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傳統文化,以節氣為載體探尋自然的實踐與探究

2019-03-11 06:34胡琳燕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秋分大班舌尖

胡琳燕

一、一期一會之初識節氣

在我園課題的引領下,我們把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一一羅列出來,再從中尋找適合我們年齡段幼兒開展的節氣。據調查統計發現大班幼兒對于二十四節氣較為陌生,班里88%的幼兒不知道節氣,但51%幼兒知道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

二、親近自然,尋找舌尖美味

(一)回歸自然,走進自然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從幼兒最容易感知的自然與生活實物入手,將抽象的知識教育生活化,并不單一在多媒體課件中,親自走進自然,與大地來個親密接觸,引起幼兒對大自然的充分興趣。在我們去認識節氣,初步了解節氣之后,我們發現每一個節氣都有著它獨特的美味。這個美味是什么呢?正如《舌尖上的中國》,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它的文化背景下依附著正是我們的二十四個節氣。

如在秋分這個節氣中,我們組織大班幼兒一起在幼兒園的種植地尋找秋菜。孩子們在種植地親自下地拔了花生,摘了老南瓜,摘了老絲瓜,摘了玉米等等秋菜。大班幼兒親身體驗了這個過程,他們對秋分這個節氣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我們將園廳布置成秋天豐收的小景,給幼兒們創造了一個能看一看、摸一摸的直觀場景,潛移默化中把幼兒帶入秋分這個節氣的氛圍當中!

(二)邀智囊團助力,品舌尖美味

采摘來的秋菜并不止于觀賞,我們邀請了家長智囊團的美食組專家來助力,帶領大班幼兒一起制作秋分的美味——南瓜糕。制作過程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認識食材、第二部分制作、第三部分品嘗。對于大班的幼兒而言南瓜糕并不是常吃的糕點,因此幼兒對制作的過程特別感興趣,在制作的同時還會跟智囊團的家長們進行互動。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讓大班的孩子們品嘗了舌尖的美味,深入了解了秋分這一節氣為什么我們要吃秋菜、吃南瓜糕,同時在得到了家長們對我們的認可與肯定。我們不能讓這一代孩子們丟了我們老祖宗的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尤為重要!

三、迷之不解,探尋自然

案例一:

立夏這一天,每一位來園的孩子晨檢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稱體重。對于小班的弟弟妹妹來說懵懵懂懂,稱完之后就離開了;但大班的哥哥姐姐們就帶著疑問回到了班里,回到教室之后就相互說著自己的體重數字,同時對于今天稱體重表示很不解。森森:“老師,上個禮拜不是剛體檢過,稱過體重了呀,今天怎么又稱體重了?”滋滋:“老師,我今天稱體重比上一次在家里稱的時候重了一點。那我下次稱的時候是不是又會重一點?我弟弟分量很輕的,比我輕多了?!贝蟀嗟暮⒆觽円活^霧水,表示很不解。

《清嘉錄·四月》載:“(立夏日)家戶以大秤權人輕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驗夏中之肥瘠。清人秦榮光的詩句中也有“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之說,即以體重增減來判斷健康與否。在古代夏天天氣炎熱酷暑,人們在飲食上會有所改變,因此人們會在立夏(預示著夏天的伊始)這一天大大小小都要去稱體重,一邊稱重一邊講吉利的話,用來祈禱孩子們能平安過夏。到了立秋這一天再稱一次,來驗證夏天有沒有消瘦。如今這一習俗已經鮮少有被傳承下來,對于九零后的老師來說也表示小時候沒有在立夏這一天做過此舉,在開展節氣的活動中,年輕一代的老師們也是受益頗多。

案例二:

在夏至這個節氣中,大班的幼兒妞妞就迷惑的問我:“老師,為什么夏至這一天人們要吃面?我們平時不也在吃面嗎?”

“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睆墓潥馍蟻砜?,夏至前一個節氣剛好是芒種,芒種很忙,既有大麥、小麥要割收。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過去人們在這個時候多吃面,一方面是慶祝豐收,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條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成分。同時我們提議家長帶孩子們到農田里去看搖擺在風中的麥穗,帶孩子們去感受大自然的造物。班里的寶兒正巧回陜西老家去看望爺爺奶奶,恰逢小麥收割的季節,我向寶兒媽媽提議發一些小麥地收割的實況視頻發至班級微信群,讓更多的幼兒能看到大自然的饋贈。通過這次的實況轉播,讓大班的孩子們進一步感受到節氣所存在的意義,我們的大自然與節氣是密不可分的;同時此舉在班級微信群中也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點贊,對寶兒媽媽的分享表示感謝。

四、玩轉節氣,走進自然

(一)霜降播種,冬來收獲

在南方,卻是“三秋”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二)谷雨時節,萬物生長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雨生百谷”,同時也是播種移苗的最佳時節。

在谷雨節氣中,我們選擇了符合大班年齡段特點的活動讓他們實踐操作,親身體會,這無疑是最直接有效地融入了這個節氣的途徑。我們發現節氣跟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它是反映天氣氣候與掌握農事季節的重要依據,鑒證了節氣是我們祖先經過千百年來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積淀,是我們的民族之根、民族之魂。通過一學年的實踐與探究,我們發現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可以有效地、貼合地融入大班幼兒的一日生活與游戲中。

我們從最初的“一期一會”中初識節氣,從中發現每一個節氣背后都有著一個共同點:二十四節氣是在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狀態下,伴隨著農耕文明而產生的。因此我們不僅僅限于多媒體課件,更多地讓幼兒走進自然,與大地親密接觸,引發幼兒對大自然的充分興趣,并尋找、品嘗舌尖的美味;當大班的幼兒更深入參與到二十四節氣中的民間習俗之后,他們了解到二十四節氣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在這一系列的案例中體現了大班幼兒從親身體驗到記錄過程,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這一探究過程。他們不僅親近了自然,發現了自然界的神奇之處,更層層推進了大班幼兒對節氣的認知與了解,利于我國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的傳承。

猜你喜歡
秋分大班舌尖
認知風格與大班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關系研究
秋分
大班幼兒閱讀興趣調查與培養——以福建幼高專附屬第二幼兒園大班年段為例
秋向此時分
舌尖上的瘋狂
八哥、秋分和老博士
區域與集體教學融合視域下的數學活動——以大班數學活動《他是誰》為例
幼兒園本土民間藝術教育實踐探究——以大班藝術活動《家鄉的糖塔》為例
舌尖上的瘋狂(4)
舌尖上的瘋狂(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