舞龍為先。

銅梁舞龍的風俗由來已久,在唐宋時期就已出現。即便按現在公認的說法,銅梁龍舞“起于明,盛于清,繁榮于當代”,距今也有六七百年的歷史了。清光緒年間的《銅梁縣志·風俗篇》記載了銅梁龍舞的盛況:“上元張燈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輝煌達旦,并扮演龍燈、獅燈及其他雜劇,喧闐街市,有月逐人、塵隨馬之觀?!?/p>

在銅梁,舞龍習俗保留至今。各機關、企業、廠礦,每個鄉鎮、每個村,都有自己的舞龍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縣城都會舉辦盛大的燈會,各個舞龍隊、花燈隊競相出動,直到元宵節達到最盛。一個完整的游行隊伍前前后后共有30多個小分隊參加:牌燈開道,正龍打頭,然后是身長40多米的大蠕龍、活潑的小彩龍,還有花燈“魚躍龍門”“泥鰍吃湯圓”“亮獅”“開山虎”,最后由火龍押陣。

銅梁龍舞不僅體現了團結合力、造福人類、奮發向上、與天和諧的精神,又具有娛神娛人、彰顯威力等社會功能,在民間具有很深的基礎。

作為“龍舞”之首,銅梁火龍舞以鐵水打金花,輔以不同材質的導引火、口中火、脊上火、腹中火、場中火、升天火等,組成一片狂熱的立體火陣,極盡熱烈多彩之能事。通常是兩條火龍相配合,或分或合,或翻或騰,外加吹打樂隊、干花隊、鐵水花隊以及噴花、煙火、火流星等助陣,現場中,火花與龍緊密相連,無火就不能稱其為火龍,于鐵水花與干花施放中,給人的感覺是又驚又怕又刺激,是很新鮮的觀賞體驗。

龍舞現場驚險刺激

看銅梁龍舞,最好的時間是元宵節。為制造火龍,銅梁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購買火藥。當地制造出的火龍最長時可達40多米,表演場面壯觀、驚險奇特。

火龍表演一般都選在晚上7點30分左右正式開始,場地面積至少有100平方米,且周圍無任何易燃易爆物品。

隨著“啪啪”一串巨聲突然響起,表演正式開始。只見場地四角,各有一個燒得通紅的鐵水爐。爐前的師傅熟練地從紅得耀眼的火爐中舀起溫度達上千攝氏度的鐵水,拋向空中,并用特制的拍子準確無誤地將鐵水奮力打向場子中央的天空,使鐵水在十幾米的空中成扇形散開。霎時間,鋼花飛濺,“鐵水流星”快速從天而降,綻放成最美麗的煙花雨,落地成金。

在絢爛的焰火鐵水中,一位位裸著上身、穿著短褲的漢子,揮舞著噴火的大龍,在火雨中奔跑騰躍、逡巡游走。那矯健雄壯的火龍,多變的套路、交織的火花、炸鳴的鞭炮、激烈的打擊樂,充分調動著人們的觀賞熱情。這場龍與火的舞蹈看得人是目不轉睛,連呼過癮。

雖然在鼓掌叫好的同時,也伴有鐵水濺身的危險,當地人卻不怕,還說:“鐵花落身上了,新年一定有好運!”民間傳說,火燒龍火花襲人,可以除去身上晦氣,使來年祛病免災,事事稱心如意,所以在現場,龍舞的火花越大、鞭炮越響,舞龍人和觀龍人就越有興致。

銅梁龍舞之所以譽滿全國、享譽中外,原因雖然很多,但根本還是龍體美、玩得活。龍體美是銅梁文化長期積淀的結果,玩得活則是現代銅梁人集體智慧和審美情趣不斷總結與創新的結晶。如果舞龍時沒有騰、躍、翻滾、盤、絞、纏、繞等技法的運用,就很難達到活的目的。

“玩火龍是我們高樓人的絕活?!笕潺垺i啃南瓜這些品種,很多地方的人都能玩,但說到火龍,離了我們高樓鎮的人就是不行!”說這話的是銅梁火龍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詩敏。

今年66歲的李詩敏,自幼與父親一道耍龍燈,練就了一身舞龍的把式。談到舞火龍,其興奮之情溢于言表。說到高興處,更是從自家旁邊小屋里拿出了他打鐵水的木板和鐵水桶與生鐵?!拔杌瘕堉v究的是配合,而配合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練出來的,需要時間堆積。比如我現在是鐵水師傅,那么我打鐵水的時候,就一定要清楚舞龍到什么點,什么時候,怎么打出去鐵水,既不會傷害到舞龍師傅,又能炸開顯得好看?!薄盎瘕垘煾祩內浅嗖泊┧笥跐L燙的鐵水和煙花中,有一定危險性,但我們是看著父輩們舞火龍長大的,有技巧,不怕?!崩钤娒舻靡獾卣f,“燒鐵水要有技術,火候要掌握好,表演到高潮,鐵水溫度不到不行,可是熱早了也不行。這里面的竅門多著呢?!?h3>龍舞傳說拒惡揚善

關于銅梁火龍,還有一個自古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巴蜀地區來了一條火龍,它渾身噴火,四處興風作怪,使得周圍的土地干裂,禾苗枯死,村民們為此心焦如焚。這個時候,一對夫婦挺身而出,帶著大家鑿山引水緩解土地干旱。然而,水通了之后,那條火龍又來搗亂,它張開血盆大口噴出烈火,把這對夫妻烤死了,還烤干了開鑿出的水源頭。這對夫妻留下了一個叫張共的男孩。他繼承父志,到峨眉山求仙問道學法。三年后學成歸來,與惡龍苦戰三天三夜,用神火將惡龍燒死在洞里,自己也氣竭身亡。從此之后,巴蜀地區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再無惡龍作祟。村民們為了紀念張共,慶祝豐收,在每年新年之際舉行舞火龍活動,并延續至今。

還有一個傳說則與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有關。傳說很久以前,伏羲與女媧為造人而日夜辛勞,他們用樹葉、草藤、泥團制人,這才有了最初的人類。不過,伏羲、女媧制出的人初來世上,由于沒有經受過磨難,經常受到惡魔與瘟疫的侵害,生存和繁衍非常困難。為使人類興旺起來,伏羲和女媧一面加緊造人,一面想方設法消滅各種惡魔,最終因勞累過度而去世,二人的手杖也被遺棄在昆侖山的茫茫曠野之中。

不知過了多少漫長的歲月,突然間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接著就是電閃雷鳴,雨驟風狂。那兩根長期暴露在曠野里的手杖,因一直感受著日精月華而獲得了上天賦予的“靈性”,變成了呼風喚雨、威鎮萬物的巨龍。這兩條巨龍騰空而起,睜開雙眼看世界,發現人間還有惡魔危害,就決心繼承伏羲與女媧的遺志,吞魔驅災,為大地換回了祥和。

兩則民間傳說,兩龍一惡一善,雖內容各異,但從中都可以看出人們拒惡揚善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銅梁景觀古新交錯

游重慶,吃火鍋,去銅梁,看龍舞。踏上重慶市銅梁區的土地,見到最多、聽到最多的都是“龍”。街道、酒店、商場多以“龍”字命名,與“龍”相關的景觀雕刻更是隨處可見。除此之外,銅梁附近還有不少景點可供游覽。

這里的安居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集古縣城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書香文化、移民文化、抗戰文化和龍文化于一體。早在2萬年前,便有先民在安居繁衍生息。漢代形成村落,至隋唐時,安居已成為涪江下游的水路要沖。

古城原名赤水。明成化十六年(1480)更名為安居,有安居樂業之意。安居古城有九道城門,先以磚木修建,明朝中葉后以石改砌。星輝門位于安居古城南,是最高的一座城門。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安居與龍結緣。安居人不僅代代相傳著精湛的龍燈制作技藝,舞龍技巧也聞名遐邇。安居是銅梁民間彩扎工藝的發源地之一。

巴岳山位于銅梁區城南郊,在玄天湖畔,是省級森林公園,面積18平方千米。景區內有天燈照海、昆侖三洞、飛來奇石、棋盤石、黃桷門奇觀、巴岳寺、慧光寺和被命名為重慶小十景之一的“巴岳游龍”等旅游資源。游客走累了,還可以在龍溫泉生態旅游度假區內泡泡溫泉,緩解旅途中的疲憊。

銅梁武廟位于銅梁區巴川鎮飛鳳山上,始建于明代,在萬歷年間因奢崇明叛亂而被焚毀。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重修,雍正三年(1725)增建,咸豐十年(1860)李藍起義義軍圍城時被焚毀,同治六年(1867)移于鳳山之上?,F為重慶首批市級文保單位。

此外,來銅梁還有一個地方不可不去,那就是邱少云烈士紀念館。紀念館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由烈士紀念碑和英雄事跡陳列廳兩部分組成。紀念碑碑座有浮雕圖案,碑身正面是朱德元帥題寫的“邱少云烈士紀念碑”8個大字,碑后是邱少云烈士生平傳略,碑頂是5米高的烈士青銅鑄像。陳列廳由序廳、字畫廳、兵器和飛機陳列廳等組成。全館陳列品中共有國家級文物37件,有烈士遺物20余件,抗美援朝戰爭使用過的兵器40余件,“殲六”退役飛機一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表彰烈士的表彰狀和獎章3件,金日成等朝鮮領導人送給烈士親屬的禮品10余件。

猜你喜歡
龍舞龍燈銅梁
燈會迎春,一夜魚龍舞
銅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舞”的傳承與開展現狀分析
舞龍燈
重慶市銅梁區中醫院“六項舉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斷龍舞
東海人龍舞喜獲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
對標對表 務實重行 扎扎實實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在銅梁大地上
舞龍燈
正月初十舞龍燈
銅梁農村綜合廣播信息工程方案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