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琵琶基礎指法與生活

2019-03-24 04:25吳月婷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16期
關鍵詞:手型指法手腕

吳月婷

琵琶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音樂是生活的一部分,琵琶樂曲大多來源于生活,琵琶技法也是如此。琵琶,從最早用于演奏用撥子演奏,到唐朝中后期至今改用假指甲(玳瑁、賽璐璐等材質形如指甲)演奏,經歷了許多的演變傳承。

深知演奏琵琶的人會發現,在生活中有許多的細節和動作與琵琶的基礎技法相似,在東北遼源一名琵琶教育家,曾把琵琶基礎指法分為五大類。這讓我更加感到琵琶的基礎指法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琵琶右手最基礎的指法——“彈”“挑”。在學會 “彈”之前,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手型。一般的老師教學生手指關節彎成多少度,導致學生為手型的正確而僵硬。

其實我們大可以用生活中最常見且簡單的方式來讓學生體會并掌握。首先,將右手放松的搭在自己右側膝蓋上,大拇指與食指輕輕的搭好,手指之間均勻的流出縫隙,這樣一來,手型就基本解決了。對于兒童教學來說,簡單易懂,而且就是利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這個動作,在好多時候經常出現。比方說上樓累的時候,人自然會把手放到膝蓋處為腿部增加力量。另或是,上了年紀的人曬太陽時,也會把手自然地放在膝蓋處,或是輕輕拍打、或是不動放松。這樣就可以掌握琵琶右手手型的技巧。其次,可以在身邊找一個手掌大小的圓形物體,例如乒乓球、雞蛋等,輕輕握住,手指之間流出縫隙,也可以掌握琵琶右手手型的技巧。這樣結合生活,簡單易懂的把琵琶的彈琴手型就學會了。

練習基本指法 “彈”“挑”,除了手指運動以外,還需要手腕和手臂的配合。東北著名教育家周顯順先生把這一基礎指法分為五類,其中的第二種彈挑名稱叫“點奏”,聽著名稱就知道,這是音值時間短、力度大的一種練習方式,彈出來的聲音強壯有力。在“點奏”中,有一條要求:大力彈完后即刻收回。這里面的“即刻”就不好解釋了,如何講解才能讓學生明白這個感覺呢?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借助身邊的彈簧或者皮筋,有彈性的物品??梢宰寣W生感受力的作用,把小小皮筋抻拉開,手的一端松開,皮筋自然地彈回,這個時間就是“即刻”,在學生體驗過這個過程之后,非常理解什么叫做“即刻”,同時也明白力量的運用。

另一種“彈挑”是后發力的“貼弦”彈挑,此方法主要用于文曲和慢速的曲目片段。由于曲子的速度較慢,在談完后或是下一個音出來之前,我們的手應該如何呢?其實不難,可以根據音與音之間的速度抬手。這個抬手可就分很多種類,比方說有一種,前一個音快后一個音慢的,前音是快速,接下來的抬手相應就快:后面的音要是慢速,抬手落下來就要慢一些,簡稱“快上慢下”,反之亦然。這么一說,大一些的學生可能明白,小孩子可就糊涂了,如何講解呢?想必孩子們都去過游樂園,里面有一個項目叫做“跳樓機”,有些叫做“雙子塔”,它有兩種速度,成人一般玩慢速上去快速下來的那邊,兒童或者稍微小一點的,建議玩上去快下來慢的那種。再跟學生們講這個的時候,或者有學生玩過這些東西的時候,很快學生就明白了抬手的要領。還有一種是抬手慢,落下也慢的,這個在生活中哪里去體會呢?在北方晚上吃完晚飯,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會參加一種健康的體育運動——太極拳。太極拳的第一招叫“起勢”,就是手從身體兩側慢慢抬起再慢慢落下,像是手腕又跟線繩一般抬起,由手掌的根部慢慢下落。這一個動作,完全可以借到琵琶抬手的運動當中來,并且手腕和手臂的運動是自然松弛的。還可以在水中玩耍時,手臂、手腕和手慢慢的把水劃開,水中出現層層波紋,水中有水的阻力,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這種抬手的感覺,從而掌握樂曲中的抬手技巧,為曲目更好的表現增添色彩。

在琵琶基礎指法中最難掌握的,就是快速彈挑的練習,除了訓練以外,最主要的是理解和知道如何才能快起來。首先是肩、肘、腕、指的放松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指尖的搓動。指尖如何才能又快又清晰?可以用一個生活中的方法----捻黃豆。再細致一些,可以捻毛線或是用手指搓衣服角,通過手指的快速運動大指和食指越搓越光滑,由手指帶動手腕、手臂,速度之快仿佛像是顫抖一般。手指訓練相對枯燥,有些直接在琴弦上是困難的,該如何解決呢?可以用琴的面板練習。在身邊沒有琴的時候,也可以練習。褲線是一種方法,拿手指做琴弦也可以,所以不是只有抱著琴才能練琴哦,身邊的好多都可以加以利用,并達到訓練的效果。

琵琶演奏中另一種重要的基礎指法——輪指,即由各手指連續觸弦組成,一般按照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大指的順序依次觸弦。具體輪指也分很多種類且分法不同,有按照輪指個數分類:半輪、單輪、雙弦輪、長輪等。還有按照聲音分類:自然的、點奏的大力度的、貼弦的、快速的等等。無論如何分類,都是手指的運動。說到手指運動,就離不開人,也就離不開生活。輪只是手指和手掌結合的一種指法,在長時間的練習中,我發現了一個生活中常用的動作與之相近,愿意淘換一些古老的器物的人,手里有時會盤一些手把件。在北京潘家園有一個大市場,里面有很多這樣的東西,有人會拿兩個圓潤的小核桃盤在手里,也有大爺拿兩個圓形的小球來回在掌心上轉,暫且不說這物件如何將就,單說這手指運動就非常有助于健康長壽。

除了“彈挑”“輪指”兩大基礎指法外,還有許多豐富的指法,例如,“搖指”,一般是食指左右兩側的側鋒著弦,手腕上下擺動,就像是生活中洗完手,甩一甩手一樣。還有“折分”,大指、食指同時向內為“折”,同時向外是“分”,就像夾娃娃機里面的大夾子一樣。左手按音,每個手指都有要求。通過這些身邊的感受,能讓學生體會琵琶的技法,感受琵琶演奏的魅力,從而快速的掌握琵琶基礎技巧。

生活就像大海,讓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僅教會了我們生存,還讓我們懂得許多道理。摘出我們需要的內容,便是我們這些基層老師為愛好琵琶這一傳統音樂的學生們應該做的。

猜你喜歡
手型指法手腕
上下排鍵指法 教學設計
淺談鋼琴演奏中的手型問題
鋼琴手型的重要性
讓你的表盤“羽化成仙”
手腕攜著海洋
常轉手腕可通便
教琴
淺談少兒鋼琴教育中的幾點問題
淺談高師鋼琴教學中指法的重要性及運用
專家問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