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2019-03-21 16:55
成功 2019年7期
關鍵詞:生活化數學知識生活

陳 江

印江縣第三完全小學 貴州銅仁 555200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币虼?,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聯系生活學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一、創設生活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我們的教學應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情境,使學生樂此不疲地致力于學習內容。在平時教學活動中,我十分重視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導入中,我設計了這樣一段:你們知道在我們人體上的許多有趣的比例嗎?將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腳底長與身高長的比大約是1:7等等,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處,到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子在你的拳頭上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合適你穿;如果你是一個偵探,只要發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以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這些都是用身體的比組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比例,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用這樣的方式導入新課,貼近生活,使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地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活動中。

又如在第一單元《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中,教師可以帶學生到操場上做他們非常熟悉、喜歡的“拔河、老鷹捉小雞、小小運動會”等等 ,讓他們邊玩邊數數“拔河比賽,左邊有幾個小朋友?右邊呢?運動會上,6號運動員排在第幾?第1名是幾號運動員?等等……”使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氛圍和有趣、喜愛的“玩”中學會了1-10各數的認識。又如:在教學《猜數游戲》一課中的'想一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講《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通過拓展故事情節,很自然地引出了多種多樣的數學問題,教師再加以點撥,學生就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數學知識。

二、感受生活數學

數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是我們了解客觀世界的基本工具。教師要精心設計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教學過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學習的欲望。如我在教學“平均分”時,先談話導入:八月十五中秋節,小文一家4口人在賞月,爸爸分月餅,分得很均勻,每人一樣多,接著讓學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的一樣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樣多。這就叫“平均分”。由于學生對分月餅比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

又如: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有部分受到過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并不是一無所知,但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數一數》時,教師應先讓學生觀察主題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有三個同學在踢足球,有2個女孩在跳繩,有4個同學在做氣象觀察等等。讓兒童感受上學后自己也將融入學校生活,也將參加學習活動,同時也體會到各種活動需要多少人共同參與。接著再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通過看一看,數一數等教學活動,深切體會數學就在自己身邊,身邊就有數學,這樣可以更好的增強數學的親和力,激發兒童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師應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方法觀察現實,用數學的頭腦思考生活中的問題,也使數學變得活力四射,真正使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數學知識生活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生活感悟
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