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在小兒哮喘護理中的應用探析

2019-03-04 18:35李君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19年3期
關鍵詞:小兒哮喘護理干預

李君

【摘要】 目的 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在小兒哮喘護理當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對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2例小兒哮喘患兒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對比兩組患兒的生活質量。結果 經過干預后,兩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組水平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小兒哮喘患兒采取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有利于改善其病情,提升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 以家庭為中心;護理干預;小兒哮喘

小兒哮喘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反復性咳嗽、哮鳴以及呼吸困難。小兒哮喘病程相對較長,且病情容易反復,會對患兒正常生活及生長發育等產生嚴重影響。在哮喘患兒治療過程中,家長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通過患兒家長的支持與陪伴,能夠讓患兒更好地配合治療。我院對46例哮喘患兒采取了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1]:所選入患兒均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兒均存在憋喘、氣促、胸悶、反復咳嗽等癥狀?;純杭覍僖呀浐炇鹬橥鈺?。

排除標準[1]:存在肝、腎等器官功能嚴重障礙者;伴隨過敏性鼻炎者;存在嚴重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者。

回顧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2例哮喘患兒,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研究組(n=46)以及對照組(n=46)。研究組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為3~10歲,平均年齡為(5.64±1.64)歲,病程為1~14個月,平均病程為(6.87±2.11)個月;對照組中男25例,女21例,年齡為3~11歲,平均年齡為(5.78±1.72)歲,病程為1~15個月,平均病程為(6.96±2.23)個月。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對比無明顯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患兒住院期間向患兒家長講解小兒哮喘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指導患兒合理飲食,按照醫囑用藥,與患兒家長保持密切溝通,要求其配合相關護理工作。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1)構建家庭護理小組。由科室護士長作為組長,選取8名均有一定臨床護理經驗的護士作為組員。小組通過文獻查閱、以往護理經驗總結歸納,并結合患兒家庭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方案。小組組長負責指導及監督,組員負責落實具體護理措施。(2)資料整合?;純喝朐汉?,對其基本信息及家庭信息進行收集并整合,做好相關記錄,為護理方案制定提供可靠參考。(3)集體教育。組織患兒家長參與集體教育,向患兒家長詳細講解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的價值及優勢,肯定家長在患兒護理過程中的作用。再由責任護士對患兒家長進行一對一的用藥指導、病情監測、飲食指導等。(4)日常護理管理。在患兒藥物治療過程中要求家長陪同,責任護士在協助患兒用藥期間,邊向患兒詳細講解藥物正確用法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同時要求患兒家長給予患兒情感支持,如家長可向患兒講故事,做一些簡單的游戲,給予撫摸、安慰等,讓患兒感受到家長的關懷,并轉移患兒對病痛的注意力,使患兒能夠配合治療。(5)延續性護理?;純撼鲈汉?,責任護士與患兒家長通過微信、電話等保持密切聯系,定期詢問患兒恢復情況,主動答疑解惑,及時糾正錯誤行為,讓患兒保持良好的恢復狀態。

1.3 觀察指標

患兒入院時以及出院后1個月分別采取PAQLQ量表對患兒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量表涉及15個條目,各條目計1~5分,總分愈高說明患兒生活質量愈優[2]。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PS 17.0對此次研究當中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性(P>0.05);經過干預后,兩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組水平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哮喘患兒年齡普遍較小,認知能力不足,在治療過程中由于對醫院環境較為陌生,可能會出現抵觸或不配合的情況,會影響實際治療效果。在患兒治療過程中,若能夠獲得家長的配合,能夠促進治療、護理服務順利實施。

本研究中研究組采取了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從結果來看,經過干預后,兩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組水平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與相關報道結果相似[3],說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能夠進一步改善哮喘患兒護理質量。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強調了患兒家長在患兒治療當中的重要作用,能夠引導患兒積極配合治療[4]。護理人員與患兒家長會保持密切溝通,并由責任護士對患兒家長進行指導,讓患兒家長能夠從容地應對患兒病情,并給予其情感支持,讓患兒獲得更好的護理服務體驗。由于家長的介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兒的陌生感與恐懼感,使其快速適應院內環境,促進其配合治療。當患兒出院后,通過延續性護理能夠繼續跟蹤患兒病情,并給予適當指導,促進患兒恢復。

綜上所述,在哮喘患兒護理過程中通過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能夠促進患兒恢復,改善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 1 ]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華兒科雜志,2016,54(03):167-181.

[ 2 ] 李玉輝,林芳珠,張淑清.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小兒哮喘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1):151-153.

[ 3 ] 周金芳.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對小兒哮喘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04):99,102.

[ 4 ] 朱林梅.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在小兒哮喘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智慧健康,2018,4(18):65-66.

猜你喜歡
小兒哮喘護理干預
用iPad實施床邊健康教育對小兒哮喘護理質量的影響
布地奈德混懸液聯合復方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護理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順爾寧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小兒哮喘效果及對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的影響
氧驅動霧化吸入與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