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實施

2019-03-11 06:34雷婷婷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學段課前預習桂花

雷婷婷

語文老師每次都會在教學新課前布置這樣一道作業——“預習”, 那何為“預習”?預習是指學生在上新課前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初步把握內容,思考課后問題,查閱資料,提出不解的問題等等。但是,往往完成的效果卻不盡人意:有的學生只是圈圈生字,標個段落序號;有的學生就讀讀課文而已;還有的直接忽視這道作業。久而久之,預習就成為一道形式作業,學生們也就這樣應付了事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并不真正懂得課前預習的重要性。那么,預習到底有多重要?

語文教學過程是從學生的自主學習開始的,教師應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授教,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的,他們才是課堂的學習主角,教師的教學不再是灌注,而是引導、啟發,但只有在學生充分地、初步地感知了文本后,教師的教學才是有意義并有效的??梢?,預習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進行學習不可缺失的必要環節,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前奏,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還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所以,當務之急必須教會學生學會預習,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一、明確目標,有的放矢

因各學段對學生的要求不同,預習的要求也有分別。教師要以《語文課標》為依據,明確了每個學段的目標與內容后,再來定位預習內容的方向。低年級的學段目標是以“識字”“寫字”為重點,而中高年級的學段目標是以“閱讀”為重點,那么,布置預習內容的側重點就不一樣。比如低年級預習時在“閱讀”部分不能要求太高,只要能理解詞語的意思,大致懂得課文寫什么就可以了;中年級在預習時對文章的主要內容要有初步、整體的把握,會感悟文章表達的思想和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惑;而高年級在預習時要初步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和表達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梢?,各學段的目標不同,預習要求也有所差異。

二、掌握方法,培養能力

第一,預習一篇新的課文,在明確了預習要求之后,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標:用筆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在二類字下面標上“Δ”,給不認識的字標上拼音;用“___”標出文中生詞,給不理解的詞語打上“?”。

讀:要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并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查:通過查工具書,理解生詞的意思,中高段還可聯系上下文等辦法,理解詞語在文中的達意。

劃:標出段落序號,給課文分段。劃出不明白的地方,以備課堂聽老師講解。

拓:有些課文的作者簡介、寫作背景等一些知識,是學生未知的。但是,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查閱課外有關資料,才能更好幫助自己理解課文內容。如學習高適的《別董大》一詩之前,可以搜集王勃、李白、孟浩然的送別詩等作好鋪墊;再如《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詹天佑》《盧溝橋烽火》等課文,要感受經典,必須了解歷史,只有搜集并查閱相關的數據、文字資料,才會對課文所涉及到的背景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才會對課文有更深入的解讀。

第二,在以上這些基本預習的基礎上,我們再進行深入預習。所謂深入預習,就是根據所學課文的文體,有針對地進行初步自學。學習課文通過預習單更能激勵學生發現、探究知識,讓學生在預習中獲得愉快和滿足,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信心。因此,教師在設計預習作業時,除了常規預習外,要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一些探究性問題。比如,講《桂花雨》一課前給學生安排了以下預習題:(1)“桂花雨”是什么樣的?(2)課文圍繞桂花寫了幾件事?哪件事最難忘?(3)作者為什么要寫桂花?“桂花”在作者心中意味著什么?(4)母親為什么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不如家鄉的桂花香?表達了母親怎樣的思想感情?(5)課文是怎樣通過桂花來表達思鄉的思想感情的?等。教師設計的問題要由易到難、由扶到放,這樣,學生才能慢慢地提高能力。

第三,除了上述的預習方式,課前預習還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與學生的實情采用交流式預習、歸納式預習、拓展式預習等。

1.交流式預習

交流式預習是指學生在預習中遇到有難度的課文時,出現預習困難,可安排學生組成學習合作小組,各自分工不同,結合自己的體悟和見解,相互討論,進行合作學習,一起完成預習任務,這種小組合作交流的預習方式經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大大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歸納式預習

所謂歸納式預習就是指教師對文體、表達方法相似的課文,先做預習示范,通過對某篇課文的預習進行精心指導,然后讓學生對此類課文懂得如何自主預習,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以鍛煉。

3.拓展式預習

隨著語文教學觀念的改變,我們不應該把語文教學限制在課堂上、教科書上,拓展式預習指讓學生到課堂外、教材外去解疑、探求,獲取更廣泛的、豐富的知識,拓寬語文的視野和語文能力的培養。

三、積極引導,優化效果

雖然預習很重要性,但有些不自覺的學生總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師不能把預習完全扔給學生,而是有計劃地認真啟發,正確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優化預習的效果。

1.教師要提前用心設計好預習的內容

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制定有針對性的、具體的、操作性強的學習內容,教師給學生的預習要求不能過于簡單,翻翻書就能解決,而應該在這個過程中促使學生去質疑、去思考,激發思維興趣,提高自學能力。

2.教師要重視課前預習的檢查、評價

很多時候學生對預習作業應付、忽視,是因為教師沒有及時地對學生的預習結果進行檢查、反饋并給予一定的評價和認可,學生在心理上得不到肯定和鼓勵,從而導致的預習興趣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必須要周全地、扎實地去實施課前預習的指導工作。

3.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優化效果

平時可以經常開展一些預習單的展覽與評比,收集成冊,同時也讓家長重視、參與進來,預習就漸漸成為了一種習慣,效果自然就好了。

綜上所述,課前預習很重要,是學習,是能力,是好習慣。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在施教前做好課前預習的每一個環節,為營造有效課堂做良好的鋪墊。

猜你喜歡
學段課前預習桂花
桂花
放緩坡度 因勢利導 激發潛能——第二學段自主習作教學的有效嘗試
積累真素材 表達真情感 彰顯真性情——第三學段作文指導教學策略探索
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式微課的應用策略
用好導學案將課前預習進行到底
課前預習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探討
做好課前預習
湖州試行普通高中學校學段制
桂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