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說新語》中“拜訪”語義場研究

2019-03-18 11:46朱慧芳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9年2期
關鍵詞:世說新語語義結構

內容摘要:在《世說新語》中,表示“拜訪”的語義場由5個成員構成:詣、造、看、省、過見。它們在書中的語義結構相似,在之后都可直接接受事。在他們之前都可接與事與狀語。在使用頻率上,“詣”的使用頻率遠遠高于其它四個表示拜訪義的詞,“看”僅次之,“過見”的使用頻率最低。在語義搭配上,“詣”“造”“看”得語義搭配更豐富一些?!霸劇迸c“造”可與“門”字連用,表示拜訪的意思;“省”與“看”后可接因事。

關鍵詞:拜訪 語義 結構

在《漢語大字典》中,“拜訪”的解釋為:訪問他人的敬辭。有兩個基本義,一是敬詞,表示看望并談話;二是表示短時間看望。在《世說新語》中,表示“拜訪”意義的詞有5個,即詣、造、看、省、過見。

一.“拜訪”語義場的構成

表示“拜訪”的這5個詞共99見,其中“詣”字作為“拜訪”義有67見,占到總數的67.7%;“造” 共9見,占到總數的9.1%;“看”共15見,占總數的15.2%;“省”共7見,占總數的7.1%;“過見”僅1見。

(一)“詣”的語義分析

“詣”在《說文》中的解釋為:詣,候至也。即造訪之義。在《世說新語》中,“詣”字共出現95次,其中作為“拜訪”出現的有67見,占到總數的67.7%。從語義上看,“詣”字作為動詞,在句中做謂語。常見的結構有以下5種:

(1)詣+受事

這種結構在文中較為常見,全文共有39處,占“詣”的58.2%,如:①陳太丘詣荀朗陵,貧儉無仆役。從例子中的“陳太丘詣荀朗陵”我們可以很直接地看出拜訪人和拜訪的對象,即施事和受事,且結構簡單,指向清晰,讓人一目了然,這也是文中最常見的一種表達形式。

(2)與事+詣+受事

與事是指施事發出動作的協同對象,即一起做某事的對象。引出與事的介詞一般是“和”“跟”“與”以及“同”。這種結構在文中出現6見,占“詣”的9.1%。

②王右軍與謝公詣阮公,至門,語謝

在例子中,通過施事與與事之間的介詞“與”,并且所處的位置在動詞前,我們可以得知其語義結構?!芭c事+詣+受事”這種結構讓人更方便地清楚了拜訪人和被拜訪人。

(3)狀語+詣+受事

狀語是動核結構中的附加部分,不論它存在與否,都不影響動核結構的存在。另一方面,因為它是句子主干結構的附屬,所以它可以使表達更具體清晰。

③弟子如言詣支公。

④便于牛屋下修刺詣公。

⑤王輔嗣弱冠詣裴徽。

“依據+詣+受事”這種結構在文中共2見。例③中的“如言”就是按照某人所囑咐的那樣,在句中作狀語?!埃睿?動1+受事1+詣+受事2” 這種結構在表示拜訪義的“詣”的相關語義結構中,共6見。在例④中,“于牛屋下修刺詣公”中的“于牛屋下”表處所,作狀語;“修刺”是寫名帖的意思,“詣公”就是拜訪褚季野的意思,所以其語義結構是“狀語+動1+受事1+詣+受事2”這種語義結構?!皶r間/年齡+詣+受事”這種結構在文中共8見,占“詣”的12.1%。例⑤中的“弱冠”指年齡滿二十歲的男子,在此作狀語。

(4)“詣”+(受事)

作為動詞,“詣”有時可省略賓語或“詣”之后可不接賓語。如:

⑥張祖希若欲相識,自應見詣。

在例⑥中,“自應見詣”的意思是自然應該來探望我、拜訪我,省略了賓語。

(5)詣(其)門

根據《漢語大字典》中的解釋,“詣”有到之義,“詣(其)門”的意思是到別人家里去,在一定情況下可引申為拜訪,共2見。 ⑦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

在例⑦中,“詣門者”的意思是登門拜訪的人,此處“詣門”的意思可引申為拜訪。

在《世說新語》中,“詣”作為表達“拜訪”義最常見的一個詞,它在《說文》中的意思是因問候而到訪,它的本義多見于古文,在現在的語言中多表示“思想、境界”?!霸劇弊鳛閯釉~,不僅可以直接接受事,之前還可以接狀語以及與事。另外還可以作謂語。

(二)“造”的語義結構

“造”在《說文解字》中的意思是:造,就也。在《說文》中,“造”的字義是“作成”;在《廣雅·釋言》中對“造”字的解釋為:造,詣也。在《漢語大字典》中,“造(i)”有“到;去”之義。根據以上解釋可得知,“造”在一定情況下具有“拜訪”的意思。在《世說新語》中,“造”字作為“拜訪”義共出現9次,占表示拜訪義的9.1%。

①庾法暢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

②范馳報張,張便束帶造之。

③王彌有俊才美譽,當時聞而造焉。

④文帝兄弟每造其門,皆獨拜床下。

“造”的語義結構和“詣”相似,都可直接接受事,亦可省略受事;之前都可接狀語;也都可與“門”連用,表示拜訪義。在第一個例子中,其語義結構是“造+受事”。其中,“受事”可以是人名,亦可是代詞。在例②中,“束帶造之”中的“束帶”是指穿著整齊,端莊的樣子,在此作狀語。在例③中,“聞而造”的意思是聽說他的美譽而來拜訪他。原句中省略了賓語。在例④中,“造(其)門”直譯是到他的家里去,“造”在這里的意思是“到···去”,但是和“門”連用,則表示拜訪的意思。

除此之外,“造”作動詞,還有種語義結構“動1+受事1+造+受事2”。在《世說新語》中,此類語義結構共1見。

⑤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鏡也,見之若披云霧睹青天?!?/p>

“命子弟造之”的意思是讓自己的子侄去拜訪他(樂廣),即“動1+受事1+造+受事2”。

在《世說新語》中,“造”字的用法在語義結構上和“詣”字相似,但“造”作為“拜訪”義僅9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造”在當時那個時代使用率并不是很高。

(三)“看”的語義結構

《世說新語》中的有些“看”字同樣具有拜訪義,“看”字在《說文》中的解釋為:看,睎也。從手下目。它的本義是一個人用眼觀察,表示一個人舉手遮光,用手眺望。在《漢語大字典》中,去聲的“看”的解釋有13種,第一種為“探望;問候”。因此,根據以上分析,“看”具有“拜訪、探望”之意。

在《世說新語》中,“看”字作為“拜訪”之義出現有15見,占總數的15.2%?!翱础钡恼Z義結構在文中有4種,①大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②王、劉與深公共看何驃騎,驃騎看文書,不顧之。③王右軍往謝家看新婦,猶有恢之遺法。

“看+受事”這種語義結構共10見,占“看”的2/3。在例①中,“看”的這種語義結構和“詣”與“造”的相同,都是可以直接看出施事與受事。在例②中,其語義結構為“與事+看+受事”。在例③中,其語義結構為“動1+受事1+看+受事2”。這種結構在“看”這個詞中共兩見。

和“詣”與“造”不同的是,“看”之后可接因事,即“看+因事”。這種語義結構共兩見。

④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在例④中,“看友人疾”的意思是因為朋友生病而來探望、拜訪,“看”之后接的是“看”的原因。

在《世說新語》中,一定情況下的“看”同樣具有“探望、拜訪”的意思。通過以上例子,我們會發現當用“看”表達“拜訪”義的時候,較隨意一些,不是那么正式;它主要強調的是友人之間的隨時的拜訪。

(四)“省”的語義結構

“省”字在《說文》中的解釋為:省,視也。它的本義是觀察自己的內心,內視。在《世說新語》中,“省”字在某種程度上同樣具有“拜訪”義,共7見,占總數的7.1%。①后數日,詔出周,群臣往省之。②謝公往省病,從東門入。

“省+受事”這種語義結構共6見。在例①中,其語義結構為“省+受事”,簡潔明了。在例②中,“省病”表示因為生病而拜訪,所以“病”表因事。通過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省”在一定情況下,同樣 具有“拜訪”義。

(五)“過見”的語義結構

“過見”這個詞作為表“拜訪”義唯一的雙音節詞,在書中共1見,占總數的1%。

鄧竟陵免官后赴山陵,過見大司馬桓公。

在例子中,“過見大司馬桓公”的意思是拜訪桓公,其語義結構是“過見+受事”。

二.語義場成員間的不同

雖然“詣”“造”“看”“省”“過見”都有表示拜訪的意思,但這五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畢竟每個詞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盡管同義,仍會有差別。

另外,在語義上,“看”表示的多是探望之義,而“拜訪”則是訪問、探望的敬辭,所以“看”表示的拜訪多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或者同輩之間,或是比較隨意的拜訪。

在《世說新語》中,表示“拜訪”的語義場由5個詞組成:詣、造、看、省和過見?!霸劇笔俏闹性诒磉_“拜訪”義的時候使用最多的字,表示的是問候式的拜訪;它們在書中的語義搭配相似。通過對它們的研究與比較,有助于我們對這些表達“拜訪”義的字的進一步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們對這些字的正確使用,也使得我們增加了對古人表達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2014,09.

[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社,2013,07.

[3]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Z].北京:中華書局,2000.863.

[4]范曉.說語義成分[J].吉林:漢語學習,2003(1).1-9.

[5]吳寶安,黃樹先.先秦“皮”的語義場研究[J].古漢語研究,2006(2).

本文是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3YBA320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介紹:朱慧芳,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2016級中國語言文學碩士在讀)

猜你喜歡
世說新語語義結構
韓國語“容入-離析”關系表達及認知語義解釋
當型結構與直到型結構的應用
論李白詩中《世說新語》典故
從《世說新語》看士族女性的魏晉風度
物質結構規律歸納
《世說新語》中兩晉士人的文學審美趣味
半包圍結構
汪曾祺專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