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思考

2019-03-18 11:46張峰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9年2期
關鍵詞:文學教育高中語文措施

張峰

內容摘要:語文這一學科作為我國教學中的必修課程,其作用不單單教授學生文字、寫作等方面的知識,更是幫助學生全面化發展,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就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意義做出詮釋,通過分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可能出現的教學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 文學教育 措施

我國是文化古國,歷史悠久,語文教師應在提高學生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文學素養。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是必要的。

1.文學教育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幫助作用

在學生成長過程中,高中階段對學生成長的影響意義重大,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全面化發展,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同時,更是對學生的思想這種重要引導作用。因此,科學合理的教學顯得極其重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可以使文學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高度,促使思想教育更科學的進行。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文學教育在我國各學校中所占的教學比例小之又小。這在阻礙我國教育的同時降低了我國在語文教育中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有著巨大促進作用。

2.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出現的問題

我國部分高中語文教師自身文學素養不足,也就無法實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有研究證明,我國較多數的高中語文教師在生活上都沒有閱讀的習慣,其教師本身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文學教育,在對學生教導過程中,只是針對考試可能會出現的題目進行授課,這些都是教師本身文學素養不足的原因。同時,也有許多高中語文教師在對有關文學方面的知識進行講解時,不能從深處透析整篇文章,從而講解給學生,而是只能從理論知識上進行分析,降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F代社會各種娛樂活動較廣泛,文學在高中生眼中越來越不重要,相反,他們更傾向于娛樂。人們越來越重視經濟收益,而文學教育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很難給人們帶來高額的經濟收益,因此,文學逐漸被人們所輕視,導致其邊緣化。

3.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思路

3.1語文教師提高自身文學素養

教師以身作則,在提高自身文學素養的同時,帶動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閱讀習慣,以豐富教師自身專業知識,同時也能夠帶動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語文教師在提高自身文學素養的同時,也要提高自身在文學教育方面的教學能力,綜合提高學校在文學教育方面的綜合實力。通過學習與借鑒其他教師在文學教育方面的教學方法,形成屬于自己的文學教學方式,達到能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導學生,使在文學授課過程中能夠更加生動形象的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對文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文學素養代表著教師自身的文學儲備,因此,只有提高自身文學素養,才能更好的教導學生。

3.2增強文學教育地位

3.2.1學生方面

要改變學生對文學內容的認識,應加強文學教育,積極舉辦文學活動,讓學生在文學活動中對文學知識產生濃厚興趣。例如,組織文學經典作品朗讀,以《是男兒總要走向遠方》為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經典文學作品,了解作品中“是男兒總要走向遠方,走向遠方是為了讓生命更輝煌”的核心意義,通過文學活動讓學生認識文學的高度價值,產生對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2.2教師方面

教師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具有指導性作用。教師應深入到學生中,了解當下高中文學教育存在的不足,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有針對性解決措施。也可通過教育改革的方式讓學生重視文學,有效促進文學教育的滲透。例如,教師可以組織觀察小組,以課堂觀察的形式,深入到各個小組及其他班級課堂當中,以旁聽者的身份對其整個課堂內容進行記錄,分析不同教師教學中文學教育的大體比例,結合不同文學教育比例的課堂學生學習能力及學習積極性差異,整合成有力的數據、圖表,分析實際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3.3積極引導學生建立終身閱讀觀念

閱讀是一項長久的、終身受益的工作,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能夠開闊自身視野,深入認識社會,對學生今后長久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因此,要在學生心中建立終身閱讀的觀念,認識到閱讀對自身的長久性意義,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工作當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投入到閱讀當中,以多種教學手段將文學作者的經歷、創作緣由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下,再次審視文學作品,和作者產生共鳴,以作者的正確思想品質激勵自身正確發展。例如,在《出師表》當中,教師將諸葛亮的生平事跡、卓越貢獻等講解給學生,學生對諸葛連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分析諸葛亮創作出師表時的歷史背景及情感波動,深深感動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諸葛亮的智慧及忠心,從而約束自己,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經過長時間的閱讀之后,學生在心中建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使閱讀成為自身興趣愛好。

4.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具體策略

4.1圖文結合

圖文結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學作品所要表達的意義。我國傳統文學作品多以文言文形式展現給學生,學生在初次學習文學知識時,容易產生對文學知識的誤解,以白話文曲解文言文意義,對后期語文學習造成一定阻礙。因此,必須認識到圖文結合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性。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以課本圖片、網絡圖片、原創圖片等結合文章內容,讓學生對文章有深入了解。例如,在《木蘭從軍》一課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便捷,將戰場上木蘭的英姿颯爽、木蘭從軍的毅然和不舍等復雜情感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學習文學作品的基礎上,觀察圖片木蘭的表情變化及動作手勢,了解到木蘭替父從軍的無奈和執著等復雜情感,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言文語言對人物形象的描寫,使學生對文言文作品產生濃厚興趣。此外,學生還能在圖文結合中了解文章中和圖片對應的語段內容,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通過回想當時學習中的圖片,聯想到《木蘭從軍》的文章內容,加深對文章的記憶程度。

4.2利用文學對話

文學作品、作者及讀者本身都屬于獨立性內容,但是讀者通過文學作品了解到作者真實想法,作者通過文學作品向讀者傳遞自身的情感,三者有著必要的聯系。語言具有自身獨特的魅力,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注重文學作品的深入就要考慮到文學對話的應用,讓學生應用文學對話形式,掌握文章內容,并將文學內容以語言的形式口述出來,加深印象。例如,在《水滸傳》的節選片段“武松打虎”中,就可以應用文學對話的方式,在“三碗不過崗”段落,教師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自身的獨特認識理解武松的話語,按照武松的性格,展現出不同的語言風格魅力,加強學生對武松豪爽、勇敢的個性理解,讓學生對《水滸傳》產生閱讀興趣,并能夠在閱讀中產生對作品的見解。

4.3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

文學自身具有濃厚的美感,文學作品通過獨特的語言表達出各具特色的美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要充分展現出文學的魅力就要營造出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文學的魅力。例如,在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當中,其全文篇幅不長,文字優美,可以營造出濃厚的文學氣氛。教師可以將文章中涉及的優美語句、富有哲理性句子進行深入講解,將生活和課本聯系起來,其簡短的句子中包含了作者渴望脫離世俗牽絆,學生在學習該文章之后,審視自身生存價值。教師對該文章的創作背景進行講述,必要的情況可以輔之以音頻和視頻,營造出輕松快樂的文學學習氣氛,學生在這種課堂學習氣氛中能夠提高自身對文章的認識程度,主動融入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生讀文學的實際理解能力。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思考,要認識到文學教育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幫助作用,在此基礎上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正確的教學思路,融入合理文學內容。高中語文教育要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鑒賞能力,就要營造出輕松快樂的文學學習氣氛,教師注重對文學藝術性的講解,讓學生感受文學的魅力,提高其整體感受能力,通過朗讀、圖文學習、對話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認識到文字的感染力。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對高中教育有著莫大的影響,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文學的滲透有利于我國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參考文獻

[1]呂飛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文學教育的思考[J].文學教育(下),2017(10):117.

[2]梅競雪.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文學知識教育的內容及反思[D].華中師范大學,2017.

[3]趙國鵬.當代中小學文學教育內容變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第四中學)

猜你喜歡
文學教育高中語文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高中語文教學中文學教育的滲透
多媒體技術與高校文學教育
西班牙語文學與學生語言能力與綜合素質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