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

2019-03-08 03:17周成崗
西部論叢 2019年8期
關鍵詞:實際生活化物理

周成崗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家越來越重視基礎教育,其中初中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起承轉合,起著不容忽視的作業,初中物理作為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物理學科作為一門較抽象的學科,身為教師,思考如何將物理學科聯系生活實際是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也是需要全體師生共同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初中 物理 實際 生活化

引 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對教育的質量追求遠高于其他,推崇的教育模式也不是傳統的課堂教學,而是“走出課堂”,在生活中探索科學,創造更多未知的可能。物理學科不僅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它還是一門實驗性學科,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將初中的物理教學生活化就是要求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們從生活案例中發現物理的影子,從每天熟悉的生活中了解物理,觀察物理現象,總結物理規律。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學意義

知識不是憑空而來的,知識來源于生活,特別是對于初中物理來講,很多物理規律都是對生活中自然規律的總結,比如重力定理、液化、汽化等。學生剛接觸初中物理之時,課本上的抽象規律令學生一時難以接受,將初中物理生活化首先可以極大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效率的前提,也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課本聯系生活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產生對物理知識的親切感,同時也提高了物理教學的實用性,讓學生從身邊發現物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探究欲望,主動投入到物理知識的學習與探究過程中來[1]。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較為簡單,總的來說并沒有涉及到太難的知識,然而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他們的智力尚未發育成熟,理解能力偏弱,很多學生對于知識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對他們來說也是中痛苦以至于日漸喪失學習興趣,對于學生來說,將晦澀難懂的公式定理生活化以后,可以降低學生對其的理解難度,大大的提高教學質量與課堂效率。

二、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踐

(一)創造生活化的物理情境

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聯系到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更能夠吸引學生,幫助學生降低理解難度。例如:在相對靜止與絕對運動的教學過程中,在正式講課前首先對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在乘坐汽車等交通工具時,地面上的人相對自己是什么樣的運動狀態呢?較車身向前運動還是向后呢?在比如在介紹慣性運動時,讓學生們仔細回想,乘坐汽車時突然啟動或者突然急剎車,自己的運動狀態是怎樣的呢?這些問題引發學生自己思考,認真回想生活中的所聽所見。最后,教師引出教學主題,幫助學生解答,讓學生在恍然大悟之時感受到生活中現象就是物理知識。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學生生活中的問題,也便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二)利用生活資源開展物理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莫將課堂孤立起來,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資源,并將其利用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可利用生活中的物理資源對課本內容進行補充。例如,在初中物理《聲音的特性》研究教學中,教師可以準備七個裝有不同水容量的玻璃杯,用刀叉敲打杯壁,感受聲音音調的變化,從而總結出規律,在結合書本上對聲音特性的相關描述,讓學生們更好的體會到物理知識。其次,還可通過班里男生和女生在聲音上的差別感受頻率的不同,進而研究人的聽覺范圍是多少。這種更加貼近生活的物理實驗會巧妙地提升學生思維,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物理知識,從而提升課堂容量[2]。

(三)教學實踐聯系課堂

很多課堂上的物理實驗在生活中均有體現,只是很多學生不留心觀察,導致學生無法理解,也不知如何解釋發生的現象,當教師開展課堂物理實驗時,學生們會感到驚奇,逐漸產生疑問以及求知欲,漸漸的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實現求知欲和實驗過程的良性循環。因此,教師實現物理教學生活化就要開展更多的課外實踐,通過開展物理實踐可以讓學生充分吸收物理知識的精華,在得出物理結論的過程中回想起知識要點,從而提高了學習效果,加深了知識對于生活的意義。在課外,老師可以組織同學進行相關物理知識的競賽,例如“雞蛋撞地球”,讓學生自己將生活與所學到的物理知識結合起來,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因此可以對物理知識的體會更加深刻。

(四)將生活經驗融入物理作業

除了在課堂上的學習過程之外,在課堂結束后學生們對課堂知識進行的二次鞏固也是不容忽視的。作業不僅是學生加深課堂知識的一個重要工具,也是檢測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程度的衡量標準之一[3]。教師應該將布置作業的質量提高起來,過去課后任務全部都是書面知識的補充訓練,大量的題海讓學生感到疲憊不堪,多為應付。因此現在教師布置的作業目的應是讓學生們真正的從課后任務中得鍛煉,而不是一味地做題讓學生們記住所謂的重點難點[4]。布置物理作業的時候不僅需要結合課堂重難點,還應考慮生活實際,走出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多布置與生活有關聯的物理題目,轉變布置作業的方式。比如可以采用課外調查和制作生活現象觀察報告的方式,就都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學生們通過自己調查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物理問題,找出規律,結合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來解答,倘若一人的力量不夠,可以讓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共同探索中也許就可以得出結論。讓學生在學習到了物理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在人際關系處理或者是邏輯推理思維上得到發展。

三、結束語

我國的教育觀念隨著科技的進步也不斷進步,初中物理的教學也順應社會的改革變得更加豐富,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內容。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對于課堂氛圍的調動,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高都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資源,加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使課堂內容變得生動易懂。其次,課后作業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布置高質量的課后作業,切忌題海戰術讓學生怠倦,反而適得其反。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需要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更大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 景曙光.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人文之友,2018(16):214.

[2] 敖靜.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4):219.

[3] 韋東帥.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速讀,2018(11):41.

[4] 劉宗慶.試論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28):114-116.

猜你喜歡
實際生活化物理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留言板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
關于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研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輪復習檢測題
淺談數學作業的合理設計
試論統計分析在企業中的實際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